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贝壳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急救护理精品阅读

急救护理精品阅读

QL鹿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现代言情《急救护理》,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南丁格尔南丁格尔,由大神作者“QL鹿”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长、疾病谱的变化、各种灾害及意外伤害事故的频发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急救在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角:南丁格尔南丁格尔   更新:2024-04-10 18: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南丁格尔南丁格尔的现代都市小说《急救护理精品阅读》,由网络作家“QL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现代言情《急救护理》,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南丁格尔南丁格尔,由大神作者“QL鹿”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长、疾病谱的变化、各种灾害及意外伤害事故的频发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急救在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急救护理精品阅读》精彩片段

项目一 院前急救概述院前医疗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care,以下简称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患者发生伤患现场的紧急呼救、现场救护、转运和途中监护等环节,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院前急救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应急防御能力、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医疗服务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院前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强2.时间紧迫3.随机性大4.病种复杂5.突发性强6.环境艰难7.对症为主特点突发性、复杂性、紧迫性,灵活性,艰难性、社会性。

二、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1.平时呼救患者的院前急救 这是院前急救的日常性事务和主要任务。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或战争中的院前急救3.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4.通信网络中的枢纽任务5.急救知识普及教育急救半径与呼叫反应时间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前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城市≤5km,郊区县10~15km。

呼叫反应时间是指从接到呼救电话开始至间隔。

市区要求15分钟以内,条件好的区域要求在10以内,郊区要求3分钟以内。

三、院前急救的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2.先重伤后轻伤 即“先危后重”3.先施救后运送4.急救与呼救并重5.转运与监护急救相结合6.紧密衔接、保持一致 规范医疗文本项目二 院前急救的设置、基本设备与工作模式一、院前急救的设置急救半径:城区<5km反应时间:10-15min1.院前急救系统设置 院前急救应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

院前急救以急救中心(站)为主体,与急救网络医院组成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共同实施。

2.院前急救标识设置 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为“120”,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120”呼叫号码,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院前医疗急救呼叫电话。

3.院前急救人员设置 中国院前急救人员包括调度员、急救医师、急救护士、医疗救护员、驾驶员、担架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其他人员。

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包括调度员、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

二、院前急救的基本设备1.通信设备 急救中心(站)通信系统应当具备系统集成、救护车定位追踪、呼叫号码和位置显示、计算机辅助指挥、移动数据传输、无线集群语音通信等功能。

急救中心(站)应配置与其功能和建设规模相适应的通信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集群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子地图和卫星定位系统,以及114数据库信息系统等。

通信系统配置标准: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数字交换系统、三字段信息系统(当报警者用电信座机拨通:“120”急救电话时,调度系统可自动显示该座机的电话号码、机主姓名和具体装机地址)、数字录音系统(应设双机热备份)、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省会以上城市应包括急救车辆定位和数字信息,省会以下城市可以仅有导航定位功能)、电子大屏幕投影系统、LED条屏显示系统、UPS应急电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满足社会急救的需求。

2.运输工具 在急救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现代救护车、飞机等己不仅仅是运输病人的工具,也是抢救病人的“流动急诊室”。

中国目前最常用的运输工具是救护车,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每5万人口1辆救护车的比例配备院前医疗急救车辆。

城市急救车辆所用的普通监护型救护车和负压监护型救护车的比例宜为(4~6):1。

救护车应当符合救护车卫生行业标准,标志图案、标志灯具和警报器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

3.急救物品 为保证伤病员的急救顺利进行,应制订院前急救物品准备和保养的质量标准,实行专人管理,对急救物品每天清查、班班交接、出诊完毕及时补充物品,保证足够数量;每周落实常备工作,每月大清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急救仪器使用前应进行培训,熟悉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保养要求;建立完整器械维修、保养、检查程序,使急救物品应急备用状态完好率达100%。

(1)担架与转运保护用品 普通式折叠担架、安全带、床垫、床单或一次性担架布、枕头、被子等。

(2)止血、包扎、固定用品绷带、止血带、止血钳、三角巾、纱布、棉垫、颈托、夹板、脊柱板等。

(3)急救箱手提出诊急救箱、创伤外科急救箱、呼吸系统急救箱、循环系统急救箱等。

(4)基础护理急救包 输液物品、消毒溶液、生命体征监测仪、砂轮、胶布、敷料、手套等。

(5)手术器械急救包(含产科急救包)清创缝合包、气管切开包、胸(腹)穿刺(6)人工呼吸通道器械 氧气袋或便携式氧气筒、简易人工呼吸气囊、面罩、开口器、压舌板、舌钳、异物钳、麻醉咽喉镜、气管插管、口咽通气管等。

(7)急救仪器 心电图机、持续心电监护仪、临时起搏器、除颤器、无创呼吸机、快速血糖仪、电动吸引器、输液泵等。

(8)救生器具救生衣、救生带、安全帽、腕带、紧急信号用具等。

4.急救药品根据不同地区疾病特点,随着急救药品的更新进行调整。

三、中国城市院前急救工作模式由于经济水平、城市规模、急救需求、急救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各地区在原有医疗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院前急救运转模式,可归纳为指挥型、独立型、院前型、依托型、附属消防型等模式。

尽管全国各地急救模式不尽相同,但就院前急救组织质量管理内容而言,共性的环节包括:通信、运输、医疗(急救技术)、急救器材装备、急救网络、调度管理等,其中前三项被认为是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

小说《急救护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