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铭毕竟是在雍城上过中学的。
所以回到梨林川乡之后,倒是成了附近十里八乡的文化人。
这年头,农村的大部分人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好多人一辈子甚至连县城都没有去过。
在这种情况下,找个会读书写字的年轻人,实在是太稀罕了。
“三爷爷,听说您当年跟洋鬼子打过仗?”
赵子铭的三爷爷赵仁义,当年参加董福祥的甘军,经历过庚子之乱。
后来,赵仁义在娘子关之战中断了一条腿,回来之后朝廷也没有什么补偿。
“那可不是,当年咱跟着董福祥董大帅,在娘子关把普鲁士人都给打跑了。”
“ 可惜啊,朝廷太没用了。
咱打了胜仗,却还是要割地赔款。
那些当官的,只知道窝里斗。”
赵子铭听着三爷爷的叙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从未想过,自己这还不到五十岁的三爷爷,竟然真的经历过庚子之乱。
没办法,政局颓废,国力衰弱。
无论是当时的慈溪还是朝廷大员们,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根本不会在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所以就导致了这样先胜而后败的结果。
而朝廷也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
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不说,还允许列强们在京师到山海关一线驻军。
“臭小子,你要是身体好,非逼着你去当兵不可!”
赵仁义有些骄傲的说道,但是紧接着他又叹息一声“不过,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当兵也不是个好差事,你父亲绝不会让你去的。”
两鬓花白的赵仁义,现在想起当年经历的庚子之乱,还是有几分唏嘘。
“那些洋鬼子要不是仗着武器装备比咱们好,谁打过谁还不一定呢!”
“就是朝廷太让人寒心了,那么多弟兄,死的死,伤的伤,连个抚恤金都没有。”
听着赵仁义的絮叨,赵子铭脑子里轰的一声。
饥寒交迫,战争不断。
如今的北洋也好,今后的国府也罢,又能比清廷强到哪里去呢?
西万万国人,还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果没有任何改变,十年之后,这片土地依然会处于战火连天之中。
而那时候这个国家和民族将会面对有史以来最残暴最没有人性的敌人——倭国。
一想到倭国在夏国土地上犯下的罪孽,赵子铭心中一阵郁结。
他应该做些什么,他必须做些什么,尽可能的改变这个操蛋的时代。
检测到宿主情绪激烈波动,达到开启条件!
救亡图存系统正式启动……赵子铭只感觉大脑中一片混乱。
紧接着,一道像是属性面板的画面出现在他脑海中。
宿主:赵子铭年龄:18岁所处时代:民国十五年七月领土:无人口:无军事力量:无科技背景:农业文明晚期科技商城:尚未开放系统等级:乡村级—县级——府道级——省级——国家级能够完成对符合条件地区的控制,便可进行系统升级,从而开启更高系统权限。
新手礼包:初级基因药剂*1,毛瑟98式步枪*200、设计图纸*1,毛瑟C96驳壳枪*5、设计图纸*1,子弹*10万,改良农作物种子*1……很快,赵子铭就将新手礼包中的物品快速扫描了一遍。
尤其是枪炮弹药,对目前的局势来说都是雪中送炭。
系统甚至还赠送了枪支的设计图纸。
要是能搞到车床之类的加工机器,再加上几个工人和足够的原材料。
就可以自己制造出一条枪械的生产线了。
如果真的能在这小山村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军事工业,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枪支弹药,那意味着什么将不言而喻!
赵子铭将赵仁义请到赵家老宅,将门和窗户都小心翼翼关上。
三爷爷无论是在家族还是整个乡里都很有威望,要真想招兵买马,铁定是绕不过去的。
“三爷爷,这事我跟我父亲都没有提起过,这是我在雍城时候一位洋人朋友的,他在一家洋行工作,主要就是作军火生意的。”
眼前,一支崭新的毛瑟C96驳壳手枪呈现在赵仁义眼前。
虽然没有用过这种驳壳手枪,但他依然能看出来。
这种手枪在设计上的各种细节处理,相比于他二十多年前见过的要进步太多了。
“这……子铭,这东西可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
由于民国七年的时候,列强们签订了对夏国武器禁运条例。
但是夏国连年军阀混战对武器的需求量又特别大。
因此,有不少洋人不远万里来到远东进行军火走私。
而作为防卫武器的手枪并不在对夏国武器禁运的行列中。
因为毛瑟c96驳壳枪具有射程远、威力大、容弹量多、全自动射击等优点。
被当时的夏国各路军阀大量进口并且装备。
甚至连土匪和商队也都大量使用这款枪。
“三爷爷,你说如果我们能不能通过我那洋人朋友采购些枪支,自己组建民团呢?”
赵仁义毕竟是当过兵的。
赵子铭的话让他感到一阵热血沸腾。
“子铭,你说的确实有搞头,要真能买到枪支,咱们赵家就自己招兵买马,还害怕他奶奶个英武护国军!”
听到赵仁义提起这个英武护国军,赵子铭不禁感到有些疑惑。
“英武护国军?
三爷爷,这是哪方的势力?
和我们赵家有什么矛盾吗?”
赵子铭到雍城上中学之后,己经有两年多没回过家了。
对于这两年家乡发生的事他是完全不知道,这次回来后因为一首在昏迷状态,也没有人跟他讲过这些事。
“你这两年都不在家,难怪你不知道呢!
这英武救国军,说白了就是盘踞在吴山的一伙土匪!”
“只不过他们打得旗号是陕甘英武护国军罢了!”
赵仁义给赵子铭解释道。
“我去雍城上学不过两年多时间,怎么就冒出来这么一伙土匪?
这匪首究竟是何方神圣?”
“说起来,这匪首还算是从咱们梨林川乡发迹的,你应该还见过他的!”
小说《民国:风起关陇》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