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牧张紫烟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阅读穿越:我在明朝科举那些年》,由网络作家“淡墨点轻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古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穿越:我在明朝科举那些年》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淡墨点轻纱”大大创作,李牧张紫烟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二哥,二哥,我的好二哥,快快放开我罢,要是回了家,我就真的……”李学文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身子一歪,竟直接从牛车上滚了下去。要知道,现在这条道可是进村唯一的一座桥,桥下就是湍急的河,要是掉进这湍急的河,那可是了不得了。“哎呦!”李学文叫了一声。没掉进河里?万幸万幸!“父亲,快停,快停,小叔滚下车了......
《完整作品阅读穿越:我在明朝科举那些年》精彩片段
“父亲!”李牧喊了一声,“快走吧,不然天都黑了。”
李银挥舞着鞭子,驱赶着黄牛前进,他并未看到,此刻李牧看向他的眼神充满着异彩,充满着崇拜!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一个是非明辨的父亲,胜过万千书卷。
牛车走得很稳当,很慢。
哪怕夜幕降临,依旧走得十分稳当,没有过多的颠簸。
反倒是车上被绑着的李学文愈加不安分,越是离家越近,就越是不安分。
这种感觉,李牧曾经也有过。
小时候,他也曾偷过家里的钱出去买零食,什么辣条、薯片之类的。
那个时候回家也是像李学文这般忐忑。
只不过,自己偷得都是小钱,被父亲一顿棍棒教育加上男女混合双打,之后便再也没有偷过钱。
李学文的话,这次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了。
看着原本漆黑的道路前方亮起了点点烛光,李学文更加不安分了,一边挪动着身体,一边哀求着李银。
这段路比较颠簸,再加上李学文一直在折腾,牛车带给了李牧一种非常不安全的感觉。
“二哥,二哥,我的好二哥,快快放开我罢,要是回了家,我就真的……”
李学文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身子一歪,竟直接从牛车上滚了下去。
要知道,现在这条道可是进村唯一的一座桥,桥下就是湍急的河,要是掉进这湍急的河,那可是了不得了。
“哎呦!”李学文叫了一声。
没掉进河里?
万幸万幸!
“父亲,快停,快停,小叔滚下车了。”
李银连忙停下牛车。
借着皎洁的月光,二人看到李学文在奋力挪动着,李牧连声喊道:“小叔,你小心点,小心掉进河里。”
掉进河里?!
李学文更加的奋力了,双脚抵着桥墩,突然一个用力,整个人扎进了河水之中!
卧槽,小叔,你狠啊!
李牧看得真切,连忙喊道:“父亲,父亲,小叔掉进河里了。”
“啊!”李银呆了一下,他并没有看着李学文是如何掉进河里的。
“救,救命!”
适时的,李学文的救命声也响了起来。
不由分说,李银直接从桥上跳下,李牧则放声大喊:“救命,来人啊,救命啊,救命啊!”
这里距离村子不远,喊声刚落,便有人影朝着这边奔了过来。
李牧定睛一瞧,喊道:“王二叔,我父亲和小叔掉进河里了,快救救他们。”
呼救声起了作用,李银的水性也不错,倒是没受什么伤害。
李学文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他是直接栽下去的。
河虽深,却还是伤了他的脑袋,被救上来的时候,他已经昏迷过去了,不过并没有什么大碍。
李牧莫名无语。
这样从桥上倒栽下去需要多大的勇气,李牧不知道。
但这样从桥上栽下去,陷入昏迷,只怕这位小叔能借这个事端暂时避过苦难了。
果不其然,老爷子看到昏迷的李学文,整个人惊得差点没昏过去,哪儿还来得及问医牛的事情,只是请大夫和安慰老太太就忙活到了半夜,折腾的全家人不得安宁。
吵闹
李学文没被老爷子教训,那就轮上李银了。
“你还绑着他,你以为你是蜀道上的强盗吗,幸好没事,要是成了一个傻子……”
李银只是受着,直等老爷子缓了一口气,他这才解释道:“学文不肯回来,儿没有办法,只能出此下策。”
李牧也说道:“是哩,要不是绑着回来,爷爷你今日还不定能见到我小叔呢。”
“不错不错,念得不错了,写两个字给小叔看看。”李学文伸了一个懒腰,拿出叔叔的派头来。
李牧遵从,研墨开始写字。
要说这大瓦房就是好,不漏风不漏雨,晚上睡着舒服,最关键是晚上不会被奇怪的声音惊醒,所以李牧最近的精神非常好,就连耳朵都好像变得有些灵光了。
这不,他刚准备写字,就听到隔壁传来的声音。
隔壁是老太太和的老爷子的屋子,可屋子里响起的是大伯母的声音。
原来是要钱,要给李虎、李豹买新鞋子。
他们俩每天下地,的确费鞋子,是该买一双。
李牧耸了耸肩,站在桌前开始准备写字。
这时,李虎从门前路过,看到李牧,招呼道:“狗蛋儿,又写字啊!”
李牧点头,正好看到了他脚上的鞋子。
哪儿有补丁?
哪儿就不能穿了?
这不是好好的吗?
不仅好好的,还非常干净,看起来就像是一双新鞋子。
再看看自己脚上的鞋子,李牧脚趾动了动,鞋底和鞋面都快开了。
“李虎,李豹。”老太太的喊声也适时响起。
这是要看看他们脚上的鞋子吧。
李牧低头写起了字。
李学文则嘴里嚼着瓜子,吊儿郎当的走了过来,看着李牧写字姿势道:“胳膊肘再抬一抬。”
“嗯。”
胳膊肘抬了抬。
这样果然更加容易用力了。
“多谢小叔。”
李学文昂着头,像一只骄傲的公鸡一样说道:“小叔与你说,就我这一手字,就算是岑夫子都未必能比得上。”
岑夫子是不是比得上,李牧不知道。
李牧知道的是,二人的书法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李学文的字不错,但是有点儿小家子气,岑夫子的则要更加大气磅礴一些。
中和一下这二人的特点,这才能练出好字来!
就在李牧练字的这会儿,大伯母拉着李虎李豹气呼呼的从老太太的屋里出来,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没能要到钱。
李学文治伤花了不少,这几天的荤腥还有鸡蛋也是不少钱。
在这种缺钱的时候,老太太肯定不会乱花钱,更何况李虎李豹的鞋好好的,简直像一双新鞋。
上山
“爹,我帮你。”
“娘,你放下来,这活我来干。”
“大哥,小心点,大嫂……”
李学文最近好像转了性,不仅每天都非常刻苦,而且还开始帮忙家里的活儿。
前天,他还下了地,虽然没干什么活儿,但让老爷子深感欣慰,连连跟老太太说:迷途知返,迷途知返。
李牧心里却清楚得很。
他这是在家里待着太闷了,又想要出去逛逛了。
赌博的事情,老爷子虽然没给他皮肉之苦,但却给他禁足了,半年不许他出村子,就在家里好好读书。
这可苦恼了李学文,他天生就是个跳脱的性子,如何能在家里待得住。
这天大早,天还没亮,大伯父就被老爷子打发去镇上买些东西,李学文看到,急匆匆的从屋子出来道:“大哥,这里有一封信,劳烦你去镇上的时候交给一名叫做蔡康的文士,您去了镇上打听就知道了。”
只是给朋友送信,老爷子便应允下了。
早上,李牧去放牛,捎带抓鱼,这俨然已成为了每日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中午将鱼给岑夫子送去,夫子还开玩笑说:“吃你的鱼,好像胖了不少。”
遗憾的是,中午没能见到张自强。
现在,每天中午去送鱼,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和张自强比较一下功课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