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贝壳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全文小说

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全文小说

西湖遇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精品小说推荐《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朱雄英朱元璋,是作者大神“西湖遇雨”出品的,简介如下:【给爷爷哭坟后,朱元璋求我继承大明江山】高三学生朱雄英有个秘密,他小时候生活在古代!原本他会带着这个秘密度过普通人的一生,直到上大学前他给监护人爷爷哭坟的时候,坟头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孙,你没死啊?”朱雄英:“你说你是我爷爷?我还秦始皇呢,打钱!”朱元璋:“要打钱?烧宝钞过去!要多少给多少!”当朱雄英看着宝钞被古董商收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坟头的时空虫洞可以扭曲......

主角:朱雄英朱元璋   更新:2024-08-20 08:3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雄英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全文小说》,由网络作家“西湖遇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小说推荐《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朱雄英朱元璋,是作者大神“西湖遇雨”出品的,简介如下:【给爷爷哭坟后,朱元璋求我继承大明江山】高三学生朱雄英有个秘密,他小时候生活在古代!原本他会带着这个秘密度过普通人的一生,直到上大学前他给监护人爷爷哭坟的时候,坟头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孙,你没死啊?”朱雄英:“你说你是我爷爷?我还秦始皇呢,打钱!”朱元璋:“要打钱?烧宝钞过去!要多少给多少!”当朱雄英看着宝钞被古董商收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坟头的时空虫洞可以扭曲......

《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全文小说》精彩片段


“皇权和相权,主仆矛盾?”

朱元璋缓缓踱步,然后突然顿住,他的眸子亮了起来。

是的,在经济基础不改变的前提下,其实他还有一个选择!

那就是极度强化皇权,把相权踩到尘埃里!把实际担负着丞相职责的人,当做自己的奴仆!

可是,究竟是怎样扭曲的心态,才能想出这种法子?

说实话,这就是历史局限性了,或者说想象力不够。

因为自从秦汉以来,丞相,都是与皇帝“几乎能够”平起平坐的;在三国时期,诸如曹操、诸葛亮等丞相的权力,甚至超过了皇帝;直到唐朝三省六部制彻底成型,丞相变成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由一人变为多人,相权开始被削弱;而到了宋朝,丞相不仅失去了坐着的权力,而且受到了更多的监督,相权更加削弱;直至如今的明初,在胡惟庸案后,丞相制度被彻底废除。

可即便是亲手废除了丞相制度的朱元璋,也从未想过,走奴役丞相,把丞相当做自己的奴仆固定下来这条路,因为这严重有悖于华夏的政治传统。

紧接着,阴阳炁海中再次传出了朱雄英的声音。

听罢,王景倒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寒冬冷气入肺,直接让他打了个哆嗦。

两人对视一眼,王景更是看出了董伦眼中的惊骇之色。

——若是真如此施行,恐怕所谓丞相,也不过是皇帝家奴而已!

只能说,圣孙殿下,这是遇到高人了啊!

可同时,两人眼中也藏着不为人知的心动之色,毕竟,如果真这么搞,那么他们这些殿阁大学士,恐怕是最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为军机大臣的!这就相当于走了捷径,一步登青云。

固然跟以前的丞相不能比,但同样的,要是按照正常晋升来走,他们这辈子能不能走到尚书都是个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停在左右侍郎或是左右布政使司这一级别了,根本就没有登青云的机会。

既然现在有了登青云的机会,此青云比彼青云矮一截,又有何妨呢?总比在下面眼巴巴地看一辈子要好。

“军机处,近十个军机大臣,无品阶,差遣,随意罢免,跪受笔录。”

朱元璋细细咀嚼着这些关键词。

这时候,在外侧的王景忽然行礼道:“陛下,丞相毕竟是国家体面......”

朱元璋接过马三保递来的手炉,笑道:“咱知道。”

朱元璋虽然经常噶文官的脑袋,但是对于文化人,他其实还是挺尊敬的,或者说出身农民的“朱重八”很尊敬文化人,而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则有时候必须要噶几个臣下的脑袋杀鸡儆猴,这不矛盾。

所以,朱元璋的内心,其实也不希望搞“跪受笔录”这一套,这实在是把人的尊严往靴子底下踩。

而且作为一个威严的帝王,朱元璋往那里一坐,就已经足够骇得人膝盖发软了,他并不需要这些形式来证明或者突出他的权威。

嗯,人都是越缺什么越需要彰显什么......真正拥有的,反而不需要彰显。

不过作为史学界公论,清朝搞的军机处这套拿出来代替宰相制度,其实本来也不是靠表面的这些东西的,军机大臣站着还是跪着并不重要,难不成说,军机大臣站着,就能改变军机处的性质了?不可能的。

而朱元璋此时虽然还不知道这是清朝的制度,但他打算做的,就是根据朱雄英的描述,取其内核化为己用。

什么是军机处制度的内核?

如果只从表面上看,那就是军机大臣是一个差遣职位,本身无品级,且是多人担任。

但这和明朝内阁的首辅、次辅、阁老们,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军机处制度真正的内核在于,军机处的成员都是由皇帝亲自选拔,亲自任命,而且随时可以更换,不受任何限制,而且军机处只有议事权,没有决策权。

换句话说,这就是一群只能提意见的“临时工”,是皇权的“仆人”。

在清朝,皇帝更换军机大臣,那就是一道圣旨的事情,跟明朝换个首辅要折腾到朝野震动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妙极!还得是咱大孙厉害!”

如此一来,相权虽然也没有完全消失,但对于皇权的威胁,却显然是极大地削弱了。

这样就不仅有人帮朱元璋干活,减轻他的繁重的工作负担,而且朱元璋又不用太过担心皇权被架空,因为他可以随时罢免任何一位军机大臣,却不需要付出类似胡惟庸案的代价。

看着身边的殿阁大学士,捧着手炉取暖的朱元璋,嘴角噙上了一丝笑意:“咱有意设个军机司,尔等可愿进入其中啊?”

鄙视、质疑、理解、成为、超越......

王景和董伦二话不说,马上躬身道:“愿为陛下效命!”

废话,能当丞相,哪怕是丐版丞相,那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事情!

朱元璋只是大笑不止。

而回过神来的王景和董伦也是讪讪。

是了,这就是皇权如何奴役相权的奥秘了。

——权力。

只要皇帝向这些品阶低微却有才能的文官,递出能够一步登天的邀请,没有人能够拒绝。

那么,一步登天的代价是什么呢?

那就是永远成为皇权的奴仆,你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这就意味着皇帝可以随时收回,让你重新回到一无所有甚至更糟的万劫不复状态,而为了维持这种权力,就必须服从于皇帝。

这种制度,使得相权彻底被皇权所豢养,当然是有弊端的,这就直接导致了能够力挽狂澜的救时宰相再也不可能出现。

但对于朱元璋来说,利处却远大于弊处,朱元璋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制度,而非是能够跟他分庭抗礼的丞相。

这时候,笼罩在朱元璋心头的阴云已经彻底消散,心情大好的他离开王景和董伦这个位置,向阴阳炁海靠近了几步,随后对着阴阳炁海问道:“对了大孙,这个制度是那边施行的吗?”

过了一个时辰,阴阳炁海传来了声音。

“不是啊爷爷,是清朝灭亡明朝以后施行的。”

“哐当!”

朱元璋手中的手炉掉落在圣孙坛的青石地面上,里面的火炭坠落在地,顿时火星四溅,甚至燎到了朱元璋身上披着的玄色大氅。

清朝,灭亡明朝?!

朱元璋的眼眸中,满是惊骇!


“大孙,这无线电台还能再弄过来一批吗?”

听到这个问题,朱雄英看了眼手机,已经八月末了,马上就要大学开学了。

但他还是回答道:“能,我最近有空就会去弄。”

过了十分钟,神秘漩涡再次传来声音。

“上次捎的钱还够花吗?需不需要这边再捎一些?”

“爷爷倒是挺贴心的......”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暂时够用,等空印案的事情顺利解决了,回头弄点书画过来吧,这边比较值钱。”

神秘漩涡彻底消失不见。

朱雄英舒了口气,刚才也给他紧张的不行,因为他一是不确定无线电台能不能传送过去,二是不确定就算传送过去又能不能在那边用。

如今看来,自己关于神秘漩涡传送物品规则的推测,应该是大致正确的。

作用在物品身上的时间回溯程度,与物品的整体密度相关,密度越大的物品,时间回溯的效果就越久。

所以,如果神秘漩涡的规则以后没有改变,那么自己想要把手机电脑之类的高密度、短存在时间的物品送过去,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了。

“看来还是要把关注点多放在古董上啊......”

想到这里,朱雄英又有些头疼。

虽然古董往往意味着可以承受更久地时间回溯的作用,但同样,古董也比正常商品,更加难以搞到,他实在是缺乏足够可靠的门路。

换言之,就算给朱雄英几幅时间流逝作用后的名画,他能不能顺利换到钱,也是一个问题。

因为很多拍卖行,根本就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一夜暴富,你也得有能接得住这个财的能力才行,不然都成了为他人做嫁衣。

朱雄英沉吟了片刻,在自己的手机备忘录上记下了要做的三件事情。

①布置好林地和坟头的伪装及监控措施,找郑午购买第二批无线电台。

②调查自己是否是魂穿穿越者以及神秘漩涡是否之前在这里出现过,重点查找自己小时候的病历和小镇的历史。

③开学后,在省城大学调查“1995年江南省理论物理学大会”的线索。

——————

林地已经被建立了起来,坟头周围也遮蔽好了,朱雄英换了最好的摄像头组,又请程序员专门单独编了个软件,如果始终开启的红外感应消失了,第一时间会报警到他的手机上,除此之外,朱雄英也会时不时看一眼。

而在神秘漩涡第三次关闭以后,假期余额不足的朱雄英完成了这些准备,就被迫收拾行李离开了海岛,来到对岸他上高中的那座城市紧邻的省会城市就读,成为了一名省城大学的大一新生。

开学办学生证、充饭卡、打扫宿舍、军训......时间快的吓人,一晃就过去了一个月,而在这期间,神秘漩涡始终没有再次开启。

这一天,朱雄英正在上课,给他们讲课的省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的系副主任,一个叫姜星火的老师。

姜老师年纪不大,但据说很厉害,是整个省城大学今年唯一拿下杰青科学基金项目的老师,而且听说管理科学部的项目在全国都只有个位数。

当然了,具体有多厉害,朱雄英一个大一新生也实在没概念,只是觉得这位姜老师讲课确实很有意思,深入浅出让人沉醉,除了本专业的必修课,姜老师开的几门选修课,哲学、宋史、明史也是很受学生们欢迎,属于那种在校内网选课的时候瞬间就能被抢没的程度......学生们不仅很少有逃他的课的,甚至还有不少学生逃了自己选的选修课来这里蹭课听的。

“上节课给大家讲《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时候,有位同学递纸条上来问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位同学的原话是——有的人表面上八十岁埋的,十八岁就死了,那明朝如果按公元1644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灭亡的话,算是正式入土,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病入膏肓无可医治的呢?”

姜老师站在讲台后面,穿着一件白衬衫,右手握着保温杯,左手轻轻搭在电脑的触控屏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学生问道。

“有没有同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要是换做必修课,估计大家就都装鸵鸟了,然后教室里气氛尴尬无比,但是这种学校里人气最高的选修课上,学生们反而相当踊跃。

坐在朱雄英旁边的室友“腾”的一下就站起来了。

“老师我知道!明朝亡于小冰河期!”

这个回答明显把姜老师逗乐了,他笑着打趣道:“你别说,你还真别说......照你这个说法,人是不是一出生就不该吸氧呢?”

懂梗的学生笑成一团,不理解什么是“小冰河期”的学生则有些懵逼。

“小冰河期,指的是该时期内气温较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甚至南方都常年暴雪,气温剧降造成了粮食大规模减产,继而催生了战乱与动荡。

这个时期的确切起始时间,目前国际上尚无定论,普遍认可的时间范围是始于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达到了顶峰。

在中国即最早开始于元代,到了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开始,小冰河期进入平缓阶段,但自然灾害依旧连年不断;直至嘉靖年间,小冰河期开始有了灾变的前兆,冬天的气温开始较往年有所降低;进入万历年间后,灾变开始十分明显,《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也从侧面有所提及;而到了崇祯登基前后,小冰河期达到了巅峰,各种异常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也就是民间所传‘旱九年,涝九年’的根本原因。”

“小冰河期的天气因素造成的粮食减产,当然是催生明末独具特色的流寇模式的重要因素,但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却并不在此......”

就在朱雄英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忽然手机铃声响了,是沐锦月的电话。

朱雄英赶紧捂住手机,然后俯下身子小声接听。

“喂?”

“雄英你在哪?”

“省城大学啊。”

朱雄英被问的有点迷,而对方接下来的话让他更迷了。

“省城大学的哪里?”

一瞬间,朱雄英心中闪过了七八种念头,但他还是如实回答了。

“科教楼202教室。”

“现在方便下楼吗?你要的十五台无线电台和配套的手摇发电机郑叔叔弄到了,我直接顺路给你送过来了。”

朱雄英拿着手机怔住了。

几十万块钱的货,我没付款你就给我直接送过来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