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贝壳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文集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

完整文集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

笔墨成金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现代言情《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男女主角分别是叶瑾玉宋亦行,作者“笔墨成金”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谁懂啊,新店开业当天被车创死了!谁料再次睁眼,她魂穿到了六零年代的小山村。原主是个方圆十里都不娶的大龄剩女,父亲家暴,母亲懦弱。刚穿过来就用扁担暴打家暴男?“不是爱打人吗?站起来打我啊!”一顿毒打过后,她泼妇的名声就此传开。大龄泼妇,双重BUFF叠满,乡亲们都等着看她嫁不出去孤独终老。可谁料,数年后,当初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小泼妇,居然高嫁给了军区兵王!某军官:“我天生就爱这口!”...

主角:叶瑾玉宋亦行   更新:2024-07-29 18:2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瑾玉宋亦行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由网络作家“笔墨成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现代言情《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男女主角分别是叶瑾玉宋亦行,作者“笔墨成金”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谁懂啊,新店开业当天被车创死了!谁料再次睁眼,她魂穿到了六零年代的小山村。原主是个方圆十里都不娶的大龄剩女,父亲家暴,母亲懦弱。刚穿过来就用扁担暴打家暴男?“不是爱打人吗?站起来打我啊!”一顿毒打过后,她泼妇的名声就此传开。大龄泼妇,双重BUFF叠满,乡亲们都等着看她嫁不出去孤独终老。可谁料,数年后,当初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小泼妇,居然高嫁给了军区兵王!某军官:“我天生就爱这口!”...

《完整文集军婚甜:八零军嫂致富撩夫两不误》精彩片段


“哎哎,好,小宋,快进来坐。”这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周美华也准备拿鸡蛋红枣去打荷包蛋,一副要招待贵客的模样。

叶瑾玉知道她俩这是误会了,此时叶大海也没在家,不过她对宋亦行道:“宋同志,今天辛苦你了,你先回去吧。”

宋亦行却道:“我送你去吧,你一个人,我也不放心。”

这一次,比较坚持。

周美华道:“回去啥呀,进来坐一坐。”

叶瑾玉只得道:“妈,大伯娘,您俩别忙了,我们回来是有事的,我拿一些发圈还得去城里。”

将百货大楼那边要发圈的事情小声与两人说了一下,两人更是欢喜。

因为家里还有其他在缝发圈的人,她俩也没说什么,赶紧去拿袋子准备装发圈。

叶瑾玉走进堂屋,就看到有六台缝纫机正在踩着,大家速度很快,看到她也只是笑笑,打声招呼,就专心去踩了。

毕竟踩的多,钱就多。

叶瑾玉看着每一台缝纫机旁边都放着一个篾篓,大家将做好的发圈扔到篾篓里面。

里面有的多,有的少一些,但都很可观,她随意看了一下,质量都不错,顿时很满意。

拿袋子开始数篾篓里面的发圈,有一个里面有一百三十个,叶瑾玉让周美华记着,又拿另一个的,也数了一百一十个,又挑了一些好看的进去,凑了个吉利数二百八。

这样也方便谭姐挑,剩下的随手可以卖出去。

不过她额外又选了两个用紫色纺纱与波点,看上去时尚又大气的发圈,打算单独送给谭姐。

两百八十个发圈,有一蛇皮袋,宋亦行主动帮忙整理,接着又提到自行车那边,见周美华送了个半框篾篓过来,道了谢,熟练的绑上以后,将蛇皮袋放进去。

黄兰秀在旁边看着,虽然言语不多,但会看事,挺好的。

将一切都弄好,宋亦行还嘴甜道:“婶子,大伯娘,我们先走了,下次再拜访您。”

“哎哎,好。”不同于叶大伯的郁闷,觉得自家白菜被猪给拱了,两位女士是恨不得他俩现在就去扯结婚证。

站在院子外,喜滋滋的看着他俩离开。

周美华小声道:“你看,你还急大丫的婚事,这不人家自己找了一个顶好的。”

黄兰秀点头:“是,只要大丫能够找个好人家,我也就放心了。”

两人却不知,村子里面看着他俩提着一蛇皮袋东西又出去了。

都在传这男的肯定是个二流子,长得好,把大丫给迷住了,想骗大丫的钱。

至于大丫,也不是什么好货色。

毕竟她爹就算再不是东西,可对爹这么狠的人,又岂是好人?

叶瑾玉与宋亦行来到百货大楼这边时,也不过四点多,时间还挺早的。

谭姐也没想到他们这么快,笑着道:“你们来的刚刚好,刚买走几个发圈,正好没剩几个了。”

发圈卖的好,叶瑾玉自然开心。

她将蛇皮袋扯开,笑着道:“谭姐,这里有二百八十个发圈,你自己挑选两百个吧。”

谭姐看着这些发圈,霸气道:“你的眼光我信,既然你拿了二百八十个这么好的数字,那就都放在这里吧。”

可以多卖八十个,叶瑾玉自然开心。

感谢着:“谢谢谭姐。”

将另外两个发圈拿出来,道:“谭姐,这两个是我们那边新做的,款式与这些稍有些不同,我们做了几个样品您先试戴一下看看效果,要是有人喜欢,我们到时候再送过来一些,这个发圈,谭姐,我给您配个发型,保准回家您爱人得夸。”



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那组长看着漂亮发圈,想着之前听亲戚说过制衣厂那边的碎布也让人头疼,想了想最终还是选择告诉了一个名字,说能不能买到,也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叶瑾玉千恩万谢的离开,不过在离开之前,她看着那三毛钱一尺的土棉布,得知这个因为太便宜不需要票也可以买,直接将那几板土布买走了。

售货员看着离开的一行人,有些哭笑不得的说:“这同志怎么尽买一些我们卖不出去的东西。”

碎布也就算了,那个他们这里积灰的土布,居然也被她买走了。

组长道:“你看看他们的衣服,像是能有布票的人吗?”

不是讽刺,而是事实。

的确良的布,又贵又得有布票,像他们这种吃不饱穿不暖,弟弟又妹妹又多的人,土布反而是最好的选择他。

她看着手中的发圈,感叹:“谁能想到,没人要的碎布,居然能够做出这么好看的发圈,看来以后碎布要涨价了。”

制衣厂那边发现商机,肯定也会开始做。

但能想到做这个:“这小同志,不简单。”

而组长与售货员在谈论他们时,周美华也奇怪的问:“大丫,你买这么多土布干嘛?”

这土布颜色老气,现在都不流行了。

叶瑾玉去买了牙刷牙膏,原主家太穷,不用这些,只用一点点盐水漱口,她不行,她必须得刷牙。

同时也给 家里人买了,让他们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又买了几条毛巾, 还有脸盆,这些不需要票,倒是好买。

又买了一些油与盐,这些她偷偷与售货员换了一些票,买了五十斤大米,有米就不慌。

又买了一个热水瓶,这样至少大冬天有个热水喝。

等买好这些必需品,这一次一口气买了三万多橡皮筋,那个售货员也被惊呆了,没想到她要这么多,居然将仓库的货都买走了,终于舍得给她几个大塑料袋。

听着这周美华的问话,诚实道:“做衣服。”

周美华看着他们一家子的衣服确实全是补丁,有些寒碜:“是该买几件新衣服了,可为什么不买那的确良的布做?”

贵是贵一些,可好看。

叶瑾玉将塑料袋扎紧,道:“我们家这么穷,要是个个穿着崭新的的确良新衣,那谁都知道我们家发财了,总有眼红的。可如果我们只是穿着土布衣,就算是新的,也只是赚了小钱而已,别人不会多注意,最多就是说我有出息了,居然能吃饱饭了。”

“财不外露,闷声发大财,才是真道理。”他们家真的太穷了,在村里不少人看着,稍有些好的谁都知道,所以能低调的时候,还是先低调了。

这话让叶大海点头赞同:“对,你能这样想,是最好的。”

也嘱咐几个小的:“咱们赚钱的事情,不要对任何人说。”

几个小的,点头:“晓得了。”

说起这事,叶瑾玉想到棉被的事情,问:“大伯娘,您知道哪里有新棉花买么?我想买些新棉花,弹几床棉被。”

这大冬天的,床上太冷了,她得弄几床暖和的新棉被。

周美华道:“那你还真问对人了,我娘家有个表哥是弹棉花的,他家也有棉花卖,你要几床,我让他给你弹好。”

“那太好了,我要三床,到时候多少钱,您告诉我一声。”

“行。”

他们买了不少彩色的线,甚至还有一些便宜但好看的扣子,打算做一些其他款式。

等这些买齐了,想着去制衣厂求人帮忙,叶瑾玉又买了两包好一些的烟,叶大海看着,不得不说,这个侄女做事是面面俱到,有着她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圆滑是故,以及该有的心性。

可就算如此,他也只是以为侄女这是被逼出来的,没朝其他方向去想。

黄兰秀看着车上这一堆,有些心疼道:“真费钱。”

叶瑾玉将这些一些搬上拖拉机,安抚:“可也更赚钱。”

他们开着拖拉机来到了制衣厂,很快找到了组长介绍的那位小组长。

得知他们是自己侄女介绍过来买碎布的,还要不少。

那小组长虽奇怪,却也没有多问。

平时这些碎布也是卖的,一块钱一麻袋,便宜的很。

只是就算这般便宜,也没人愿意买就是。

这布太碎了,除了做鞋面,做其他都费力。

能够在制衣厂工作的,想要布,随手挑也挑的比这些碎布好,自然就看不上那些。

这些太多的话,他们也只会处理掉,现在有人买,小组长与主任去说明了一下,上面依旧是一块钱一麻袋了,只是那麻袋也要钱,两毛钱一个。

叶瑾玉欣然答应,悄悄给了那小组长两包烟,表示有机会希望还能够合作。

小组长很满意,甚至还让他们自己选,叫了个相熟的男职员在这里以后,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叶瑾玉看着堆在那里的碎布,虽然好的少,但质量都很不错。

她对大家说道:“尽量装颜色好看的,能装多少就装多少,只要有好看的,不管装多少麻袋都行。”

“行。”然后大家开始装。

就连四丫也拿着好看的总来问行不行,叶瑾玉耐心的回答着。

从小她只与爷爷相依为命,没有兄弟姐妹。

所以读高中时,爷爷也去世了。

奋斗到三十岁,她依旧孑然一身,没结婚,也是因为不想将就一辈子,但偶尔也会觉得孤单,很想有可以依靠,可以说心理话的家人。

穿越到这里虽然才两天,可看着原主妈以及弟弟妹妹,她有一种‘终于又有了家人’的感觉,虽然累,但有一种踏实感。

一家人快速选择着颜色好看的碎布,这里布太多,加上他们手脚麻利,不到一小时,就选出了十四麻袋的碎布。

那男职工看着也惊呆了,收钱的时候,都不明白:“你们要这么多碎布做什么?”

叶瑾玉扛着麻袋,笑着道:“用碎布做些东西,因为要做的多,好布我们买不起。”

她说的诚实,再加上她这衣着,男职工也没再说什么。

等叶瑾玉扛着麻袋到拖拉机那里,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了,见叶瑾红与四丫,让她们守着这些,自己又进去扛着。

好在人多,再加上双胞胎兄弟虽然话少沉闷,但好在干事利索,等六个人扛完的时候,大家并不觉得累,马不停蹄的赶往学校那边。

这一次拖拉机上面全是麻袋,都没地方坐了。

个个缩在角落里,却谁都没有说,直接在路上买了一斤包子,边吃边来到一个学校旁边。

等吃完,学校也到了。

这里是所幼儿园。

为什么选这里,因为幼儿园的孩子都是家长接送的。

他们剩的不单单有适合孩子的,自然更多是适合家长的。

叶瑾玉看着还没放学,有不少来接孩子的家长站在那里聊天,不少身上还穿着职工的衣服。

赶紧摆着布,将东西直接倒在上面,在那里大声的喊着:“好看的发圈,大家来瞧一瞧,看一看,好看的发圈,便宜又实惠。”

她一嗓子,不少女性家长都看了过去,在看到这发圈的时候,看着反正闲等也是等,有人过来,问:“这个是什么?”

“大姐,这个是外省今年开始流行的发圈,你看扎头发,不会再缠着头发了。”叶瑾玉再一次拿自家妹妹们当模特。

那家长一头卷发,一看就知道很不服贴,听说不缠头发,来了兴趣:“能试试吗?”

“当然能,我给你扎个头发,保准你头皮不再痛。”

叶瑾玉再一次发挥着自己的好口才好手艺,边夸边帮人扎头发,让摊位前越来越多人,就连几个幼儿园老师们,在看到自己班的学生被家长接走了,也跑过来看,买了几个。

等到学生差不多走光,而他们最后小半蛇皮袋的发圈,也全部卖完。

一家人看着空空的发圈,又看着买的这些半成品,个个眉开眼笑又斗志昂扬,准备明天大干一场。



“你真的全部要?”

那位售货员大姐也是一脸惊讶。

叶瑾玉点头:“是的,要是便宜,我都想要。”

她翻了翻,发现里面都是颜色好看的,质感也非常好。

售后员大姐在惊讶过后,想了想道:“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去问问我们组长看多少钱?”

“好的同志。”叶瑾玉趁着她去问时,看了看那些衣服,十多二十块钱一件,想着等有钱了,可以给妈和弟弟们买几身衣服。

组长与售货员一起过来的,看着那一篓子碎花布,道:“同志,这里有十多斤的布,不少布还可以做鞋面,你如果真心想买的话,就拿一块钱。”

叶瑾玉也知道这确实很便宜了,痛快的给了钱。

可问题来了,这么多用塑料袋肯定装不了,可这么多怎么回去?

还是那位组长不忍心,在仓库找了个蛇皮袋给她装碎布。

叶瑾玉嘴甜:“谢谢同志,你真的是人美心善,下次我还来您这边买碎布。”

组长被她逗乐了,虽好奇她买这么多碎布要干嘛,但到底也没问。

叶瑾玉扛着这一袋碎布,又跑去买橡皮筋。

一毛钱二十五个橡皮筋,听说如果卖的多,还能够便宜。

叶瑾玉想两块钱买一千个,可惜售货员不同意。

磨了半天的嘴皮子,两块钱也才买了七百三十个。

本还想多买一些,可无奈身上只有这么多钱。

还得买线,买米,就只能等赚钱了再多买一些橡皮筋。

等又买了一些缝发圈的线以后,叶瑾玉将东西寄存了一下以后,直接去旁边的粮油站想买十斤米,却没想到这个要票。

叶瑾玉是真没想到,在这边的米确实是一毛七没错,但得票,没票买不了。

后来探听到,有的地方有米不要票,但那种米得三毛多。

叶瑾玉:“……”

意思是,不但没省一毛钱,反而还贵这么多?

她有些后悔买这么多橡皮筋了,毕竟米才是重点。

可买也买了,看着快到中午了,她只能左肩膀扛着蛇皮袋,右手提着橡皮筋,咬着牙像个逃荒的准备去找三毛钱一斤的米。

却没想到刚走出百货大楼,就听到车子按喇叭的声音。

转过头,看到了熟悉的车子,让她惊喜不已:“是你们呀。”

车子缓缓的开到她身边,正是宋亦行与卢清远。

叶瑾玉高兴道:“宋同志,卢同志,没想到又见到你们了。”

卢清远看了一眼办完事,就立马赶过来的闷骚战友,笑着说:“是呀,我们正巧办完事了,你这是准备回去吗?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回去?”

这么好的机会,叶瑾玉自然不会放过:“好的,真的是太谢谢了。”

毕竟自己扛着这么多东西,哪怕是去车站,也得费好大一番功夫。

“东西放到后备箱吧。”宋亦行下车,接过她肩头的蛇皮袋。

那么大一袋子东西,到了这男人手中,就像个有点大的玩具。

而她这才发现,自己在南方这种地方身高算高的,有一米六五。

可自己站在这位宋大帅哥面前,只到他胸口,估计有一米九。

肩宽腿长,堪比模特。

上了车之后,宋亦行依旧轻淡又低沉的开口:“还需要买什么?”

叶瑾玉点头,有些为难的道:“我还想买点米,但我没票,宋同志,你能找一个不需要票的地方吗?”

家里人还饿着肚子,现在也只能先买三毛钱一斤买几斤,等有钱了,买些粮票再多买一些米。

“嗯,对街巷子有一家米店,去那里买吧。”宋亦行平铺直叙的说完,再一次踩了油门,朝那巷子而去。

叶瑾玉看着,从头到尾都没什么表情的宋大帅哥。

想着,帅哥虽然非常冷淡,人却非常热心,是个好人。

这一点,在发现他带自己去的米店,居然不用粮票也只有要一毛七分,让自己依旧能够买十斤米时,更加肯定。

她不知道的是,她离开以后,卢清远慢了一步,悄悄拿出粮票。

老板是个瘸腿的,以前战场受了伤,一见那票,道:“这是不把我当兄弟。”

卢清远将票塞给他:“你小子可别这样说,这是人家老宋想要追媳妇,你找老宋去。”

说完,快步追上提着米的老宋,看着他做好人还跟个闷葫芦似的,心想就这性子,做好事还不留名,能追到媳妇?

他都为兄弟堪忧。

叶瑾玉自然不知道宋亦行帮了自己,看着剩余的钱,又买了一斤肉。

身上只剩下五毛钱。

不过她很开心,也很满足。

一路上宋亦行依旧寡言少语的开着车,卢清远知道自己战友对人家姑娘有意思以后,话语自然就更多了。

得知她还没找人家,看了战友一眼,在那里故意道:“巧了不是,我们老宋也没结婚,至今还单身着。”

叶瑾玉:“……”这夸张的语气,让人有点尴尬。

卢清远估计也知道自己语气夸张了,朝战友耸了耸肩,一副:兄弟,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的表情。

宋亦行没理会他,认真开车的他被绿色宽大的帽檐遮住了眉眼,也遮住了双眸中那一闪而逝的笑意。

等车子来到河柳村的时候,家家都飘着炊烟。

车子慢慢停在了叶家院子外面。

黄兰秀从田里做完事,正在家里做饭,没油没米的,一脸愁苦。

想去借米,却又不知道找谁借为好。

正在此时,听到车子的声音,跑出来就看到女儿从车上下来,还有两位军人同志提着东西,一时间瞪大眼睛僵在那里,脑子死了机。

叶瑾玉笑着喊了一声:“妈。”

又对帮自己拿蛇皮袋的宋亦行道:“谢谢你宋同志,今天真的辛苦你与卢同志了,现在也中午了,要不在我家吃了午饭再走?”

她今天买了米与肉,请人吃饭也不会窘迫。

宋亦行将蛇米袋与大包小包拿出来,怕吓着孩子,也就没进院子,听到她的邀请,摇头,简短道:“我们回部队。”

叶瑾玉也没强求,再一次感谢着:“有机会,我请你们吃饭。”

等她赚到钱,她想买些礼物好好谢谢他们,请他们吃饭。

要不是遇到这两位好心人,她估计现在还在城里找米店,米还得三毛多,根本买不了多少米。

宋亦行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的道:“不用。”

看着眼前的姑娘,难得开口:“你好好照顾自己。”

说完,离开。

卢清远与她挥了挥手,也上了车,两人开着车离开。

直到车子离开,黄兰秀这才回过神,声音有些颤抖道:“大丫。”

她是个担心软弱没见过世面的妇人,看见军人虽然敬,但更多的是畏。

此时,不少人都看到叶家大丫被一辆特豪华的大吉普送回来了,不少村民饭都没做了,熄了火就跑过来看热闹。

见车离开,赶紧八卦的问着:“大丫,刚刚那是谁呀?”

眼睛也看向她身边的蛇皮袋,以及一个布包着的东西,甚至还有那袋米,刚想着大丫这是找到厉害男人,发财了?

就听到叶瑾玉在那里大声解释着:“那是两位正直又善良的解放军同志,我今天不是找我爹要了五块钱去城里买米么,他们在路上正好见我扛着这么多东西挺辛苦,走不动,就好心帮我送回来。 ”

她不想众人去误会什么,自己无所谓别人说什么,可她不想为两位军人同志招黑。

村民们也早就听说大丫揍叶她爹的事,五块钱也知道。

看着这些东西是那五块钱买的,那两位军人同志也只是好心帮忙,不少村民觉得没八卦,又赶着回家做饭去了,毕竟吃完,下午还得做事。

等人离开,黄兰秀与儿子们将那蛇皮袋还有布袋拿进屋。

在看到不但买了十斤米,还有一斤肉时,兄弟俩都忍不住欢呼起来:“有肉吃了。”

黄兰秀看着这些大白米,想起今天大家告诉自己的那些事,眼眶有些红:“大丫,辛苦你了。”

“一点也不辛苦。”叶瑾玉搂住这个瘦弱又可怜的女人,将她有些散乱的干枯头发轻轻挽到耳后。

坚定道:“妈,您放心,有我在,以后咱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她问一下,平时家家户户偶尔也会做红薯粉吃,只是太麻烦,吃的少。

周美华听说叶瑾玉想要,前几天回娘家的时候让她妈做了一些,昨晚正好拿了过来。

现在他们完全相信大丫做的东西,一听说中午吃,十分期待。

此时,叶大海也开着拖拉机过来了,手中还提着一瓶小酒。

一家子坐在简陋的屋里吃着饭,在吃到红薯粉时,个个夸着:“好吃。”

谁能想到,有些寡淡的红薯粉煮在麻辣烫的汤里面这么好吃。

叶瑾玉笑着道:“好吃,那我们就收红薯粉,土豆粉,一毛二一斤。”

红薯三分钱一斤,做成粉一毛二,应该不少人会做。

而他们也省了人工费,这年代也不用担心品质掺假。

大家现在有钱有底气了,一毛二也不觉得多了,主要是这红薯粉这样做,是真的好吃,相信肯定能够卖钱。

吃完饭,喝红脸的叶大海沉默了一下,开口道:“跟你们说件事。”

所有人看向他。

他淡定道:“我把村长辞了。”

众人:“……”

看着大家那表情,叶大海难得不好意思的咳了咳:“也不是一时冲动,我就是想着得经常出去,忙不过来,辞了。”

其实是大家有微词,觉得他这个当村长的天天往外跑,不称职。

今天开会时说起这事,说既然当村长,那就不能做生意。

叶大海知道副村长钱大勇想当,干脆辞了村长的职位,以后好好做生意。

以前他做村长,是为了不让家人受到欺负。

现在没有批斗游街那一趟了,他也没必要了,还是赚钱香。

可最让他不高兴的是,他们说侄女的那些难听话。

上午时,平时稳重的他,跟人拍板吵了起来。

周美华反应过来,高兴道:“辞了好,你这又是村里又要做生意的,我还怕你太累了,以后就一心一心做生意,也挺好的。”

难怪很少喝酒的丈夫,今天买了瓶酒回来,想来是受了委屈,心疼道:“辞的好。”

叶瑾玉也点头:“是,等咱有钱了,都得去城里买房的,您早一些辞了更好。”

红着脸的叶大海一拍桌,道:“对,有钱了,咱在城里买大房子,让他们去后悔。”

说他侄女是个没人要的?

一辈子当尼姑?

等以后赚钱了,条件好了,他们求着想娶,他也不同意,哼~~~

下午,叶大海喝了酒睡觉。

叶瑾玉终于说服两位长辈,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怀安军区。

停好车,因为东西太多,她小心将篾篓解下来,整整大半篓吃的,光是装着,都让她头疼了好久。

现在年代就是这样不好,装食物的东西太少了。

抬着篾篓,小心的来到站岗的一位哨兵面前,道:“同志,我是三连宋亦行同志的朋友,这些是我送给他的一些吃食,您检查一下。”

说完,就要拿出来给他检查。

军营中送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送的。

每一样东西都得在外面仔细检查过后,再进到警卫室里检查,通过以后才会被留下。

哨兵严肃着脸,看了一眼,确实全部是吃的,朝她敬了一个军礼:“您是叶同志吧,我们听宋连长提起过您,您进去吧。”

“谢谢。”叶瑾玉正要抬篾篓,就见一只大手已伸到她面前,轻松的抬起来。

叶瑾玉一抬头,惊喜道:“宋哥,你怎么来了?”

宋亦行抬着篾篓,道:“刚好有事路过这边。”

在听到她声音时,直接小跑过来了,就是担心着她又像上次那般离开。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