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蕴晴傅文澈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长篇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柔心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柔心糖”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苏蕴晴傅文澈,小说中具体讲述了:上一世,她经历了末世十年。好不容易成了最强高手,却在一次丧尸围城中,遭到挚友的背叛,活生生死在了丧尸口中。一朝重生,竟穿越到了不知名的古代,还是个痴傻七小姐的人设。除了美貌,一无是处,但是没关系,对她而言只要活着就行。只不过,刚穿过来就要嫁人,这是不是太快了?对方还是个残疾前状元郎?我一个现代妙龄少女怎么可能成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只有自立门户才能不被压迫!第一步,先买房还是先买地?没钱怎么办?我靠聪明才智发家致富,先把夫人赏的镯子卖了五百两。实现财务自由指日可待!...
《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长篇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见慧娘还想刁难自己,她话锋一转问道:“四姐姐,你可听父亲提起过江南龚家,还有近些日子在书院里大放异彩的李氏兄弟?”
“什么?”慧娘眯起眼睛。
“妹妹不才,跟在老太太身边久了也听到一些传言,说是父亲很中意这几个读书儿郎。就连二哥哥三哥哥都对李氏兄弟称赞不已,说他们笔墨文书诗词俱佳,来年说不定能一举中第。”
苏蕴晴笑得眉眼弯弯,“你说,若是他们当中也出个状元郎君,父亲会不会动了收他们当女婿的念头?”
慧娘大吃一惊,眼珠子转了转,当下也顾不上为难苏蕴晴了,领着三奴就往回走,直奔赵氏的屋子。
天色阴沉沉地暗了下来,书萱不安地问:“姑娘,咱们这样诓骗四姑娘,万一……”
“谁骗她了。”苏蕴晴亲手掸了掸落在斗篷上的碎雪,如画般的眼眸明艳生动,隐隐透着一股冷意。
夜深了,烛火燃燃,赵氏的屋子却不得消停。
“娘,爹爹真的要将我跟那什么江南龚家,还有李氏兄弟议亲吗?我不依,我就不!江南龚家再好,能比得上圣京的富贵人家吗?凭什么姐姐能嫁入伯爵府,而我……却只能将就这样的人家?”
慧娘又哭又闹,吵得赵氏头疼不已,坐在桌子旁,一只手扶着额头,一脸中风状:“你可以哭得大声些,最好让你父亲也听见。”
淡淡的一句话成功让慧娘闭上嘴巴,她脸上的胭脂都哭花了,跪在地上抱着赵氏的膝盖,眼泪如断了线珠子一样落下。
“娘,女儿知道自己处处比不上姐姐,可毕竟也是您和爹爹的亲生骨肉,是宋家的嫡出小姐……我真的不想被姐姐比下去太多,姐姐嫁了个好人家,我不敢比她强,那起码也得是圣京城里的富贵人家吧……难道您就舍得让我远嫁?还是留在云州城里,配那什么李氏兄弟?”
慧娘哭得赵氏心烦意乱。
其实这件事早些天宋恪松就与她说过。
当时赵氏也很不满意,因为这几个子弟的家世都太单薄了,在她看来根本配不上她的慧儿。
但宋恪松却冷静清醒得多,直言不讳:“我看中的这几个孩子与慧儿都年貌相配,江南龚家虽然现在已经没落,但当年可是显赫一时,即便如此,他们如今也是清贵人家里不可多得的人物。那龚家小少爷你也见过,长得如何,学问如何,人品如何,你自己心里有数。”
“再说李氏兄弟,虽然家里是皇商出身,与读书人相比是差了点。但李家不缺财帛,李氏兄弟又都很奋发上进,我已请教过书院的先生,都说他们俩在书院里的表现属于上等。这样努力又家底丰厚的年轻人真的不多了,无论慧儿选哪一个,都能高枕无忧。”
赵氏听了丈夫的话有些心动。
慧儿不比杳儿,不漂亮,也不算聪明,性格嘛说好听是直爽,说难听就是跋扈。这样一个女儿如果嫁去了高门显贵,以后的日子有多难熬可想而知,娘家是一点力都帮不上。
赵氏刚想到这儿,却被身边的宋恪松打断。
这位识人断事多年的官老爷自有一套本事,光看赵氏的面色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他冷冷笑道:“我劝你切莫做什么让慧儿嫁去高门贵府的春秋大梦了,就凭慧儿那模样性子,哪家名门愿意要这样的儿媳妇?”
同样是准新娘,另外一边的柳璞斋就冷清多了。
沈家也按照礼数送了一些聘礼过来,无非就是些干货点心布料之类的,章兰娘不了解古代嫁娶的流程,也就去瞅了一眼,然后这些东西就被老太太接手了,说是等到她出门子那天一同再送去沈家。
时间一晃,腊月将至。
杳娘的婚期定在了明年二月十六,黄道大吉,顺风顺水的好日子。
接下来就是章兰娘的婚期,与杳娘刚好错开了大半个月,三月初八。
章兰娘听到这个日子觉得很开心,回去就奖励自己多吃了一把瓜子。书萱觉得莫名其妙,因为这并非是三月里最好的日子,明显是沈家在怠慢章兰娘,而赵氏也乐得顺水推舟。
章兰娘笑道:“你就不懂了,三八妇女节,好日子啊。有位伟人曾经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日子真好。”
书萱:……
小丫头听得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敲定了两位宋小姐的婚期,赵氏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张罗过年的事宜。外头风雪虽大,却挡不住赵氏的热情。
这天格外冷,赵氏步伐匆匆从外头进来,鬓角处还带着点点雪花,进门就冲着安福堂的正屋过来:“母亲,大好消息!砚哥儿那孩子被书院选中,等开年就要下场试手了!今儿砚哥儿与砾哥儿一道回来,还有大半个时辰便能到家了。”
赵氏喜出望外,哪怕脸颊被冻得通红也难改喜悦之色。
“砚哥儿是个有大出息的,能被书院选中,那想必学问是极好的。”老太太也高兴。
虽说现在宋家已经渐渐起复,但下一代中总要有能出来挑大梁的角色才好。
宋竹砚是长子,更是嫡子,他身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
好在,这位砚哥儿虽比不上弟弟天资聪颖,却用功苦读,倒也能弥补一二。
这次被书院选中真是莫大的荣幸,宋恪松回来听说后也夸奖不断:“我儿总算有出息了,不枉费家中栽培。”
大半个时辰后,一辆马车停在宋府门外。
赵氏早就命人等在门口,只待儿子一回来就把人带到自己屋里来。
仔细算算,他们母子也有半年没怎么见过面了,也不知她的砚哥儿是胖了还是瘦了,有没有长高。
正在屋子里愁着,突然门外一只手打起厚重的帘子,紧接着一个温吞的声音响起:“三弟,切莫如此,当心惊着母亲。”
另一个声音却说:“在母亲这儿怕什么,她见到咱们俩怕是要欢喜得哭出来吧。”这声音活泼得很,与刚才的那个声音截然不同。
赵氏愣住了。
还没反应过来,突然眼前一花,从屋外进来两个少年俊秀的男孩子,一个端庄有礼,一个潇洒不羁。
“砾哥儿!!哎哟,你怎么也回来了?”赵氏又惊又喜,“你信上说不是还有三五日才到吗?”
竹砚在一旁温温笑着:“三弟这是想给娘一个惊喜。”
“那也不能到得这般快,你们俩都给娘看看,哎哟真的长高了不少啊,砚哥儿还黑了,在书院读书就是辛苦。”她一边说一边抹着眼角的泪,内心是高兴不已。
能看见自己的两个宝贝儿子,赵氏已经心满意足。
“坐马车当然快不了,我可烦这东西,又慢又晃悠,我是一个人骑马回来的。”竹砾笑道,径直走到桌边倒了一大杯热茶喝下,“娘,您是没见过大雪漫天,还在雪地里疾驰的风景,虽然冷得不行,却也痛快!”
十年前,丞相宋恪松卷入江南盐矿贪腐大案。
一时间朝野震动,龙颜大怒,即便最后没有在明面上找到宋恪松的罪证,圣上也治了他一个监管不严的罪名,所有官职俸禄全部抹了干净,收回圣京的宅邸,全家流放。
万幸的是,在宋家流放前夕,宫里的贵妃娘娘被诊断有孕,天降喜事,冲淡了皇帝陛下的愤怒。贵妃开口求情,为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求一个恩典,这才有了后来的大赦天下。
宋恪松没有被流放,而是被降为五品同知。
从当朝一品沦为副官小吏,这里面的差别有多大,宋恪松心知肚明。
但只要没落下罪名,一切就都能东山再起。
宋恪松的正房太太赵氏,娘家乃金陵名门,祖父曾是帝师,名震一时。无端受此牵连,娘家自然不敢和这个女儿有太多明面上的来往。
时光荏苒,转眼十年过去,宋恪松先是在同知这个位置上做了五年,后又得上峰重视,在剩下的五年间连升两级,如今已经是从四品的知府。
在任上兢兢业业,努力耕耘,宋恪松颇有政绩,百姓们也一致称赞。
只是没人敢再重用被皇帝贬斥过的人,除非圣上自己。
大约半年前,贵妃娘娘所生的小皇子今年十周岁,端的美玉佳材,在万寿宴上做了一首贺寿诗,令圣心大悦,当场就决定要给小皇子配一个专门的师父。
在为小皇子挑选陪读和老师时,宋恪松的名字出现在列。
也许是皇帝想起了这位能力非凡的丞相大人,也许是皇帝突然心有愧疚,反正最后宋恪松的品级虽然没有升,但却摇身一变成了京官,成了个侍读学士。
等云州这边任期满了,明年开春即可返京。
好消息来得很突然,宋家上下难掩喜悦。
宋恪松共有四子三女。
其中两子两女都是嫡出,赵氏因此腰板很硬。
大女儿杳娘都快蹉跎花期,过了年就是十八岁了,这次能回圣京,她的婚事多半也有了着落。
二儿子竹砚前年刚考了个秀才,如今正发奋用功,想在明年一举中第,只不过天资有限,他怎么都比不上自己一母同胞所出的老三。
三儿子竹砾,那可是整个府里的希望,全家人的骄傲,早早就中了秀才,后来就一直四处游历,心思反而不放在读书上。要不是这次宋恪松即将返京,他都不会回来。
好在,父子俩秉烛夜谈了一场,第二天宋府的三公子开始闭门读书了。
要说赵氏所出的四个孩子,前三个要么美丽淑雅,要么勤奋用功,要么就是天资聪颖,等到了最后一个慧娘时,就让人大跌眼镜。
慧娘只比顾梓卿大了一岁,姐姐尚未定亲,她也一样待字闺中。
只是慧娘长得远不如她亲姐,可以说集合了宋恪松和赵氏这对夫妻的所有缺点。皮肤黑,五官平平,倒是身段婀娜苗条,走起路来如弱柳扶风。
赵氏不止一次感慨,要是慧娘永远都能以背影示人,那该多好。
宋府里,剩下庶子庶女们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生产厂家。
行五的哥儿名叫竹矽,老妈是赵氏的陪房孙氏。
老六也是个哥儿,大名叫竹砷,良妾方氏所出。
剩下的就是顾梓卿了……
她在府里吃吃喝喝,看似浑浑噩噩过了十来天,终于把这个家的情况打探得一清二楚。
搞明白自己的状况后,顾梓卿一声长叹。
就算是庶出也有差别,最差的就是她这种了……
亲娘徐氏只是府里一个低贱的洗衣女,偶然一次被醉酒的宋恪松撞上,两人有了一夜私情,徐氏怀孕,赵氏不得不让她进门。
十个月后,诞下一个小女婴,就是顾梓卿原身。
原本,徐氏如果安分守己,踏踏实实地过下去,赵氏也不会过多为难她,不就是家里添双筷子的事情,大不了吃穿用度上削减一些,日子也总能过得下去。
但徐氏自负美貌,很想和老爷发展出一段与众不同的感情。
可惜宋恪松经历过大风大浪,根本不会在这种问题上犯糊涂,几次之后,徐氏被彻底冷落,住进了府里最偏僻的角落,没过多久,就在郁郁中过世了,留下一个顾梓卿。
又过了一段时间,赵氏发现这个庶女是个傻子,又是不快又是庆幸。
不快的是白瞎了这么一副精致模样,庆幸的是,自己不用再担心徐氏留下的血脉会影响到自己的儿女了。
了解了全部故事,顾梓卿躺在床上翻了个身。
这么对比起来,好像嫁去沈家也没什么不好。
树挪死,人挪活嘛。
她开始期盼着沈家能快点来提亲。
顾梓卿不知道的是,一桩喜事从天而降,把她的婚事往后挪了挪。
宋恪松一忙完就直奔赵氏屋内,帽子都来不及换下,进门就问:“荣昌侯府的事情你可知道?”
一听这话,赵氏美得喜笑颜开,哪怕素钗淡服也挡不住她的好心情。
给丈夫更衣,又奉上一杯茶,赵氏才说:“我当然知道,这事儿就是我娘家那边传来的,你说这不是给瞌睡送枕头,前儿咱们还愁大姑娘的婚事,这老天爷啊就送了一门好亲来。”
宋恪松皱眉:“荣昌侯府的嫡次子,圣京里多少名门贵女可以选,为何偏偏挑中咱们家?”
他如今已经不是一品丞相了,虽有不甘,但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老爷有所不知,那位哥儿先前有位夫人,就是陇州湘家的女儿,可惜了红颜薄命,婚后没两年难产死了。这位哥儿倒是个重情义的人,守了整整三年未娶。这不,荣昌候家里后继无人,急得不行,今年总算说动了他同意娶亲了。可有这么一段,圣京里哪家高门嫡女愿意嫁给他们家做填房的?”
赵氏说着,语气又骄傲又酸涩,“挑来挑去,最后是我那嫂子说了,咱们家杳娘还未定亲,且又不是刚及笄的年纪,那哥儿满意得很呢。”
宋恪松闻言轻轻点头:“倒是不错。”
“杳娘是我第一个孩子,我还能亏待了她?”赵氏笑道。
宋恪松话锋一转:“顾梓卿呢?”
赵氏笑容沉了沉:“老样子,不哭不闹,整天不是吃就是睡。”
宋恪松:“她也快嫁了,等杳娘的亲事说定了,你就让沈家过来提亲吧。”
赵氏眼睛一亮:“好,都听老爷的。”
这一声吓醒了杳娘和慧娘。
顾瑟娘不慌不忙放下帘子,淡淡地来了句:“好像不是回家的路,你看看司机……啊不,车夫是不是迷路了。”
赵氏狐疑:“车夫都是咱们自家用了多年的老人了,你浑说什么,别仗着自己憨傻就想逃过责罚。我看你是这段日子在老太太跟前受宠了,就无法无天。”
慧娘嘻嘻哈哈地笑起来:“母亲说得对,我瞧顾瑟娘就是皮痒了。”
杳娘也不信,但她好歹温柔得体很多,只是轻轻蹙起秀气的眉尖:“少说两句吧顾瑟娘,别惹太太生气。”
顾瑟娘闭上嘴巴。
识时务者为俊杰,她一直都懂这个道理。
既然如此,她只能先求自保,毕竟现在的她也没有前一世那牛哄哄的本事,先苟着吧,别的还能怎么办呢?
赵氏借着三分醉意,索性将这段日子的不爽一股脑都倒了出来,指着顾瑟娘的鼻子骂了个过瘾,又想起自己之前给出去的十两银子,又是一阵心疼窝火,索性骂得更不客气了。
慧娘趁火打劫,把顾瑟娘的那对金丝玉镯抢了来戴在自己手上。
见同胞妹妹如此浅薄嚣张,杳娘忍了忍没开口,挪开视线,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马车里正闹腾着,突然一个猛地刹车,一车女眷人仰马翻。
早有准备的顾瑟娘牢牢扣住窗框才没让自己翻出去。
赵氏母女三人早就撞得七荤八素,差点晕过去。
还没等她们稳住,车内跳进来一个黑衣莽汉,草草扫了一眼车里的女孩,先看了看杳娘和慧娘头上的发簪,然后锁定了慧娘手腕上的镯子,一只大手拽着她,像拖小鸡似的把人拽出了马车之外。
慧娘尖叫连连,赵氏差点没吓晕了过去,杳娘小脸惨白,花容失色。
只有顾瑟娘很镇定地喊了句:“你们可能抓错人了……那个啥,我才是你们要找的人。”
可惜,对方根本不听,扯了慧娘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赵氏已经抖得不像话,声音完全不似刚才那样气势如虹。
“快、快报官……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强强官家女眷,岂有此理,胆大包天!!”赵氏哭喊着,嗓子都扯破了。
“娘,娘……”杳娘泪水不断,“不能声张,千万不能啊,女儿还未过门,万一那荣昌侯府以此为由退亲,女儿可怎么办?”
这话宛如一盆凉水,把赵氏浇醒了。
宋府女眷在回家路上遭遇劫匪,这样的新闻传出去无论如何都不好听,涉及她两个嫡女的名声,尤其是最最疼爱器重的嫡长女,赵氏不得不急事缓办。
她闭了闭眼睛:“可、可也不能这样不管你妹妹啊……”
“娘,先让府中家丁去找吧,切莫把事情闹大,否则……女儿怎么办?我可怎么活啊?”杳娘慌得不行,心里早就将慧娘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个妹妹真心是扶不上墙的阿斗。
遇到事情就会拖后腿,还抵不上顾瑟娘半点有用。
赵氏无奈,只得点头答应,母女两人带一个顾瑟娘先回了府,把顾瑟娘一撇,匆匆就去外书房寻宋恪松商量。
顾瑟娘摸了摸鼻尖,先回柳璞斋更衣洗漱,再去给老太太请安推拿,顺便留在安福堂蹭了一顿晚饭。
老太太爱清淡,平日里都是小菜清粥度日,自从来了个蹭吃蹭喝的顾瑟娘,她的小厨房就忙活起来。这不,今晚几道菜都鲜香可口,看得顾瑟娘一阵心动。
鲜笋炒肉丁,虾仁菠菜,酒酿丸子,还有一份腊肉白菜汤,配上白白的米饭当真开胃下饭。
怎么说慧娘都是自己的胞妹,杳娘当然也希望她能争气点,到时候去了圣京也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
赵氏冷笑:“枉费你聪明,你想想这两家哪一家是你妹妹高攀得上的?若是你,我说不定还能动动心思,若是慧娘,还是罢了吧,免得给自家惹火上身。”
杳娘这才意识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她羞愧地低下头:“娘说得对……”
“这两位贵夫人的意思很明白了,亲自带着始作俑者登门致歉,不但给你父亲脸面,还送了这么多贵重礼物,给外人看,都会道是我们宋家即将返回圣京,这二位是来提前试好的,左右与你们姊妹无关,这件事就算水过无痕,过去了。”
赵氏轻叹,“你多叮嘱你妹妹,这件事以后休要再提。”
“女儿明白。”
“这些礼物,你拿去同慧儿一道分了吧。”赵氏的话还没说完,只见一个小脑袋从屏风后面探了出来。
竟是林玉娘!
赵氏母女齐刷刷脸色一变,因为她们俩都把这个小傻子给忘了。
林玉娘眨眨眼睛跳出来:“哇,这么多好宝贝,太太,能分我一点吗?”
赵氏嘴角抽抽,一口气上来顶得她说不出话。
杳娘忙不迭地劝:“这些东西妹妹怕是用不上,不如都给姐姐们……”
话还没说完,林玉娘就恍然大悟:“噢,我知道,这就是老太太说的尊老爱幼吧,两位姐姐都比我年纪大,我当然要让姐姐。我等会儿就告诉老太太去,她听了一准高兴。”
赵氏:……
杳娘:……
林玉娘:哼,想独吞,门都没有!
她算是明白为什么老太太也让她来了,除了她是关键的起因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让她分一杯羹。
凭什么这么多好东西都给杳娘慧娘,要是没有慧娘来她屋子里大闹一场,还打坏了书萱,她根本不会想要这些。
可现在赔偿没有,道歉更是全无,慧娘被关禁闭对她而言没有任何好处,林玉娘这口气正不知从何处撒呢,这么多礼物送上门,焉有不要之理?
赵氏揉了揉发疼的脑门:“让林玉娘先选吧,她是妹妹。”
杳娘只得退到一边:“都听母亲的。”
林玉娘选了一盒南珠,旁的都没要。赵氏松了口气,因为她喜欢的那两尊玉佛,而杳娘却微微皱起秀气的眉尖。
这样品质的南珠可不多得,即便去了圣京也很难见到。
杳娘想的是,两盒子南珠,自己留一盒,再给半盒给母亲,半盒给慧娘,眼下林玉娘瞬间分走了一半,她们母女三人就不够分了。
杳娘心头郁郁,决定干脆谁都不给,都添进自己的嫁妆里。
林玉娘紧紧抱着南珠:“就要这个了,多谢太太,多谢大姐姐。”
赵氏见她只挑了一样,还算懂事,眉眼慈爱了不少:“你先回屋吧。”
正说着,宋恪松回来了。见她们母女三人都在,他问:“今儿不是说宣平侯夫人与骠骑将军夫人都要来拜访的吗?”
“等您来,早就晚了。这不,刚刚送走,这是那二位送来的礼物,还亲自向老爷您道歉呢。也是老爷面子大,若是换了旁人,谁又有这个资本。”赵氏说着恭维的话,笑得满脸快活。
“你如今也会这样说话了,蛮好蛮好。”宋恪松乐呵呵地夸奖老妻,一眼看见桌子上的礼物,“让她们姊妹几个分了吧。”
赵氏忙说:“已分了,林玉娘分了整整一半的南珠呢,刚巧都添进她的嫁妆里,回头嫁去了沈家也不会被人笑话寒酸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