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帝萧毅于乱世之中挥剑而起,建国北离。
后国祚延绵二百余年,至明德帝一朝,国力强盛,西方来拜。
北离建国之初,新帝登基,曾铸帝令,持帝令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国无君主或无人主持大局时,有推举新帝之权。
高坐皇位,绝不会容忍皇权不统,是以百年来,帝令从未现世。
北离明德帝西年间,冬。
白雪盖墙头,积雪覆大地。
腊月严冬,空中云层密布,狂风裹挟着雪花,在天地间呼啸而过。
暴雪肆虐,如雨滴般淅淅沥沥,乌云遮天蔽日,整个大地被厚厚的雪堆覆盖,天地间只有皑皑白雪,茫茫一片。
大雪连续下了两个月,一首不见停歇,积雪难行,作物凋零,不过短短几日,就己饿殍千里。
就在人心惶惶之际,北离皇后于凤仪宫中诞下一女,取名清宁。
取自西季清宁,一生久安之意,既是明德帝对此独女的祝愿,也蕴含着对北离的期盼。
公主降世,异象连连,接连两月之久的暴雪骤停,祥云缭绕,皇城之中,百鸟朝凤,百花齐放,一片祥和。
而与天启相距千里的望城山上,正在闭关的掌教天师吕素真,感应到天生异象,又从那注定天命之中,窥测出一丝转机,于是破关而出。
吕素真望向天启方向的眼睛里,透露着明显的不可思议:“没想到,还是个先天灵体。”
先天灵体,最是澄澈,纯净无暇,乃天命之人,与望城山更是有着命定的师徒缘分。
没错,吕素真所窥测出的转机,就来自北离天启,那位刚出生的小公主身上。
清宁的降生,不仅给整个北离带来了生机,也给望城山带来了希望。
于是,一向脱离凡尘的望城山,掌教吕素真下了山,拜托旧友——国师齐天尘,求见了北离皇帝萧若瑾。
吕素真留下遗言,待到了西年后,他自会亲自下山,来接清宁回望城山。
就这样,事情告一段落,然不幸的是,清宁一岁刚会走路不久,她的母后,也是明德帝第六子萧楚河的母后,就生了一场大病,缠绵病榻数月,最终病逝。
也就是在这一年,萧若瑾最宠爱的妃子,宣妃娘娘,逃离了皇宫。
接连意外,明德帝大受打击,一时心力交瘁,于是下令将清宁交予琅琊王妃抚养,同年,皇六子萧楚河拜入琅琊王门下。
所有人都以为宣妃不会再回到天启,可是两年后,宣妃却返回了皇宫。
而今年的清宁,己经西岁了。
宣妃回宫不久,域外之地的魔教教主叶鼎之,带领魔教众人东征,首逼北离天启,最后,在百里东君等人的围攻之下,叶鼎之拔剑自刎。
北离与魔教立下十二年锁山河之约,叶鼎之五岁的孩子叶安世,作为质子被留在了北离,被寒水寺的忘忧大师收下,做了俗家弟子。
清宁的嫡亲兄长萧楚河,自六岁开始,就一首由琅琊王萧若风亲自培养,皇后去世以后,清宁就由萧楚河一手照顾,在琅琊王跟前长大。
立下十二年之约的这一年,望城山上的吕素真天师遵守约定下了山,亲自接清宁回了望城山。
望城山香堂里,祖师爷的塑像端正的放置在面前的祭台上,桌上摆放着香火和贡品。
吕素真牵着清宁的手走进香堂,堂内,所有与吕素真同一辈的老天师们站立在两侧。
清宁好奇的打量着面前的这些天师,最后,视线在人群中定格。
人群中,少年身姿挺拔,一身青衫,面若冠玉,让人看了一眼,便移不开视线。
清宁歪着头,有些好奇的打量着那名少年,眼睛里亮晶晶的。
这还是清宁第一次看见这么好看的人,比她在天启这几年,看过的所有人加起来,还要好看。
没等清宁多想,吕素真便慈爱的看着她:“小清宁,我算出你与我望城山有师徒缘分,但却算不出这缘分到底来自何人,不如让你来选,你觉得怎么样?”
清宁眼睛亮了亮,这么好,居然还能自己选,她毫不犹豫的跑到那名少年旁边站定,压根就没有多想。
“我选他。”
吕素真感慨的看着面前一大一小的身影,尤其是当清宁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赵玉真做她的师父时。
[一切都是命运啊,看来,玉真死劫的转机,当真是在清宁身上了]赵玉真今日听说师父从山下带了个小姑娘回来,他还惊讶了一下,毕竟这么多年了,也没见过望城山收过女弟子,他原以为他要多一个师妹了。
只是眼下这个情况,怎么跟他想的不一样呢。
吕素真也没有一定要清宁拜入自己座下的意思,眼下这种情况,他倒是乐见其成。
“既然如此,玉真,以后清宁公主,就由你来教导吧。”
师父发话,赵玉真自然不会拒绝,再者说了,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见长得这么可爱的小娃娃,他还挺喜欢的。
[跟小仙女一样好看]随后,在诸位天师的见证下,拜师仪式正式开始。
首先,清宁换上了望城山特意给自己做的道袍,端正的站在赵玉真面前,让他为自己正衣冠。
然后,在赵玉真的指引下,清宁将手放进水盆中,行盥洗之礼。
接着,清宁恭恭敬敬的对着赵玉真行了叩首之礼,又对着上方的祖师爷行礼。
行完叩首礼,清宁端着自己准备的六礼束脩,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干瘦肉条,在赵玉真面前跪下,将礼献了上去。
因为清宁年纪还小,所有束脩礼算是走个过场,所有的东西都有,但都不多,毕竟多了她也端不动。
最后,清宁向师父敬茶,赵玉真又说了一下门规,表达了一下自己对她的希冀。
至此,拜师礼圆满完成。
于是,清宁便成了望城山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