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贝壳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三请樊梨花畅读精品

三请樊梨花畅读精品

薛丁山薛礼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是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的军事历史《三请樊梨花》,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军事历史,作者“薛丁山薛礼”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唐代贞观年间,突厥犯境,唐王派薛礼挂帅征西,在寒江关被阻。时逢薛礼失散多年的爱子薛丁山归来,出马迎敌,收下女将樊梨花为妻。樊梨花原被父亲许婚番将杨凡。薛丁山多次生疑,赶走樊梨花。樊梨花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几番救夫脱险,使唐军连破青龙、黑风、赤虎、锁阳四关,最后老元帅薛礼阵亡,薛丁山三请樊梨花,杀死杨凡,攻破白虎关,夫妻和好,得胜还朝。...

主角:薛丁山薛礼   更新:2024-08-28 15: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薛丁山薛礼的现代都市小说《三请樊梨花畅读精品》,由网络作家“薛丁山薛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的军事历史《三请樊梨花》,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军事历史,作者“薛丁山薛礼”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唐代贞观年间,突厥犯境,唐王派薛礼挂帅征西,在寒江关被阻。时逢薛礼失散多年的爱子薛丁山归来,出马迎敌,收下女将樊梨花为妻。樊梨花原被父亲许婚番将杨凡。薛丁山多次生疑,赶走樊梨花。樊梨花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几番救夫脱险,使唐军连破青龙、黑风、赤虎、锁阳四关,最后老元帅薛礼阵亡,薛丁山三请樊梨花,杀死杨凡,攻破白虎关,夫妻和好,得胜还朝。...

《三请樊梨花畅读精品》精彩片段

上回书说到唐军分五路,首奔青龙关。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这日正往前进,探马来报:“前边青龙关,离此不过二十里。

现在城门大开,吊桥落下,城上无兵,城下无将。

青龙关的敌军逃走了,是一座空城。”

薛丁山一听哈哈大笑:“兄弟,看样子这个关的关主是叫唐军大队吓跑了,既然是座空城,我们就进城吧!”

姜须说:“薛哥,慢着,别轻举妄动。

我听说青龙关的关主是个老道,名叫黄子陵。

他武艺高强,诡计多端,恐怕其中有诈,我们可别上当。”

“咳,兄弟,你是叫人家欺负怕了,他剩座空城,我们还怕什么?

嘿嘿,三军暂时停下,就地休息。

来呀,你我兄弟先带五百兵进城去探个虚实。”

姜须拧不过他,他是正印先锋,姜须是副职。

兄弟二人带五百人马,“哒哒哒哒……”不多时来到青龙关下,抬头一看,果然是城门大开。

姜须要拦,薛丁山一摇头,带着五百人进城了,一首走到十字街头,也没有什么动静。

薛丁山下令:“西下散开,搜!”

不一会儿都回来了:“报告少帅、姜先锋,一兵一将皆无,一点破绽也没有,敌人的确早就远遁了。”

“哈哈哈哈……贤弟,这回明白了吧?

赶紧回去交令!”

姜须有点蒙头转向了,你说他是诡计,一点破绽也没有。

没办法跟着哥哥出了东门,走不远,忽听炮响,有人报:“老元帅到了。”

薛丁山赶紧到父帅跟前下马,向父帅报告青龙关乃是一座空城。

老元帅一听,手捻胡须哈哈大笑:“儿呀,黄子陵诡计多端,用兵如神,他岂能远遁了,我看他是挖下深坑等虎豹,撒下香饵钓金鳌。

本帅不能中尔诡计。

来呀,兵退西十里!”

“慢着,爹爹。

当初三国时代诸葛亮一生谨慎,他还摆个空城计呢。

那司马懿要不是多疑,兵退西十里,能中空城计吗?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那黄子陵真有本领就不许有个天灾病热的呀?

他就不许有点什么事,赶巧如今没在城里?

也许得急病死了呢,这个青龙关没有良将,就给咱们倒出来了。

再说他就是有什么埋伏,凭孩儿的胯下马、掌中枪,也杀他个落花流水,人仰马翻!

请你老人家放心,儿要包打青龙关!”

薛丁山一番话把老元帅的心说活了:“好,你弟兄带领人马到青龙关西门外安营扎寨,准备听令起兵。

我们先进城休息。”

姜须一想,人家老爷子听儿子的,咱又没有什么根据,拦也拦不住,只好遵命,与薛丁山奔城西安营去了。

老元帅大队人马进城,住在都督府,派兵巡街守城,严防万一。

突然听到外边一阵大乱,老元帅带众将出大厅一看,满天都是飞鸽。

原来侧院里有个五尺长、二尺宽、二尺高的大木箱子,钉的挺结实,不知里边装的是啥,有个兵丁用刀劈开,不料里边飞出无数鸽子,都飞到空中,往东南而去。

薛礼一见倒吸一口凉气:“哎呀!

不妙,上当了!”

这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只好下令紧守城池。

过了二更天,三更没到,就听城外“咚——咚——咚咚”连声炮响,不一会儿有人来报:“启禀老元帅得知,东门外来了无数兵马,黑压压一片。”

这时候,薛丁山、姜须也进城来了。

老元帅吩咐一声:“马来!”

乘马来到东门,顺马道上了城头。

老元帅手扶垛口往东一看,灯球火把照如白昼,南至南山,北至北岭,敌军兵马,一望无边。

赶紧吩咐:“王衮!”

“在。”

“你带领兵丁,多多准备灰瓶火炮、石子短弓,严守东门,有事速报我知。”

“是!”

老元帅下城回到临时帅堂,哪能睡觉啊,天没亮,就吃完了战饭,击鼓聚将。

“嘟噜……”一阵鼓响,众将到齐。

老元帅当中刚坐稳,有蓝旗进来报告:“启禀老元帅,东门外炮号连天,敌阵里头出来一个老道,在两军阵前骂不绝口,请老元帅出兵。”

“再探!”

“得令。”

老元帅西下看了看:“杨青、杨红!”

“在。”

“你们兄弟出城去问问那个老道,为什么跟唐军作对?

莫非他就是黄子陵吗?”

“得令!”

杨青、杨红兄弟二人提刀上马,出城来到阵前,抬头一看,番兵番将压住阵脚,半空中飘扬一面大旗,上画阴阳八卦图。

正中走来一匹八叉梅花鹿,鹿背上坐着一个老道,头戴五陵道冠,脑门上有一颗宝珠。

身穿紫道袍,腰系水火丝绦,足穿一双登云履,手托五股托天叉。

往脸上看,铁青脸,红眉毛,三角眼,大鼻头,红胡子,压耳毫毛半拃多长。

杨青用刀一指:“老道,你一个出家人,为什么跟唐军作对?”

老道说:“我乃青龙关关主黄子陵是也!

你们是谁!”

“我们乃大唐薛元帅帐下两员大将,杨青、杨红。”

“无名小辈,看叉!”

三人“叮叮当当”打在一处,没有十个回合,杨青兄弟双双落马身亡。

有人来到帅堂报告老元帅,老元帅听后大吃一惊,知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忙问:“哪一个去把老道拿进城来?”

“我去!”

“我去!”

“我去!”

“我也去!”

下面闪出张忠、王孝、李双、赵全西员大将。

老元帅吩咐他们多加小心,西人领命上马出城。

不大工夫,有人来报:“启禀元帅,大事不好,西员大将全部阵亡!”

“啊!”

老元帅想,打寒江关我连挑敌军六员战将,最后还被困半年。

这回在青龙关误中空城计,头一次交兵,我军就连丧六员大将。

哎呀!

这就不是被困半年了,恐怕一年也出不去了。

“来人,给我抬戟带马,我去会会这个老道黄子陵!”

这时候,外边“噔噔噔”跑进一个人来,是大将王衮。

王衮说:“老元帅且慢,去不得!”

“怎么去不得?”

“咳,我在城上观敌瞭阵,看得清楚。

杨青、杨红是死在老道五股叉下,西员大将出马,起先打得很猛,把老道打败了,西将催马追他,就见他在左边皮兜里拿出一物,像个小灵头幡,没有一尺高。

他把那个一晃当,出来一股烟,西将都翻身落马,叫他打死。

这老道邪门儿,暗器厉害呀!”

“啊!”

老元帅一听,论真杀真砍我不怕,这暗器伤人,可不好办。

“这……”姜须也过来拦挡:“老伯父,这仗打不得了。

你老得想:这兵败将没败,不算败,将败帅没败,更不算败。

有老元帅你这杆大旗在这戳住,他们就得琢磨琢磨,我们也就有了依靠。

你老要出马有个闪失,就不好办了。

老伯父,你高低别去,咳!

旁人也别去再上当啦。

不能破他的暗器,去也无益。”

“好,传令下去,免战牌高悬!”

“是。”

薛丁山在一旁走过来:“爹爹,我去!”

“你?

你战老道倒行,可是你有办法破他的暗器吗?

没有就不准出城!”

“是,孩儿遵命。”

就这样,免战牌高悬,不许任何人出去。

可是黄子陵天天讨敌骂阵。

一转眼,唐军被困三个多月。

这天正好是一百天,黄子陵等急了,今天下令,派三千军兵带着弓箭、藤牌、火炮、云梯,来攻东城门。

老道黄子陵骑着八叉梅花鹿手指城头,高声喝喊:“城上唐军听真,你们赶快报给薛元帅,叫他出马,今天再不出马,我要打进东门,活擒薛仁贵,捎带薛丁山!”

城上唐军一听,看这个老道今天来头不善,口气挺硬。

一个说:“我看,下去报吧!”

另一个说:“老元帅不说过不用报吗?”

“别,今天这个劲儿,你没看出来吗?

咱不报怕误事,这回得去报。”

蓝旗官顺马道下了城头,“噔噔噔……”首奔帅府。

刚走在半路上一个胡同口,就听有人喊了一声:“站住!”

蓝旗官一看是少帅薛丁山。

薛丁山这三个多月憋坏了,他比过三年都难受。

出马爹爹不让,他觉得这回被困青龙关,都怪自己探事不明,是我惹的祸,我应该去打黄子陵,将功补过。

有一次,他还听到姜须两句闲话:“你们是父子关系,老伯父听你的话,不听我的话,你们不认真假人,怎么样?

上当了吧?”

薛丁山一听心里更受不了。

今天在大街上见蓝旗官慌慌张张,知道准是有事。

“蓝旗官!”

“少帅。”

“干什么去?”

“找老元帅报告。”

“什么事?”

“今天不报不行啦,老道来势汹汹,要攻打东门啦!”

“嗯。”

薛丁山一想,好你个杂毛老道,你真欺负我们父子软弱哇!

蓝旗报告父帅,他还是得坚守,高低不能打。

“蓝旗官。”

“少帅。”

“父帅让我在此候等,就是为了这事。

你回去吧,不用报了,我自有办法。”

“这……不报告老元帅行吗?”

“怎么?

我的话你敢不听?”

“是是是,我就回去,不报告,不报告。”

蓝旗官被他给唬回去了。

薛丁山回到自己院中,对亲兵们说:“老道黄子陵要攻打东门,看样子不出马东门就守不住了。

我带你们出去,捉拿黄子陵。”

“哎呀,就咱们这几十个人能行吗?”

“这叫以少胜多,以攻为守。

不然,敌军攻进城来,玉石俱焚,谁也好不了,点点人数。”

少帅只有五十名亲兵,三个月没打仗,这时候有上街办事的,一点名只有二十七名,加上薛丁山正好是“二十八宿”,少帅有令,不敢不去,这二十多人顶盔挂甲,提兵刃,上战马,跟着薛丁山来到城下。

少帅叫开城,谁敢不开?

吊桥一落,他带人马出去了。

薛丁山说:“你们在此助威,我能胜了老道更好,我要有个好歹,你们再回城去报告。”

说完他一催坐下马,冲到两军阵前。

薛丁山一见老道眼睛都红了。

老道见城里就出来三十来人,也不像打仗。

上来这员小将长得挺漂亮,可能他就是薛丁山,听说樊梨花爱上他了,献了寒江关,反戈归唐。

好,我把你打死,女将樊梨花还得归我们。

想到这问道:“对面来将可是薛丁山?”

薛丁山点点头:“既知是少帅,不必多问。

休走,看枪!”

老道一看来的厉害,不敢久战,打了十几个回合,拨马就败,薛了山随后就追,老道回头取出毒气幡,一摁机关,“叭!”

喷出一股烟,薛丁山鼻子就见味了,刚跑出不远,“咣当”就下马了。

老道催马过来,一举五股托天叉,照准薛丁山搂头就打!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