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吴维吴三郎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全局》,由网络作家“指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而晚上,吴维也如愿搬到了新屋子里,新屋子有一张床跟一张小书桌,都是他大伯给他做的,吴维对他的新房比较满意,书桌就放在窗台下,平时他看书光线也很好。王氏此时正在给小儿子铺床,其实王氏是很舍不得小儿子一个人睡的,在他看来,小儿子今年才四岁多,再跟她睡个三四年也是行的,大儿子就跟她睡到八岁才自己一个屋。可这可是崭新的屋子,她要是拒绝的话,那就是她不识好歹,所以王氏也只得送小儿子过来新屋子睡。本来还担心,小儿子舍不得她,却没想到小儿子简直就没想起她这个当娘的,王氏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孩子还不大,心就已经野了,等以后大了,怕是心里都没她这个当娘的份。王氏一边铺床一边想着,吴维是谁,很快就注意到他娘的情绪不对,等他娘铺好床之后,就拉着他娘的手坐在...
《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全局》精彩片段
而晚上,吴维也如愿搬到了新屋子里,新屋子有一张床跟一张小书桌,都是他大伯给他做的,吴维对他的新房比较满意,书桌就放在窗台下,平时他看书光线也很好。
王氏此时正在给小儿子铺床,其实王氏是很舍不得小儿子一个人睡的,在他看来,小儿子今年才四岁多,再跟她睡个三四年也是行的,大儿子就跟她睡到八岁才自己一个屋。
可这可是崭新的屋子,她要是拒绝的话,那就是她不识好歹,所以王氏也只得送小儿子过来新屋子睡。
本来还担心,小儿子舍不得她,却没想到小儿子简直就没想起她这个当娘的,王氏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孩子还不大,心就已经野了,等以后大了,怕是心里都没她这个当娘的份。
王氏一边铺床一边想着,吴维是谁,很快就注意到他娘的情绪不对,等他娘铺好床之后,就拉着他娘的手坐在床边。
“娘,你今晚跟我在这里睡吧,第一个晚上我怕我睡不着,等明儿你再回去。”
听到小儿子这么说,王氏心里又高兴了,看来刚才是她想错了,儿子还是离不开她的嘛。
“行,那今天晚上娘就跟你睡,不过我可跟你说好了,就只是今天晚上,明晚你可就得自己睡了。”
吴维笑得很甜。
“知道了娘,明晚我一定一个人睡。”
“行,赶紧睡吧,明儿你还要去念书。”
“嗯,娘晚安。”
“儿子晚安。”
王氏不知道儿子是跟谁学的,现在二房睡觉都形成了晚上要说晚安的习惯,看字面上的意思也不难理解,王氏渐渐也就习惯了,并不觉得有什么。
从吴秀才那里回来吃过中午饭,教完家里人认字,下响的时间,吴维这段时间大多都缠着他大伯,不是让他给做这个,就是让他给做那个。
吴老大也是好脾气,吴维有什么要求让他改的,他也一一改了。
吴老大心里明白,自家儿子能够说上媳妇,家里最大的功臣还是四郎,这次在儿子身上花费不少,等到过两年娶妻,林林总总要花费差不多五十两。
他心里有一杆秤,二房和三房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他这心里总有点过意不去,所以四郎使唤他,吴老大还巴不得,这样他心里多多少少好受一些。
“四郎,你做这些东西做什么?”
先前四郎让他做点什么小玩意儿也只是偶尔做做,现在几乎他整天的时间,都在给四郎做东西。
这段时间田里也没啥事,倒是不忙,他这样的身体去打短工也打不了,他倒没什么意见,只是这时间久了,难免有点好奇嘛。
此时,吴维手里拿着一个折叠板凳,打开是一个板凳,折叠起来就可以绑在腰间,一点都不占地,而且还很轻便,简直是出出门旅行,田间干活必备单品。
“大伯,你觉得你做的这个小板凳咋样,方不方便?”
东西是他做的,吴老大自然知道。
“这东西是挺方便的。”
要不是东西是他一点一点做出来的,吴老大都不敢相信,最主要的还是四郎画的图纸清楚,哪里怎么做都有标的明明白白,不然的话,他这半桶水的水准也做不出来。
“那大伯,你觉得这些东西要是咱们多做一点,拿去镇上卖或者卖给村里人,你觉得有没有人要?”
这事吴老大从来没想过,他做的这些东西还能拿去卖,这会听到吴维的话一愣。
此时,吴家三个妯娌正坐在院子里缝衣,刘氏的话显然要比往常多得多。
“三弟妹,你看我这衣服拐角这里,是不是缝得不太好,我总觉得有些别扭。”
“三弟妹,你昨天做的那道扒茄子,就跟我做的不是一个味儿,比我做的还好吃,改明你有空教教我吧。”
不过刘氏本就是个不多话的性子,冷不丁的没话找话,听着还怪让人不习惯的。
王氏也知道大嫂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想讨好她,想着到时候让大郎跟着四郎也去念几年的书,跟大嫂在一个家这么些年,她是什么脾气王氏自然是知道的。
不过王氏是觉得,大嫂把事想的太简单了,就依着大郎的性子,公爹若是同意把大郎送去吴秀才那里,想必吴秀才也不会收的。
吴秀才到底是个什么性子,她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此人十分看不起村里人,又怎么会看得上,经常被村里娃子欺负的大郎。
不过这些王氏也只是自个心里知道,没有当着公爹跟孩他爹还有村里人的面,说过一句吴秀才的不是。
她一个妇道人家这么说一个秀才公,肯定会被呵斥,她又何必自讨没趣。
更何况再过不久,四郎就要送去跟吴秀才念书去了,王氏就更不会说了。
昨天晚上大嫂没有说,应该是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这会儿反应过来了,倒是知道讨好她了。
不过大嫂也不想想,家里的事,她一个妇道人家又能做得了啥主,讨好他还真是讨好错了地方。
现在这天气已经是秋老虎的尾巴,大人们都出去上工的上工,下田的下田,而孩子们则趁着这个时候天还不冷,家里三个郎,都约着一起去山里面捡柴火。
这样的事就没有四狼的份了,自从上次去镇上差点被拐,他娘看他看的十分的紧,平时都是不许他出村的,上山就更不用想了。
不过吴维也是知道好歹,再者说了,上次官府把他们救出来,也没有发布告示说那伙拐子到底有没有全部抓住,看他们先前做事的派头,想来是有组织的,背后必定牵扯不他这段时间还是老老实实窝在村子里吧。
在村子里,他们怎么说还会顾及一二,不会明目张胆的来报复他。
就这样,之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吴维活动的范围只局限于村子里,一直到他四岁之后。
也是这一天,家里的孩子们才都知道,四郎即将要去吴秀才那里念书的事,一个个都投去羡慕的眼神。
念书呀,他们村里面就没有几个念书的。
大郎听到四狼可以去念书,心是替四郎高兴的,可高兴了没多久便眼神一暗,他也想去念书,可是他知道,尽管他是家里的长孙,爷奶他们是不会同意他去念书的。
而他自己虽然有心,但他也不会去村里念书,恐怕到时候,村里的孩子欺负他越发的厉害。
吴维把家里几个几个哥的表情看在眼里,二哥三哥看样子对读书不感兴趣,大哥倒是想去念书的样子。
不过他是不会替大哥说话的,他那性子也不适合去吴秀才那里念书,去了说不定很快就会被吴秀才给退回来,还不如他学了之后再回家教他们。
“大哥,二哥,三哥,你们放心好了,等我去吴秀才那里学好了,再回来教你们也是一样。”
大郎一听,顿时眼睛一亮,对呀,他怎么没想到,四郎学会了可以在回来教他们嘛,四狼那么聪明,学东西肯定很快。
而二郎三郎则摆手。
“不不不,你自己学就行,不用教我们。”
二郎跟三郎是在村子里长大的,自然是听说过吴秀才的严苛,村里有几家被送去的孩子,平时跟他们玩的也不错,当中的虎子就因为学业不好,手掌时常肿得老高,他们都知道这是被吴秀才打的,所以两人才如此抗拒去念书,他们也静不下那个心思去学。
两人刚这么说,头上就各自重重挨了自家老爹一下。
吴老头冷哼一声。
“哼!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四郎愿意教你们,那是看在是自家兄弟的份上,你们倒还拿起桥来了。”
两人脸上苦哈哈,爷,他们真不是拿桥,是真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啊。
大郎倒是上前道谢。
“那就多谢四弟了。”
“好说好说,都是自家兄弟。”
小小的人儿摆着手的模样,怎么看怎么惹人讨喜,一家子看到四郎的模样,全部都笑了。
接着就是准备要去吴秀才那里拜师的礼,这事王氏早早几个月,就已经跟村里其他人家打听好了。
别的东西都已经早早备下,今儿个一大早,又让孩他爹去隔壁村割了一块两斤重的五花肉。
所有东西都准备好,只等明天一大早去吴秀才那里拜师。
第二天早上,吴维早早就被他娘给捞起来了,一身崭新的衣服穿上,肩膀上还被他娘挂了个斜挎包,这是王氏看村里念书的孩子们都有,特地给自家小儿子缝制的。
被这么一收拾,本就长得唇红齿白的小吴维,这会儿看上去格外的精神,张开手在王氏面前转了一圈。
“娘,你儿子今天咋样?”
“嗯,不错,我儿子长得可真俊。”
小儿子随了他爹皮肤白,不过说来也奇怪,老吴家从吴老头到前面两个儿子皮肤都是黑的,可到了吴老三,却长得唇红齿白。
本来五分的样貌,再加上肤色,顿时把吴老三的颜值拉高了不少。
按理说李老太也不白呀,也不知道吴老三是随的谁。
不过王氏只是一想,便把这问题抛开。
“孩他娘,你好了没有啊,好了咱就走了,可别错过了时辰。”
“哎,就来,就来。”
王氏牵着小儿子出了屋,吴老三看到小儿子这副模样,也乐了,不愧是他的种,长得就是精神。
吴老头一看吴维出来的。
“走吧,可别让吴秀才等急了。”
接着,祖孙三人就出了门去了吴秀才家。
而彼时,因为时辰还早,来学堂念书的孩子们都还没来,但是因为吴家人提前说过,吴秀才知道吴家人要带着他家的小孙子过来拜师,所以一早便候着了。
那汉子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不过吴老三常年干活也不虚,两人打在一起自然谁也讨不了好。
最后还是吴老三自认倒霉,赔了十个铜板了事。
婆子跟壮汉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让吴老三赔钱,而是他的小儿子,拿了十个铜板,壮汉放下一句狠话,让吴老三给他等着,就带着那婆子离开。
等见到两人离开,吴老三拍了拍身上的灰。
“儿子,咱们可以走了。”
吴老三说完迟迟等不到回,往自己身后一瞟,顿时魂都差点给飞走了。
儿子呢,儿子哪去了?
吴老三着急得很,看向周围还没离开的人。
“各位,刚才你们有没有看到我儿子,就在我身旁站着。”
听吴老三说他儿子丢了,不少围观的人目露同情,显然也猜到了刚才那两人为的啥。
现在这些个杀千刀的拍花子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不过他们也没想着出那个头就是了。
他们在镇上有家有业,若是被拍花子盯上,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不过还是有人好心提醒。
“刚才我见你儿子被一个妇人给抱走了,我还以为那是你婆娘呢。”
“这位大哥,你看人是往哪边走了?”
“就往那边那条巷子。”
吴老三道了谢之后,朝那人所指的巷子跑去。
只是吴老三把附近几条巷子都给找完了,也没有见到自家小儿子的身影,吴老三眼睛都红了,赶紧跑到府衙去报案。
而这边,吴维昏昏沉沉的,觉得自己靠在一个人的怀里,然后那人带着他走了不少的路,接着好像是上了一辆车,然后车子开始摇晃起来。
他虽然人动不了,眼睛睁不开,但是他心里是有意识的。
等到吴维能够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周围一片漆黑,不知道这是哪。
不过,从边上传来几声孩童的哭声,吴维就知道这里不止他一个,他边上还有好几个孩子,顿时心安不少。
一个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说真的,他还是有点怕,不过知道旁边有人,心里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也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吴维没有开口,看不见也不敢乱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那些抓他来的人总不可能要他的命就是。
不知过了多久,就听到南边一角传来木板的吱哑声,接着一束光从上而下,就看到一人拿着灯笼从上往下走。
借着灯笼的光,吴维才知道,他们在的地方竟然是个地窖,这地窖还不小,连他在内一共有十一个小孩。
当中有穿的好的,也有穿的破破烂烂的,显然,这些孩子都是被拐来的。
而等那人走近,吴维认了出来,不就是今天碰瓷他们的婆子。
吴维心里恨的不行,这些个人贩子实在是该杀。
吴婆子看着这次的货,心里满意的不行,想来把这些小崽子卖了,怎么也能赚个千八百两,尤其是角落里那两个小崽子。
吴婆子的目光,重点关注吴维跟他旁边的孩子。
吴维注意到了婆子的目光不躲不闪,直直看向婆子。
吴婆子有些意外。
这小崽子竟然不怕她,不过她倒也没在意,一个小崽子而已,落到他手里就是待宰的羔羊。
吴维到现在也想不通,他自认自己长得还不错,但也不是什么小美男子,怎么就被人贩子盯上了呢。
不过现在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问题是怎么才能从这里逃出去。
吴婆子看了一圈,把手里拎着的布袋往地上一扔。
“吃吧。”
有几个孩子没动,不过有几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孩子,立马就上前打开布袋,一人从里面拿了个馒头,正要伸手再拿第二个的时候,一道鞭子抽了下来。
“吃吃吃,吃不死你!每人一个,多了没有。”
吴维这才惊觉,婆子手里不知何时拿了条鞭子,而且看她刚才使鞭子的那灵活劲,显然身手不错,心里顿时哀叹一声。
看来,想要从这里逃出可不简单,主要是他现在才三岁的身子,太影响发挥,力,力不够,跑,跑不远。
第一个出头的手背上挨了一鞭子,顿时吃痛手一松,手里拿的馒头就掉回了布袋里。
捂着手上的血痕,男孩子拿了先前的馒头,回到原先的位置里大口的吃了起来。
有了先前小男孩的教训,后面来拿馒头的几人也都规规矩矩,一人只拿一个。
吴维想了想,他这小身板要逃走攒力气,可不能饿着,只得上前拿了一个馒头,回到自己的位置。
十一个孩子有十个上前拿了馒头,只有吴维边上五岁大的小男孩一动没动。
吴婆子见那孩子没上来拿馒头,她也不惯着,爱吃不吃,直接弯腰拎起地上的布袋,拿着灯笼走了。
等吴婆子一走,地窖又陷入一阵黑暗,耳边又传来高高低低的哭泣声。
了解了周边的环境,吴维现在一点没受影响,摸黑吃着馒头。
从小吃惯了粗粮,这馒头跟家里做的也差不多,倒是也能吃得下。
不过一个馒头吴维没有吃完,剩下一小半便放到了怀里,还不知道下一顿是啥时候。
这时,吴维就听到旁边小男孩肚子里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显然是饿了。
吴维本来是想装作听不见的,但奈何那声音一直响个不停,最后叹了口气,从怀中拿出剩下的小半馒头,摸索到旁边小男孩,然后把小半个馒头放到他手中。
“我这里还剩点,你吃吧,不吃饿死了,肯定要被他们丢出去喂狼的。”
小男孩手上的动作本来还有些抗拒,听到吴维的话,顿时吓得小身子一抖,拿着馒头小声说了声谢谢,然后吴维就听见吃馒头的声音。
之后吴维便靠在墙上,思考着如何从这里逃出去。
而外面,整个清水镇差点被官府的人翻了个底朝天。
可要说是吴老三去报案,他们会来找小吴维,才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非也,官府这么做也是为了找孩子,不过那孩子却不是吴维。
负责搜寻的官兵把拍花子骂的要死,心想那伙人最好不要落到他们手里,不然一定让他们生不如死。
你说你偷谁不好啊,偏偏偷到那位贵人头上,那小公子是你们能动的吗?
“知道了,爹。”
“还有老三,你明儿切莫与人起争执,咱们是做生意的,和气才能生财。”
“知道了,爹,我你还不放心。”
说真的,吴老头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三儿子,老二老实巴交的,他倒是不怎么担心,被人欺负了他也不会还手。
只是这老三有时候性子有点压不住,倒是他最担心的。
不过明儿王氏也跟着去,吴老头倒是不太怎么担心。
主要是王氏在大户人家当过丫鬟,迎来送往这块怎么的也比村里的媳妇强一些,这是吴老头比较满王氏这三儿媳的一点,当初也是看中了王氏这一定,才替三儿定的王氏。
这么些年下来,吴老头觉得自己的提议没错,家里三个儿媳,前面两个都立不起来,唯独王氏能撑起他们老吴家的门户。
只是可惜了,大儿子这副模样,当年他就是想给他定个好的,人家姑娘也看不上他。
“爹你就放心吧,我明儿保准不惹事。”
吴老三再三保证,吴老头又叮嘱了几句,便让他们赶紧去歇息,明儿个可是要起个大早,不然到镇上可不赶趟。
冬天的夜格外漫长,而且这这天是越发的干冷,在村里第一声鸡叫的时候,吴老头房里的灯就亮了。
老两口起身,又来灶屋检查一番,确定带去镇上的东西没什么遗漏,这才放心。
而两人刚起没多久,王氏也从屋里出来了,麻利的起锅烧火,给一人煮了一碗面疙瘩汤。
等面疙瘩汤煮好的时候,刘氏跟吴老二,吴老三也来到了灶间。
几人匆匆吃了碗面疙瘩汤,便开始出发。
说实话,去弄个煎饼摊子东西着实是不多,三张桌子都是折叠的,这还多亏了吴维,他画了图纸给吴老大,细细跟他说了如何如何做。
吴老大又是个脑子活泛的,了解清楚折叠桌的原理之后,做第一张花了两天的时间,第二张跟第三张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做好了。
桌子做好之后,一家子十分的稀奇,这东西不光方便,还不占地方,没用的时候把它一折往旁边一靠就行了。
本来吴维是打算让家里人租个牛车维,把东西拉到镇上,不过吴家人谁都不同意,这点东西又不重。
三张桌子跟几把条凳吴老二挑着,剩下的一张长桌还有几张条凳则由吴老三挑着。
像做煎饼用到的锅,调料以及面粉啥的,直接被刘氏跟王氏背在背上的背篓里,就这么,四人踏着月色出了家门。
吴家在的地方是在村子边靠近山脚处,从这里出村有两条路,一条是穿过村子从村口的小路上官道,还有一条是从村后山脚的小路,走过一片小树林在上官道。
老吴家去镇上做生意,这事老吴家的人没有跟村里人提过,虽然这是大半夜,但怕村里人起夜见到,最后他们几个走的是山脚的这条小路。
等到天边微微露出鱼肚白的时候,一行四人这才到了镇子口。
有不少的村民正在排队进城,四人也赶紧跟上排在了队伍里。
因为来的早前面的人不多,很快就到他们。
“差爷,我们四个是一起的,这是我们的入城费。”
“进去呢。”
见到吴老三把八个铜板丢到木盒子里,四人都是一阵的肉疼,这一下就花去了八文,今儿这煎饼要是卖不成功,他们可就亏大发了。
“娘,没事,他们就是受了些皮外伤,没有伤筋动骨,只是咱们镇上的摊子,被彪子的人给打砸了。”
听到人没事,李老太可算是放了心,摊子没了就没了吧,以后再置就是,只要人好好的就行。
老吴头跟吴老大两人去了地里看小麦去了,并没有在家里,李老太赶紧吩咐二郎去把两人给找回来,杨氏则赶紧去灶间烧水给几人擦洗。
李老太吩咐完赶紧回屋拿了药油,几人受的都是皮外伤,倒是不需要请大夫,乡下人没那么矜贵,平时磕磕碰碰,药油都是家里常备着的。
等到吴老头跟吴老大从田里回来,看到几人这副模样,什么也没说,拿着药油进了屋,一人一个给他们揉身上的淤青,这身上的淤青要揉开,揉不开的话,明儿估计就疼得下不来床了。
而王氏跟刘氏两人则是李老太跟杨氏一人揉一个,顿时,让吴家院子里呼痛声此起彼伏。
在村里听到信儿,本想过来打听打听的村民们,听到声音便没进去,听听听听,这叫的多惨啊,肯定在镇上被彪子的人给打惨了。
他们就说,这生意哪是那么好做的,不然人人都跑去做生意了。
你生意不好开不下去,你生意好别人眼红,这年头没点背景,出门都是寸步难行。
看老吴家的人都在忙着,村里人在外面站了站,也就各自离开。
吴维就是在这会儿回来的,一进院门,就是听到屋里传来几声低低的痛呼声,一听声音,不光有爹娘,还有大伯娘的。
吴维唬了一跳,赶忙跑进自家的屋。
只见娘跟大伯娘两人趴在床上,而他奶跟二伯娘正在给她们揉着胳膊腿,那上面大块大块的淤青,看得吴维眼睛都红了。
“娘,这是怎么了?”
王氏呲着牙。
“没事,不过是被人打了几下,你娘我也没吃亏,都还了回去。”
“这叫没事,都打成这样了,你跟儿子说,是谁把你打成这样的,儿子给你报仇去。”
王氏疼的难受,不过这会听到儿子的话,脸上忍不住一阵欣慰,瞧瞧,这就是她王桂花养的好儿子。
“娘真没事,你还想给娘报仇呢,也不看看你这五短身子身,去了,人家一个指头就能把你给掀翻在地。”
吴维一直奉行智取,打打杀杀,那不是他做的事。
“那你总得原原本本告诉我,到底是出了啥事,我刚才说说娘也就信了,你儿子我今年才四岁,能去找谁打,爹娘都打不过我能去找谁。”
王氏听到这儿放了心,便也不瞒着。
“别提了,今儿可真真够倒霉的,镇上那伙地头蛇要我们家把保护费加到二十文,你爹不干。我们就跟他们打了起来,这下可好,摊子也被砸了,咱们家的东西一样都没拿回来。
哎哟!二嫂你轻点。”
“你再忍忍啊,这淤青要是揉不开,明儿可有你受的。”
王氏也懂这个理,可实在是太疼了。
看娘跟大伯娘这副模样,想来爹跟二伯那边自然伤的不轻,说不定比这还要重的多,心里一阵无奈。
唉,是他想的太简单了,他着实是没想到,自己家就这么百八十文的生意,也能被地头蛇盯上,看来啊,这大周朝还真真没有他想象当中的富裕,不都是被穷给闹的吗。
又跟他娘讲了几句之后,吴维便出了屋,去了他爷奶住的屋,去看他爹跟二伯去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