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
历史军事连载
完整版军事历史《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李隆基高琛,是网络作者“隔壁小皮”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穿越大唐开元二十八年,成为了“千古绿帽王”寿王李瑁。李隆基下旨让我休了杨玉环,这和明抢有什么区别?作为现代人,怎么可能把自己的老婆拱手让人,更别说还是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于是,李瑁开始扮演一个忠臣孝子,提议将杨玉环以七出之条送入道馆,赎罪一年,暗地里,在这一年之内,李瑁将自己经商所得全部奉献给李隆基,暗地里招兵买马,做出后世美味佳肴,利用食物相克原理,暗中毒害李隆基,同时搜罗天下美女,打着帮李隆基解相思之苦的旗号,暗地里令其迷恋温柔乡。当李隆基命悬一线之际,一切悔之晚矣。都说李瑁是杨玉环...
主角:李隆基高琛 更新:2025-01-20 21:3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隆基高琛的历史军事小说《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由网络作家“隔壁小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军事历史《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李隆基高琛,是网络作者“隔壁小皮”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穿越大唐开元二十八年,成为了“千古绿帽王”寿王李瑁。李隆基下旨让我休了杨玉环,这和明抢有什么区别?作为现代人,怎么可能把自己的老婆拱手让人,更别说还是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于是,李瑁开始扮演一个忠臣孝子,提议将杨玉环以七出之条送入道馆,赎罪一年,暗地里,在这一年之内,李瑁将自己经商所得全部奉献给李隆基,暗地里招兵买马,做出后世美味佳肴,利用食物相克原理,暗中毒害李隆基,同时搜罗天下美女,打着帮李隆基解相思之苦的旗号,暗地里令其迷恋温柔乡。当李隆基命悬一线之际,一切悔之晚矣。都说李瑁是杨玉环...
高琛得意洋洋地退下,心中暗自盘算,寿王此次定然插翅难逃。他率领一队威风凛凛的羽林卫,趾高气扬地奔赴寿王府。
一踏入王府大门,高琛便扯起那尖细的嗓音,大声喝道:“圣上口谕,召寿王进宫。”
紧接着,又阴阳怪气地补上一句:“寿王,和咱家走一趟吧!”
此刻,高琛的脸上毫不掩饰地满是得意至极的神情。
李瑁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而后不紧不慢地伸了伸懒腰,慢悠悠地打了个哈欠,那模样仿佛高琛的话对他而言如同耳旁风,丝毫未产生影响。
“本王知道了。”
李瑁不慌不忙地说道,接着提高音量,“来人,给本王备车。”
说罢,李瑁便大步流星地朝着王府外走去,自始至终连看都没看高琛一眼。
见李瑁对自己这般爱答不理,高琛的脸色瞬间阴翳得犹如乌云密布,阴沉到了极点。
好,很好!
就让你再得意片刻,等下见了圣上,咱家看你还如何嚣张!
没过多久,两人一同来到了御书房。
一进入大殿,李瑁便立即躬身拜倒在地,恭敬地叩首高呼:“儿臣拜见父皇。”
高琛则是带着几分得意,躬身拱手道:“启禀圣上,奴才已将寿王带到。”
坐在龙椅上专心批阅奏折的李隆基闻言,漫不经心地抬头,随意扫了一眼跪在下方的李瑁。
“听说你得了些庖厨,还开了酒楼?”
面对李隆基的询问,还不等李瑁开口回答,站在一旁的高琛就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
“启禀圣上,奴才以为,寿王此等行径,实乃未将圣上放在眼中,此乃欺君之罪,还请圣上明察!”
随着高琛话音落下,李隆基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威严,看了高琛一眼。
感受到李隆基的注视,高琛心神一颤,连忙俯身,不敢再随意言语。接着,李隆基又将目光投向李瑁。
李瑁见状,赶忙恭恭敬敬地解释起来。
“父皇,儿臣并非是想欺瞒父皇,这些庖厨也是儿臣偶然所得。”
“但儿臣以为,献给父皇的厨子,其厨艺必须得是这天下最顶尖。”
“所以,儿臣本意是想培养他们,为宫廷膳食贡献一份力量。”
“而开酒楼也是为了让这些庖厨积累经验,同时也想让百姓们替父皇试菜。还望父皇明察!”
李瑁的解释,让李隆基原本冰冷的神色缓和了些许。
李隆基心中暗忖:原来如此!
只为了给朕贡献最顶尖的庖厨,就如此大费周折,这十八郎还真是用心良苦。
注意到李隆基的神色变化,高琛顿时急了。
咱家可是好不容易等待这个机会,可不能再让寿王躲过圣上的责罚了!可寿王这番话语,完全让咱家找不到什么纰漏......
高琛眼珠子快速地一转,嘴角浮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他用余光偷偷看了一眼李隆基的脸色,面带微笑,言辞恳切地夸奖道:“圣上啊,寿王殿下当真是至孝之人!”
可紧接着,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那笑容看似依旧,却隐隐透着一股寒意。
“不过,圣上,寿王此举虽说为了给圣上进献庖厨,心意固然可嘉,但寿王身为皇子,皇子经商这等行径,本就有损皇家颜面!”
“如今寿王开了这么多家酒楼,怕是早就中饱私囊,还请圣上严查!”
听了高琛这番话,面色刚刚有所缓和的李隆基暗暗思忖。
高琛此言,言之有理!
虽说十八郎乃为向朕呈献庖厨,然毕竟身为皇子,行商之举实有损皇家之颜面。
更何况十八郎开设诸多酒楼,难免借此谋取私利,饱其私囊!
跪在下方的李瑁敏锐地察觉到了父皇的不满,便直接说道:“父皇,儿臣开设这些酒楼,并非是为了中饱私囊。”
“儿臣此举,完全是为了替父皇与民施恩。”
听了李瑁的解释,李隆基放下手中的笔,缓缓抬起头来。
“与朕说来听听。”
“儿臣遵旨。”
在李隆基饶有兴致的注视下,李瑁将目光转向一旁的高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质问与不屑。
他反问道:“高公公,你口口声声说本王开设这么多酒楼,是为了中饱私囊,那本王倒想问问高公公。”
高琛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脸上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偷偷瞥了一眼李隆基,见李隆基也在看着他,这才应道:“王爷请讲,奴才听着。”
“本王所开设的那些酒楼没有名字吧?”
高琛颤颤巍巍的答道:“没......没有。”
“因为本王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将其作为盈利的工具。本王只是想让这些庖厨有一个实践的场所,让他们能够不断地磨练厨艺,为将来进入宫廷服务做准备。”
李瑁微微停顿了一下,继续问道:“本王再问你,本王这些酒楼内的菜品是不是比长安城其他酒楼的好吃?”
高琛又悄悄看了看李隆基,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到最后也只是吐出了一个字。
“是。”
接着,李瑁丝毫不给高琛任何喘息的机会,又问道:“那本王这些酒楼菜品价格是不是也比寻常酒楼便宜?”
高琛心中慌乱,再次看向李隆基,见李隆基目光中带着探寻,似乎也在思考李瑁所说的话,他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王爷所言,似乎......确有几分道理。”
看着高琛那一阵红一阵白的脸色,李瑁玩味一笑。
“本王开设酒楼,定价都是以能够维持酒楼的基本运营为标准,并没有想着要从百姓身上谋取暴利。”
“既然如此,敢问高公公,这难道是一个中饱私囊之人会做的事情吗?”
“不,不是。”
高琛低下头,不敢再与李瑁对视。
而李隆基则若有所思地看着两人,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微妙。
感受着大殿内的气氛,高琛原本得意的神情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慌乱和不知所措,心中暗暗叫苦。
咱家原本以为可以凭借这些酒楼的事情来扳倒这寿王,却没想到寿王竟然有如此合理的解释。
想到这里,高琛咬咬牙,“扑通”跪地,朝着李隆基叩首在地。
“圣上,奴才误会了寿王,奴才罪该万死。”
可接着,高琛话锋一转。
“但圣上,寿王所开酒楼,菜品上乘且价格亲民,以低价美味招揽众人,聚敛大量人气,这要是让朝中诸位大人知道了,谁会相信寿王无中饱私囊之意?”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6302】
听闻高琛此言,李瑁不禁冷冷地哼笑一声。
“哼。”
“高公公,本王在跑马场时,与马夫同吃同住。”
“本王更是将属于自己的那一成利益拿出,用以开设酒楼,所有钱财皆全心投入到酒楼的运营之中。”
“诸如购买各类食材、置办各种器具等诸多方面,何来为己谋私之说呢?”
说到此处,李瑁目光炯炯如炬,紧紧地锁定了高琛。
李瑁的这番言辞,使得高琛再度陷入哑口无言的境地。
他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紧咬着牙关,脸上虽未显露出过多情绪,但眼底深处却暗藏不甘与恼怒之色。
眼见高琛不再言语,李瑁转而面向李隆基,接着说道:“其次,儿臣所开设的这些酒楼之所以未曾命名,实则还有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儿臣认为,这等荣耀之事理应由父皇亲自赐予。”
“毕竟,这些酒楼若能有幸获得父皇的赐名,那必将是无上的荣光。”
“父皇您试想一下,当百姓们听闻酒楼之名是父皇御赐,定会对父皇的恩泽感恩戴德,也能让天下百姓更为深切地感受到父皇的浩荡恩泽。”
李瑁话音刚落,李隆基不易察觉地微微皱了皱眉,内心深处隐隐生出一丝排斥之感。
此时,高琛仿佛敏锐地洞察到了李隆基的心思,原本还哑口无言的他,当即站了出来。
“圣上乃九五之尊,这酒楼之事,还当慎重考虑。”
他说话时,微微垂首,用余光偷偷瞥了一眼李隆基,只见李隆基满意地扫视了自己一眼。
仅仅这一眼,便让高琛心中暗暗得意,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微笑,但那笑意中却透着一丝阴险。
哼,寿王竟然妄图让那些贱民得到圣眷?
真是痴心妄想!
圣上可没有那么好糊弄!
接着,高琛看向李瑁,神色尽显得意。
然而,在高琛的注视之下,李瑁却依旧从容不迫地回应道:“父皇,太宗皇帝曾言,‘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下应当以民为本!”
“儿臣开设这些酒楼,也是为了让百姓能够品尝到美味的食物,这难道不是契合太宗皇帝的教诲吗?”
听了李瑁的这番话,李隆基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太宗皇帝曾说过这番话?
仿若太宗皇帝确有说过,可具体言论朕已然记不清了......
不过十八郎这番话,倒也颇有道理啊!
思忖片刻之后,李隆基看向了李瑁。
李瑁见状,继续说道:“故而,父皇,儿臣以为,您亲自去品尝这些酒楼的菜品,有诸多益处。”
“其一,可以检验这些厨子的厨艺水平。您想想,若菜品不佳,那些厨子入宫之后,因技艺不精而被处斩,岂不是白白丢了生命?”
“如此一来,更能彰显父皇的仁德。”
李瑁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密切注意着李隆基神色的细微变化。
“其二,则是能够彰显皇恩浩荡,父皇肯放下身段与民同食,与民同乐,亲自提笔赐名并将这美味传遍天下。”
“届时,天下百姓必将父皇的恩德铭记于心,使其千古流传。”
听到这里,李隆基的内心微微一动,那一丝心动犹如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涟漪,虽并不剧烈,却在心底缓缓散开。
李瑁的这番提议,无疑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渴望的种子。
但李隆基表面神色依旧平静如水,仿若什么都未曾发生,只是眼眸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那光芒中带着几分思索与期许。
十八郎所言,实乃难得之机也!
想到此处,李隆基手指不自觉地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摩挲,随后微微挺直了身子。
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不想名垂青史,千古流传?
瞧着李隆基久久不语,李瑁心中不禁暗笑。
皇帝说好吃,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广告!
只要这便宜父皇品尝一番,再一赐名,到时候这些酒楼之名自当传遍整个大唐!
如此一来,酒楼就能搞成全国连锁。
你得那虚无缥缈的美名,本王得全国连锁,各取所需!
况且本王明面上说给你八成,但别忘了,这些酒楼和马场可不同,马场是近乎无本的买卖,自己做假账你还能查得出来吗?
有了钱,本王就能以厚礼拉拢大臣!
有了钱,本王就能置办武器盔甲!
有了钱,才能弄到更强壮的战马,养最强的兵!
片刻功夫后,李隆基终于做出了决定。
“十八郎,明日朕将亲临,尝尝你那些菜品。”
“若其果真美味绝伦,朕当亲执御笔赐名。”
说完,李隆基便摆了摆手,示意李瑁退下。
“儿臣告退。”
应了一声,李瑁便恭敬地起身退出了御书房,留下站在一旁满心不甘的高琛。
眼看着李瑁平安离开,高琛握紧了手中的拂尘,那拂尘仿佛都要被他捏碎了一般。
可恶!
竟然再一次让这寿王躲过了圣上的责罚!
更是仅凭几句话,就让圣上改变了主意。
如此下去,咱家要想报仇,怕是没戏了......
想到这里,高琛深吸一口气,用余光偷偷瞄了一眼开始继续批阅奏折的李隆基,眼神中闪过一丝阴冷。
咱家可不会就这么坐以待毙!
......
离开御书房后,李瑁心情大好,一路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着宫外行去。
可还没走几步,一道倩影从角落悄然走出,叫住了李瑁。
“王爷且慢!”
听到声音,李瑁回头一看,正是被自己送进宫的香兰。
看到香兰,李瑁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凑到近前。
“香兰,你这是......”
可还不等李瑁把话说完,香兰便打断了他,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急切与忧虑。
“王爷,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跟小女子这边走。”
说着,香兰便将李瑁引到了一处无人的偏僻角落。
确认无人跟来后,香兰这才小声开口:“王爷,自小女子进宫以来,圣上都不曾碰过小女子,还请王爷想想办法......”
香兰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委屈和无奈,微微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等待着李瑁的回应。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6302】
次日一早,整个兴庆宫一片忙碌。
大量宫女和太监的身影在宫中来回穿梭着,羽林卫也一改往日,一个个握紧武器,提高了警惕。
只因,圣上李隆基将在今日出宫!
礼部的官员和司礼监的太监更是彻夜未眠,整理着仪仗,备好了行銮。
终于,在宫女侍奉下,身穿龙袍的李隆基坐上了行銮。
“起驾!”
随着高琛一声高呼,庞大的队伍驶出了兴庆宫。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开来。
各方百姓在李瑁刻意的宣传下,早早便得知了圣上今日要出宫的消息。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百姓们的心中涌起了无尽的好奇与期待,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他们,纷纷从家中涌向街头。
街道两旁早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听说圣上今日要出宫,是为了去那新开的酒楼?”
“可不是嘛,据说那些酒楼菜品不仅美味,价格也颇为低廉,没想到连圣上都惊动了。”
“等今日过去,咱们也去那酒楼尝尝,能让圣上驾临的酒楼,菜品想来味道定不会差!”
“先别说这些了,咱们今日要是能一睹圣颜,那将是何等荣幸?”
......
随着时间的推移,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议论声也越来越大。
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期待着能亲眼目睹李隆基的风采,见证这难得的盛事。
“来了,来了!”
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瞬间打破了这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气氛。
人群立刻骚动起来,如同汹涌的海浪一般向前涌动。
“我看到了,乖乖!这也太壮观了!”
“嘘,小声点,可别惊扰了圣上。”
当李隆基的行銮渐渐走近,人们终于看清了那壮观的景象。
华丽的马车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车身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
拉车的骏马高大健壮,鬃毛随风飘动。
周围的羽林卫们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兵器,威风凛凛。
鼓乐声震耳欲聋。
百姓们纷纷跪下行礼,口中高呼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听着行銮外传来的高呼声,李隆基示意高琛卷起帘子,轻轻一扫。
片刻后,随着帘子放下,李隆基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神色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当行銮穿过人山人海,抵达酒楼时,早早等候在此的李瑁和一众闲散王爷、王孙贵族早已在那里恭敬地跪地迎接。
“儿臣(臣等),参见父皇(圣上)!”
被高琛搀扶着走下行銮的李隆基缓缓抬眼,扫视众人,微微颔首。
“平身吧。”
李瑁等人连忙起身,李瑁微微躬身,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
“父皇,儿臣在此恭候多时,一切皆已准备妥当,请父皇品鉴。”
一众王爷和王孙贵族们也都纷纷站在一旁,神色拘谨而又带着几分讨好,小心翼翼地迎合着。
李隆基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并无太多波澜。
“带路吧!”
“父皇这边请。”
在李瑁的引领下,李隆基迈着稳健的步伐,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酒楼。
酒楼内早已布置得金碧辉煌,绫罗绸缎装饰着墙壁和桌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
一楼大厅中央,更是坐落着一个独特的开放式厨房。
打量着酒楼内新奇的布置,李隆基面无表情,内心却有些期待起来。
十八郎这酒楼,倒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只是不知道那些庖厨的厨艺,是否真的像朕听闻的那般?
想到这里,李隆基看向李瑁。
感受到便宜父皇的目光,李瑁会心一笑,大步走向开放式厨房。
然而没有人注意到的是,在转身前,李瑁对着人群中自己的家奴使了个眼色。
那家奴见状,不动声色地盯住了人群中的高琛。
而在众人的注视下,李瑁对着早已准备就绪的庖厨们吩咐道。
“开始吧!”
“是,王爷。”
庖厨们没有一丝迟疑,迅速在炉灶前忙碌起来,动作娴熟而敏捷。
很快,先是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瞬间弥漫在整个空间,让在场的人不禁垂涎欲滴。
接着,众人的目光被厨师们的精彩技艺所吸引。
厨师们将食材高高抛起,又稳稳接住,手中的锅铲上下翻飞,火焰在锅中跳跃。
锅中的菜肴在火焰的舔舐下,不断地翻滚着,颜色渐渐变得金黄诱人,散发出迷人的光泽。
不一会儿,一道道精美的菜肴被端上了桌。
每一道菜都带着精美的雕花,宛如一件件艺术品,赏心悦目。
李隆基看着眼前的美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平静,微微点了点头。
这世间,竟还有如此精美绝伦的菜肴!
花样如此之多,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思忖片刻,李隆基看向李瑁的目光柔和了许多。
亲自将最后一道菜端上桌,李瑁恭敬一笑。
“父皇,请慢用。”
“嗯。”
一直面无无表情的李隆基接过高琛递来的筷子,轻轻夹起一口菜肴放入口中,细细品味。
那美味瞬间在口中散开,李隆基的面部肌肉微微放松,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愉悦。
妙,妙啊!
这菜肴,着实好吃!
愉悦之下,李隆基又品尝了其他几道菜肴,脸上虽仍保持平静,但眼神中的愉悦却更明显了一些。
“不错!”
面对李隆基的赞誉,李瑁拱手一拜。
“多谢父皇夸奖。”
“这些庖厨每日都在勤学苦练,只为了给父皇坐上一顿美味佳肴。”
“儿臣斗胆,恳请父皇赐名。”
李隆基点了点头。
“就赐名‘寿王宴’吧!”
话音刚落下,高琛就识趣的开口捧场。
“圣上英明!”
“此等美味佳肴,不仅口感绝佳,更能让人心情舒畅,若每日食之,必定能使人长寿!”
说着,高琛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咱家这么一说,圣上定会将这些庖厨都收进宫中!
如此一来,看你还如何经营这酒楼!
李瑁见状,也大步上前,躬身一拜。
“谢父皇赐名,此名不仅仅是对这桌美食的赞誉,更是蕴含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百姓长寿安康的美好期许。”
“儿臣拜谢父皇为百姓赐福!”
李隆基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并没有太多的欣喜,只是多了几分满意的神色。
“拿纸笔来。”
一旁的高琛连忙从侍女手中端过笔墨纸张,呈到了李隆基面前。
接着,李隆基提笔在纸上写下“寿王宴”三个大字。
李瑁拜倒在地,双手高举过头,恭敬地接过了那张纸。
“谢父皇赐名。”
“嗯。”
“不错!”
“十八郎有心了。”
说完,李隆基起身往酒楼外走去。
“儿臣恭送父皇。”
但眼看着走到酒楼门前,李隆基身形一顿,转身看向了还跪在地上的李瑁。
“十八郎,让那些庖厨入宫吧!”
“儿臣遵旨。”
“请父皇放心,儿臣等下便亲自送去。”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6302】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