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琦蔡琰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天官青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刘琦微笑道:“曹校尉,我家中也只剩一坛酒。不过曹校尉喜欢,我做主送给你了。”曹操这人很厉害。和曹操结一个善缘是可行的。虽说曹操算是阉宦出身,可是曹操的背景很硬,家族也很强。关键是曹操和诸多大族子弟的关系都不错。刘琦是汉室宗亲,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和人家差了很多。曹操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激动道:“贤侄,多谢了。”作为爱酒之人,曹操无酒不欢。这酒太好了。刘琦摇头道:“曹校尉客气,区区一坛酒而已。”蔡邕看到刘琦的酒得到曹操赞赏,心中也欢喜,连忙招呼饮酒,一边饮酒一边聊天。唯一的区别,是刘琦带来的酒不像米酒,可以大口大口的喝。刘琦的酒更纯更烈,要小口小口的饮酒。恰是如此,也更有感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目光落在刘琦身上,沉声说道:“贤侄诗...
《三国:开局娶妻,凤雏卧龙为我所用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刘琦微笑道:“曹校尉,我家中也只剩一坛酒。不过曹校尉喜欢,我做主送给你了。”
曹操这人很厉害。
和曹操结一个善缘是可行的。
虽说曹操算是阉宦出身,可是曹操的背景很硬,家族也很强。关键是曹操和诸多大族子弟的关系都不错。
刘琦是汉室宗亲,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和人家差了很多。
曹操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激动道:“贤侄,多谢了。”
作为爱酒之人,曹操无酒不欢。
这酒太好了。
刘琦摇头道:“曹校尉客气,区区一坛酒而已。”
蔡邕看到刘琦的酒得到曹操赞赏,心中也欢喜,连忙招呼饮酒,一边饮酒一边聊天。
唯一的区别,是刘琦带来的酒不像米酒,可以大口大口的喝。刘琦的酒更纯更烈,要小口小口的饮酒。
恰是如此,也更有感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目光落在刘琦身上,沉声说道:“贤侄诗文双绝,智慧不凡,必然有独特的见地。你觉得当今天下,还能好吗?”
蔡邕神情期待,笑道:“伯瑜,都是自己人,不必藏拙,尽管说。”
刘表也点了点头。
“好不了!”
刘琦直接了当的回答。
曹操眼中掠过一道精光,身子微微前倾,好奇道:“理由呢?”
刘琦不卑不亢的说道:“很简单的道理,黄巾之乱后,天下贼匪肆虐,苛捐杂税无数,百姓民不聊生,大汉朝的根基已经动摇。”
“地方上,州牧掌握军政,大权独揽,割据一方。”
“朝廷中,皇帝被废,新皇形如傀儡,毫无实权,且朝不保夕,随时可能再一次被废掉。”
“掌权的董卓,听说他掌权后,没有夙兴夜寐的办公,反倒是彻夜在宫中折腾,欺凌宫女后妃。”
刘琦说道:“这能好吗?”
曹操捋着胡须,赞叹道:“大汉局势的剖析,我听很多人议论过。可是,贤侄的分析最直接最简单,说得好。”
“此话当畅饮一杯。”
“伯瑜,曹某敬你。”
曹操罕见收起了贤侄的称呼,以刘琦的表字称呼。
这是对刘琦的认可和尊敬。
刘琦端起酒杯回敬,微笑道:“曹校尉过奖,我只是瞎说,不值一提。”
曹操却是摇头。
一个瞎说的人,懂得从朝廷皇帝、地方百姓、朝中当权者三方的角度去分析吗?
刘琦必然胸有韬略。
曹操一口酒下肚,有些激动,进一步说道:“伯瑜认为要改变局势,再次中兴大汉,应该怎么办呢?”
虽然曹操已经三十开外,却热血依旧,还想着中兴大汉。
袁绍和袁术兄弟不一样,两人一开始就野心勃勃。曹操的野心是随着权势一步步的增大,最后他本身就代表了利益集团,想退都不可能退让。
刘琦心中想说现在的局势,只能是推翻大汉,再造一个乾坤。
只是这话不能说。
说了就是大逆不道。
刘琦微微一笑,郑重道:“曹校尉,其实要中兴也很容易。”
曹操迫切问道:“怎么中兴?”
刘琦说道:“再一次重现霍光秉政的迹象,诚然霍光死后,霍家的下场很惨。可是,霍光稳住了大汉颓势,使得武帝末年的乱象纷纷纠正。再有一个霍光式的强权人物,讨伐不臣,稳定地方,扶持天资,就能重塑天下格局。”
曹操沉默了下来。
刘琦的建议,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很难操作。
曹操摇头道:“伯瑜,你的想法太天真。州牧各自割据,谁愿意听从指挥呢?而且,霍光是汉武帝留下的辅臣,有合法的身份。搁在现在,是拳头大就有话语权,没有人合理合法。”
刘琦问道:“难道因为困难,曹校尉就怕了吗?”
“当然不可能!”
曹操眼神火热,毫不犹豫道:“纵然有刀山火海,我曹操也愿意涤荡乱象,稳定局势。天下乱了,正是英雄奋起,重塑大汉的机会。”
刘琦赞叹道:“所以,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凭本心做事,莫问前程。”
“好一个莫问前程。”
曹操看刘琦的眼神,多了些钦佩,感慨道:“伯瑜的能力和眼界,曹操佩服。你说得很好,莫问前程,凭本心做事。”
“我再敬你一杯。”
曹操情绪有些不怎么好。
提到朝政,提到朝堂的格局,他的情绪就低落。
又是一杯酒下肚,曹操站起身,掷地有声道:“原本我有些迟疑,是否要离开洛阳。现在我决定了,立刻离开洛阳寻觅机会。董卓虽然盯着我,却难不倒我。”
曹操向蔡邕和刘表行礼后,再看向刘琦,说道:“伯瑜,离别之际,我说句心里话。洛阳是泥沼,是是非之地,能离开就抓紧时间。”
刘琦道:“曹校尉的提醒,在下谨记。”
曹操是乐观派,脸上又浮现出笑容,再一次道:“伯瑜诗文双绝,今天我要改名换姓,乔装离开洛阳。离别之际,可否赠我一首诗?”
诗文一道,曹操造诣也很高。
可是刘琦的一首《菊花》,让曹操无比的喜爱,他觉得刘琦诗句气魄宏大。
这是有抱负的人。
刘琦看着曹操期待的模样,没有拒绝,说道:“曹校尉此去,天下起干戈,风云再起。我赠曹校尉两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曹操眼神明亮,赞叹刘琦的聪明。
刘琦说了句天下起干戈,明显洞悉了他要离开洛阳的意图。只是刘琦赠送的两句诗,曹操更是觉得大快人心,
曹操向刘琦行了一礼,高声道:“刘君,保重了。”
他转过身,大步离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哈哈哈,好,好……”
曹操豪迈的声音,回荡大厅。
刘琦看着曹操离去,眼神反而更期待。按照历史发展,曹操逃离洛阳后起兵,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董卓,接下来孙坚就要杀荆州刺史王睿了。
他去荆州的时间也快了。
曹操离去后,酒宴没一会儿就结束。毕竟,蔡邕和刘表都上了年纪,不胜酒力。刘琦让人喊来蔡琰,和蔡琰一起安置了蔡邕,两人你侬我侬一番,刘琦就带着刘表告辞回家。
刘琦回到家中,让人搀扶刘表去休息,心中思考今天要安排的事情。
曹操离开,诸侯讨董近在咫尺。
时间很紧张了。
必须抓紧时间布局。
刘琦心中思考着,组建私兵要安排,但最迫切的是谋臣,有谋士替他出谋划策。刘琦思考着,脑中忽然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
贾诩!
目前,贾诩就在洛阳城。
最重要的一点,贾诩现在是讨虏校尉,有名无实,名声不显,拉拢贾诩是有机会的。
刘琦想清楚,就喊来府上的亲随,让亲随去打探贾诩的消息。
刘表听到后愣住,他没想到儿子的—首诗,杀性如此大。
许劭则是倒吸了口凉气。
神色震惊。
他看刘琦的眼神,都有着震撼。仔细的盯着刘琦许久,许劭开口道:“贤侄,你的这首诗有帝王之气啊。换言之,你有帝王气魄。”
刘表敏感性更强,连忙劝说道:“贤弟,你可不能乱说啊。这话传出去,是要引起波澜的。后天的月旦评,犬子不参加了。”
许劭微笑道:“景升兄,贤侄对我有救命之恩,我怎么会害他呢?这番点评,只有你我知道,不会有其它的人知道。依我看中兴大汉的重任,必定落在贤侄的身上。”
他看刘琦的眼神,愈发赞赏。
诗文双绝,有才华。
仗义助人,有仁心。
气魄宏大,有心胸。
许劭眼神也愈发的亲近,心思—转,主动说道:“关于贤侄的点评,我倒是有—个想法。”
刘琦主动道:“叔父请说。”
许劭微笑道:“月旦评上,会有诸多的名士参加。届时,我直接点评你,不用吟诗作赋。你的点评词,不再是有帝王之气,做出相应的更改。—般的点评不足以凸显才华,我送你八个字——商之伊尹,周之太公!”
嘶!
刘表率先倒吸了口凉气。
伊尹是殷商的辅政大臣,历仕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是—代贤臣。太公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尚,也是辅国重臣,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荀子·臣道》中记载:“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
这是对臣子最大的褒奖。
刘表咽下—口唾沫,有些担心,询问道:“贤弟,这样的评价是否太高了呢?”
许劭神色轻松,说道:“景升兄,相比贤侄有帝王气的评价,我给的点评很藏拙了,—般的点评担不起贤侄的才华。实际上,你不必担心,毕竟早年我评价曹操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也很特异。”
刘表看向刘琦,—时间拿不定主意,问道:“伯瑜,你怎么看?”
刘琦神色平静,不急不躁的说道:“父亲,既然叔父都认为没有问题,我觉得可以。叔父是替我扬名,又不是抹黑我,没必要担心。”
许劭道:“贤侄说得对。”
刘表不再强求,点头道:“既如此,就这么定下了,辛苦贤弟。”
许劭说道:“不辛苦。”
刘表主动端起酒樽,感激道:“贤弟的大恩,—切尽在酒中。他年我父子能振兴汉室,—展所长,贤弟有什么要帮助的,表绝不推辞。”
许劭谦逊道:“贤侄对我有大恩,我岂能不报答呢?更何况,贤侄有大魄力大才华,我相信贤侄的未来,必然如大鹏上九霄,震惊天下。”
刘琦谦逊道:“叔父过奖了。”
他也是频频敬酒,以示对许劭的尊敬,毕竟接下来的月旦评需要许劭的帮忙。
—场酒宴,宾主尽欢。
当酒宴结束后,刘表和刘琦联袂送走许劭后,父子才回到书房中坐下。
刘表有了微微醉意,看着刘琦,眼神骄傲自豪,捋须笑了起来,说道:“伯瑜,你今天做得很好。”
刘琦谦虚道:“父亲过奖了。”
刘表虽然微醺,眼神却前所未有的冷静,缓缓道:“目前敲定了许劭的月旦评,老夫却不满足于此,要做就做到最好。”
刘琦心中好奇,期待道:“父亲接下来,还有怎么安排?”
刘表眼中掠过—道精光,沉声道:“你说陛下称赞你是汉室麒麟,这个消息也要利用起来。你让糜家的人也参与月旦评,等许劭点评了你,让糜家的人装作不经意间,吐露陛下对你的盛赞,进—步锦上添花。”
“因为目前的洛阳,都在董卓的掌控中。任何举动,都会被董卓发现。任何力量,也不是董卓的对手。所以在洛阳谋划,都是无根之萍,无法彻底站稳。”
“目前,陛下不需要行动。”
“静待变化就是。”
刘琦虽然向刘协表态了,可是,他也担心刘协捣乱,专门提醒皇帝要静观其变。这时候得到刘协的支持,也是有利于刘琦的。
刘协听完刘琦的话,彻底松了口气,说道:“朕听完了皇兄的—番话,顿时犹如茅塞顿开,彻底明白了。我汉室中年轻—辈的楷模,当为皇兄。”
“依我看,皇兄有麒麟之才。”
“皇兄的才华,当得起汉室麒麟之称,有了皇兄的辅佐,有了皇伯父的支持,朕相信现在稳住,—定能守的云开见月明。”
刘协也是—副感激模样。
他看刘琦的眼神,很是亲近。
刘琦心中—笑,皇帝要守得云开见月明恐怕是不可能了,因为大汉朝的局势,会在董卓的催化下,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开始崩塌。
只是,这些和刘琦无关。
刘琦正色道:“陛下记住—句话,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总之,先处处捧着董卓。—切,有待来日在说。”
刘协说道:“朕明白了。”
刘琦站起身拱手道:“臣不能久留,否则会引起董卓的怀疑,臣告退!”
刘协点了点头道:“皇兄,朕要宣传你的麒麟之才,这—点可以吗?”
“谢陛下!”
刘琦直接道谢表态。
刘协点了点头,又亲自起身送刘琦到大殿门口,刘琦则是大步离开了。他走出了皇城,回头看了眼斑驳拂袖的洛阳城,登上了马车,就吩咐道:“典韦,我们去见贾诩。”
“喏!”
典韦应下,就驾车朝贾诩的住处去。
刘琦的马车到了贾诩府上,直接被引入书房。
等刘琦坐下,贾诩主动问道:“主公来访,有什么事情吗?”
刘琦迅速说了这两天发生的事,从招揽糜竺,通过糜竺招募八百乞活军,再到面见董卓,得到董卓的任命成为典军校尉,且得到三万斤粮食。
最后,才是刘琦觐见小皇帝,被皇帝认为皇兄,且认定他是汉室麒麟,要宣传他有大才,是匡扶大汉的俊才。
刘琦阐述完后,才询问道:“先生是智者,您给我复盘—下,有什么没有安排好的?”
贾诩直接愣住,看刘琦的眼神充斥着震惊,更有着震惊。
他归顺刘琦短短几天,之前的刘琦—介布衣,什么身份都没有。现在,被皇帝认定是皇兄,是汉室麒麟,还被董卓任命为典军校尉。
这手段着实不简单。
小皇帝无依无靠,急需支持的人,笼络刘琦也就罢了。然而,董卓不简单,是个人精般,刘琦能从董卓虎口拔牙,让董卓心甘情愿给粮食,那是真本事。
这是好事。
以刘琦现在的身份,加上有了组建的兵力,很多事情就好办。
刘琦见贾诩愣神,再—次问道:“先生,莫非有什么大问题吗?”
贾诩回过神,—副钦佩模样,说道:“在下只是感慨主公手段高明,在短短时间,得到糜竺倾力相助。有了糜家的财力作后盾,主公就没了后顾之忧。”
“董卓任命您担任典军校尉,这更是意味着,主公可以把八百乞活军,从暗中转移到明面上来。”
“董卓杀了很多官员,抄家得了很多的粮食,却依旧不够,而且很抠门儿。听人说,董卓正在打皇陵的主意,要挖出皇陵陪葬的珍宝玉器,因为缺钱少粮。”
刘表急匆匆的回来,刚走到大厅门口,就看到了刘琦,也注意到刘琦身后魁梧壮硕的典韦和黄忠。
他有些惊讶。
儿子什么时候,突然又招募了两个人?
他没有见过。
刘表按捺住心中所想,问道:“怎么在这里等着?”
刘琦主动介绍黄忠和典韦,说了两人归顺效力的事情,最后道:“不论是汉升,亦或是山君,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们和吕布单打独斗差一丝,却不会差多远。一旦联手,肯定能稳稳压制吕布。”
嘶!
刘表猛地倒吸了口气。
很是震惊!
吕布是谁?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天下第一武将,是董卓的第一打手。黄忠和典韦联手能压制吕布,已经相当不凡。
刘表看刘琦的眼神更是震惊。
什么时候,儿子挖到了这样的人才?
刘表心中欣喜,连忙招呼着典韦和黄忠进入,宾主落座。刘表先是一番热切的交谈,既没有冷落典韦,也没有冷落黄忠,都给了尊重。
他对武人其实不怎么在意。
只不过,这是儿子招揽的嫡系,不能冷落,再加上刘表还比较年轻,还有些雄心壮志,更器重人才。
刘表一番热切的交谈后,问道:“伯瑜,你招揽了人才,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刘琦回答道:“父亲,除了黄忠和汉升外,我借助父亲的名望,还招揽了破虏校尉贾诩为我效力。另外,又有东海糜家的家主糜竺,倾尽家资助我一臂之力。”
“接下来,我要在洛阳西南面的康平村,招募八百流民,组建乞活军。”
“招募的事,由糜竺负责。”
刘琦推心置腹道:“父亲担任北中军侯,也掌握一支兵力。可是父亲要外放,董卓肯定不会给予军队。所以,我们要组建自己的兵力。”
嘶!
刘表又忍不住震惊。
他上下打量着儿子,无比诧异。
如果不是他天天看着,都会怀疑一番,是不是他的儿子?他只觉得万分欣慰,儿子开窍了。
这就是祖宗庇佑!
刘表老怀大慰的捋着胡须,赞叹道:“东海糜家,家资亿万,堪称巨富。贾诩虽然名声不限,老夫却听过,这人在西凉有些名望,董卓希望提拔他,却被拒绝。你小子,是怎么说服他们的?”
刘琦微微一笑,说道:“自然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刘表轻笑。
他不相信儿子的话,如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说服,岂不是随便就能招揽到人才?
儿子不说,刘表就没有追问。
总之是好事。
刘表身体稍微后仰,感慨道:“你说要组建力量,老夫给你准备了钱。没想到,现在派不上用场。”
刘琦微笑道:“要用钱的地方多得很,会有用的。”
刘表说道:“你需要老夫帮忙的,尽管开口。”
刘琦点了点头,心中暖暖的,有刘表的全力支持,他就没有后顾之忧。
刘琦目光一转,看向黄忠道:“汉升,军队训练的事,交给你来负责。黄叙留在府上,我安排人照顾他。你去洛阳东市的糜家粮行,联系糜竺,训练八百乞活军。”
“喏!”
黄忠抱拳回答。
这一刻的黄忠,也是斗志昂扬。
没想到,刘琦在短短时间就搭建起框架,他有了事情做,不愧是主公。
深谋远虑!
步步为营!
刘琦看向典韦,笑着吩咐道:“山君,目前没有战事,委屈你留在我身边,暂时跟着我做事。”
典韦憨憨道:“我听主公的。”
刘琦再度点了点头,才喊来人,带着典韦和黄忠下去,留下刘琦和刘表父子二人。
刘琦主动道:“父亲这么早回来,有事情吗?”
刘表笑着解释道:“你诗文双绝,再加上成了蔡家的女婿,很多人都想见一见你。今天晚上,王允单独设宴,请你过府一叙。晚上的时候,你准时去。不过王允是老狐狸,你谨慎些,少表态就是。”
刘琦眉头一挑。
王允!
这是貂蝉的义父。
或许现在的貂蝉,还没有被王允收为义女,只是王家的歌姬。
刘琦眼神期待,回答道:“父亲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
刘表道:“你明白就好。”
他神情转为严肃,话锋一转道:“伯瑜,目前老夫还有一些担心。”
刘琦问道:“父亲担心什么?”
刘表迅速说道:“之前你名声不显,老夫外放为官,董卓也不会在意你,你可以跟着一起离开。现在你名声鹊起,迟早进入董卓的眼界。老夫担心到时候外放为官,董卓会把你扣下来当人质。”
刘琦心头一突。
董胖子暴虐霸道,却不是傻子,董胖子的心眼儿不少,一旦刘表去荆州赴任,极可能会留下他。
刘琦心思转动,很快镇定下来。
董卓看起来强盛,实际上,董卓跟着就遭到诸侯讨伐,无法一直呆在洛阳,是要迁都长安的。
迁都的时候,就有离开的机会。
刘琦心中笃定,自信道:“父亲的顾虑很正常,不过我们提前预料到,就可以提前布置。到时候,父亲先去荆州赴任,我会自行脱离的。”
刘表嘱咐道:“总之,你小心些,把这个事情记在心上,和贾诩也谈一谈。他是智者,能给你建议。”
刘琦点头记下来。
父子两人交谈着,临近傍晚,刘琦就起身离开,一个人朝司徒府王家去。他到了王家,王允破格的亲自到门口迎接,把刘琦引入府内。
王允准备酒水,和刘琦简单的推杯交盏一番,夸赞了一番,说道:“老夫府上的歌姬貂蝉,新编了一曲舞蹈。贤侄诗文双绝,点评一番。”
“进来吧。”
王允吩咐了一声。
刘琦的目光,跟着朝门口看去。
为首的一个女子,穿着红色的衣裳,长裙飘飘,宛如火中精灵。她乌黑的头发披在肩膀上,弯弯的柳梢眉舒展,白皙的面庞妩媚诱人。
她嘴角噙着淡淡的微笑,乍看一眼,就让人如沐三春。
这就是貂蝉。
她的一双眸子明亮有神,仿佛有春波荡漾,让人看一眼就心神荡漾。
她的出现,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
貂蝉娉娉婷婷的进入大厅内,稍微一顿,向王允和刘琦行礼。尤其她一双眸子在刘琦的身上扫过,眼神一亮,嘴角笑意绽放。
刹那间,仿佛百花盛开。
更有无尽风情绽放。
刘琦看到了貂蝉,脑中就浮现出了两个字。
妖精!
这是绝色尤物。
貂蝉在大厅中站定,长袖一甩,舞动起来。她身材修长,腰肢更是纤细,身体前后差异大,无比的火爆。她的年纪比蔡琰、糜环都大一些,更加的成熟。
貂蝉的脸上没有稚嫩,反倒是透着妩媚,更有着一抹让人忍不住怜惜的自怜。
她身体起舞的时候,柔若无骨,忽而如扶风摆柳,忽而又是铿锵有力,身体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刘琦都看得目眩神迷。
这舞蹈真好看。
一曲舞蹈结束,貂蝉欠身行礼,才站在了一旁。
王允看向刘琦,问道:“贤侄,貂蝉的舞蹈怎么样?”
刘琦笑道:“堪称一绝。”
王允吩咐道:“貂蝉,你在贤侄的身边伺候着,不能怠慢贵客。其它的人,都下去吧。”
“喏!”
貂蝉脚步轻盈,走到刘琦的身旁坐下。她刚结束跳舞,呼吸有略微的急促,浑身上下萦绕着淡淡的香味儿,让刘琦有些心神荡漾。
刘琦压制了心中所想,脸上神色平静,没有任何的情绪变化,享受着貂蝉的伺候,也没有主动表态说话。
今天的一切,透着怪异。
刘琦虽然诗文双绝,算是后起之秀,可刘琦是一介白身,距离曹操、袁绍这样的人差很远。王允是朝中的老人,资格老,资历老,以司徒的身份亲自出迎,更是郑重款待。
这样的待遇很罕见。
所以,刘琦静观其变,先摸清楚对方的打算。
王允喝了一口酒,忽然说道:“贤侄,董相进入朝中,你觉得是好是坏?”
刘琦眉头一挑。
来了!
这是王允的试探。
刘琦很清楚一点,王允看起来是尊奉董卓,实际上这人是铁杆的保皇派,是要反对董卓的。而且,王允也有政治野心,希望能在朝中掌权。
只不过王允虽然有政治抱负,手段却不够,眼光和能力也不足。
刘琦不卑不亢的说道:“王司徒,董相进入朝中。如果能定国安邦,就是好。如果祸乱天下,那就是坏。”
王允眼中掠过一丝诧异。
刘琦这小狡猾。
说董卓定国安邦,谁敢去定义呢?说董卓霍乱天下,那就更没有人了。
反对董卓,是找死。
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回答。
王允眼中反倒露出一抹欣赏,越是这样,才越有笼络的价值,否则一个莽撞的年轻人,不值得他拉拢。
王允加大力度,进一步试探道:“贤侄啊,大汉朝到现在,处境艰难,已经是大厦将倾。贤侄是汉室宗亲,难道要眼见着汉室倾颓吗?”
刘琦神色肃然,表态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如王司徒所说,我刘琦是汉室宗亲,是鲁恭王之后,身上责任更大。我的目标,便是中兴汉室。”
董卓的情况,刘琦能模棱两可的回答。自身的抱负,或者说自己的招牌,必须打出来。
这是不能马虎的。
历史上,刘跑跑就是这样,走到哪里都介绍自己是汉室宗亲,都说要振兴汉室,不忍汉室倾颓。
久而久之,就成了招牌。
这就是影响力。
王允眼神一喜,刘琦的抱负是振兴汉室,就意味着和他有共同的目标。董卓祸乱朝廷,破坏朝廷的根基,是在进一步颠覆大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