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贝壳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爷不好了!夫人她翻墙了全局

大爷不好了!夫人她翻墙了全局

芒果七七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梁屿舟的脸,简直比炭还黑。他不知道宋挽初竟然如此大方,大方地糟蹋他的心意!“你去要回来,就说慧雁没养过花,先放在我这里养着。”周晟有些为难,他可不想跟俞小姐打交道。弱柳扶风,仿佛一碰就碎,他一个大男人又不怎么会说话,把人惹哭了,岂不成了罪过?可一见自家二爷那气呼呼又无处发泄的样子,也只得硬着头皮去了。不多时,花是要回来了,可花盆里可撒了不少俞慧雁的泪水。周晟刚把花放在书房比较显眼的位置,就看见周言风风火火地进来了,手里扬着一封信。“二爷,时洛寒又给夫人写信了!”来不及阻止他说话,周晟只恨自己手臂不够长,捂不住周言的嘴巴。听到时洛寒三个字,梁屿舟的脸更黑了。他一把抓过信,撕开。一口气看完,表情恨不得杀人。时洛寒还真是锲而不舍地关心着他...

主角:宋挽初梁屿舟   更新:2025-05-19 07: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宋挽初梁屿舟的其他类型小说《大爷不好了!夫人她翻墙了全局》,由网络作家“芒果七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梁屿舟的脸,简直比炭还黑。他不知道宋挽初竟然如此大方,大方地糟蹋他的心意!“你去要回来,就说慧雁没养过花,先放在我这里养着。”周晟有些为难,他可不想跟俞小姐打交道。弱柳扶风,仿佛一碰就碎,他一个大男人又不怎么会说话,把人惹哭了,岂不成了罪过?可一见自家二爷那气呼呼又无处发泄的样子,也只得硬着头皮去了。不多时,花是要回来了,可花盆里可撒了不少俞慧雁的泪水。周晟刚把花放在书房比较显眼的位置,就看见周言风风火火地进来了,手里扬着一封信。“二爷,时洛寒又给夫人写信了!”来不及阻止他说话,周晟只恨自己手臂不够长,捂不住周言的嘴巴。听到时洛寒三个字,梁屿舟的脸更黑了。他一把抓过信,撕开。一口气看完,表情恨不得杀人。时洛寒还真是锲而不舍地关心着他...

《大爷不好了!夫人她翻墙了全局》精彩片段


梁屿舟的脸,简直比炭还黑。

他不知道宋挽初竟然如此大方,大方地糟蹋他的心意!

“你去要回来,就说慧雁没养过花,先放在我这里养着。”

周晟有些为难,他可不想跟俞小姐打交道。

弱柳扶风,仿佛一碰就碎,他一个大男人又不怎么会说话,把人惹哭了,岂不成了罪过?

可一见自家二爷那气呼呼又无处发泄的样子,也只得硬着头皮去了。

不多时,花是要回来了,可花盆里可撒了不少俞慧雁的泪水。

周晟刚把花放在书房比较显眼的位置,就看见周言风风火火地进来了,手里扬着一封信。

“二爷,时洛寒又给夫人写信了!”

来不及阻止他说话,周晟只恨自己手臂不够长,捂不住周言的嘴巴。

听到时洛寒三个字,梁屿舟的脸更黑了。

他一把抓过信,撕开。

一口气看完,表情恨不得杀人。

时洛寒还真是锲而不舍地关心着他的夫人,字字不提爱,字字都是爱。

还说等宋挽初去了江南,陪她看山看水看月亮。

别说宋挽初去不了江南,就算是去了,陪她看山看水看月亮,也不可能是时洛寒!

梁屿舟将信撕了个粉碎。

书房似乎陡然降温,周言悄悄地瞄了周晟一眼。

周晟给了他一个“没错,你又惹二爷不高兴了”的眼神。

周言头皮一阵发麻。

他又做错了什么?

他只不过是和平时一样,把时洛寒给夫人的信截获送来。

二爷最近是怎么了,一遇到和夫人有关的事,就莫名地暴躁!

……

“你说什么?这个月只有七钱的燕窝?以往每月都是三十钱,是谁给你的胆子,敢克扣我的东西!”

嘉和郡主发了好大的脾气,她心疼俞慧雁受了惊吓,想从厨房要一碗燕窝粥给外甥女补身体,却被告知这个月的燕窝份例,早就用完了!

来回话的管事媳妇战战兢兢。

“回太太,奴婢怎么敢克扣您的东西?这都是二夫人吩咐的。”

“什么二夫人,她宋挽初不过是一个低三下四的妾,以为有了掌家权,就敢爬到我头上作威作福了?”

嘉和郡主一怒之下,摔了茶杯。

俞慧雁忙上前将嘉和郡主从碎瓷片中拉开。

“姨母,还是算了吧,我可以不吃燕窝,您别气坏了身子。”

她贴心又温顺地劝解道,“都怪我,惹恼了宋姨娘,害得姨母您被我牵连,要不,我还是回家去吧。”

说着,眼泪滚滚往下落。

俞慧雁的母亲嘉灵郡主早亡,现在俞家后宅是俞敬年的继室冯氏当家,冯氏精明又刻薄,慧雁在她手底下吃了不少苦,嘉和郡主哪里舍得将外甥女送回去?

心底越发痛恨宋挽初。

“慧雁,你是舟儿未来的正妻,难不成还怕她一个小妾?她不是很得老太太喜欢吗?我这就在老太太面前揭发她的真面目!”

俞慧雁抿唇不语,眼神里却闪过一丝欣喜和得意。

她这个姨母,就这点好,好面子,脾气大,一点就炸。

宋挽初,谁叫你假惺惺地送花,一转头又让梁屿舟要回去?

她哪里配得上表哥送的东西?

表哥送的东西是她的,表哥也是她的!

老太太正在水韵居探望宋挽初,嘉和郡主带着一众丫鬟婆子,气势汹汹地上门,兴师问罪。

一群人乌泱泱地挤进屋子,老太太不满地皱眉:“搞这么大阵仗,你要干什么?”

俞慧雁深知老太太精明,怕老太太怀疑是她挑唆嘉和郡主问罪,怯生生地拽了拽嘉和郡主的衣袖,“姨母,宋姨娘伤势未愈,要不然还是算了吧。”

嘉和郡主正在气头上,岂能善罢甘休,草草对着老太太行了礼,怒气冲冲地指着宋挽初。

“宋姨娘,老太太信任你,让你掌家,你却中饱私囊,克扣长辈的份例,你这么做,不是给老太太难堪吗?”

面对无理指责,宋挽初不慌不忙,她早就料到嘉和郡主会来闹,但没想到她竟然这么沉不住气,在老太太面前就闹开了。

她一早就想好了应对措施,只是还没开口,老太太就厉声道:“你们姨甥二人,一口一个宋姨娘叫着,是不把我放在眼里,还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俞慧雁与嘉和郡主谁也没想到,老太太找茬竟然找到了一个称呼上。

嘉和郡主气恼老太太没抓住她话里的重点,“本来就是妾,加个贵字,就身份高贵了不成?”

这样的言语羞辱,三年来宋挽初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一开始会委屈,羞愤,现在已经心如止水了。

老太太冷厉的目光,看得嘉和郡主心中阵阵发寒。

“郡主,你的外甥女蠢笨无知,喊错了我可以不计较,但你真的不清楚,皇上封挽初为贵妾,只是为了保全你的颜面?皇上允准挽初穿正红,梳正髻,走正门,就连三书六礼,八抬大轿成婚,皇上也是默许的,你偏要叫她姨娘,难道是对皇上的旨意不满?”

不留情面的斥责与嘲讽,让俞慧雁与嘉和郡主,脸上都挂不住了。

俞慧雁的眼泪含在眼眶里摇摇欲坠,“姨母,都是我的错,求您不要再计较二夫人克扣份例的事情了!”

看似服软认错,却又把话题拉回到了宋挽初克扣份例。

“对,克扣份例!”嘉和郡主猛然回神,好像抓住了宋挽初的小辫子,“母亲,她对不起你的信任,不敬长辈,哪里配当国公府的当家主母?”

老太太瞧了宋挽初一眼,见她波澜不惊,心中已经有了思量。

稍稍收敛了怒气,问道:“挽初克扣你什么了?”

“燕窝,以往每月都是三十钱,这个月就只给了七钱,厨房的管事媳妇亲口说,是宋挽初下令这么做的!”

嘉和郡主理直气壮。

老太太嘴角微露讽刺,显然对嘉和郡主的小家子气不屑一顾。

她不紧不慢地问宋挽初:“挽初,你怎么说?”

“南栀,去把厨房的账本拿来给太太看。”宋挽初吩咐。

账本交到嘉和郡主手上,她不解其意,但认真地翻看了几页。

越看,脸色越难看。

俞慧雁怎么也没料到,嘉和郡主享受的一切份例,包括不仅限于丝绸,燕窝,首饰,摆件,都是超过了国公府给正房的份例。

三年来,她精致奢靡的生活,竟然都是靠宋挽初嫁妆补贴的。


她本来就不被他信任,她说的实话,比俞慧雁的谎言,更像是谎言。

宋挽初再一次感受到了莫大的讽刺。

如果,他对她有一丁点感情,又日日看到她心口的伤疤,就该相信她的话。

可他,宁可舍近求远,来问芳姑姑。

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相信的谎言才是真实的。

因为谎言里救了他的人,是他心爱的俞慧雁。

而不是他讨厌的那个满腹心机,攀龙附凤的宋挽初。

不被爱,才是她今日悲剧的根源。

她不仅要面对外面的流言蜚语,还要承受梁屿舟给她带来的风风雨雨。

在爱他的这条路上,她跌跌撞撞地走了三年,没有换来一丝感动和真心,只落下一身的伤痕。

身心持续的疼痛,让她保持清醒。

“芳姑姑,您说笑了,我与二爷,称不上夫妻。”

她勉强笑了笑,眼中暗藏无尽的苦涩悲凉,“我想问的,方才都已经听到了,叨扰姑姑了。”

“梁二夫人!”

在她转身要走的时候,芳姑姑叫住了她,宋挽初转头,看到她眼中深藏的愧疚。

“芳姑姑,您的苦衷,我都懂。”

她不怪芳姑姑没有直接说出当年的真相。

芳姑姑虽然是长公主府有些体面,可太后已经去世,她没有了依仗。

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宫女,长公主对她,不过是面子上的尊敬。

得罪长公主,对芳姑姑百害而无一利。

更何况,相信谁,是梁屿舟的选择,与芳姑姑无关。

宋挽初的隐忍懂事,反倒让芳姑姑更加过意不去了。

“宴会快要结束了,梁二夫人,我也要回到长公主身边了,不如我们一起走?”

她的良苦用心,宋挽初是感激的。

从进门开始,长公主就不停地给宋挽初难堪,方才席间她有力地回击了长公主,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和人品,长公主恼羞成怒,肯定不会就这样轻易放过她。

芳姑姑和她在一起,长公主少不得要看在芳姑姑的面子上,放她一马。

走出连廊没多久,宋挽初迎面碰上了俞慧雁。

“宋姨娘,你怎么会和芳姑姑在一起?”

她笑吟吟地望着宋挽初,全然没有方才的恐惧害怕。

宋挽初从她的脸上看到了一闪而过的不屑,听她的语气,好像以宋挽初的身份,连芳姑姑都巴结不上。

芳姑姑敏锐地察觉到了两人之间微妙的气氛。

一个是梁屿舟如同正妻般的贵妾,一个是青梅竹马的真爱,两人单独面对面,还颇有些狭路相逢的意味。

这样的场合,她是不能掺和的。

“梁二夫人,我就先送您到这里了,离开长公主好一会儿,我该回去了。”

宋挽初知礼,对身后的南栀道:“南栀,你送送芳姑姑。”

芳姑姑暗道这姑娘真是聪明,让她的丫头跟着自己去长公主面前晃一晃,也能让长公主知道自己今日有意护着宋挽初。

芳姑姑和南栀离开,宋挽初不知道俞慧雁要跟自己说什么,也不着急等她开口。

盛夏的风吹过湖面,摇曳着一池的荷花。

“长公主府的景色真美,令人心情舒畅,是不是,宋姨娘?”

阳光照着俞慧雁清纯的面容,她的笑容灿烂而天真,仿佛一个心思极为单纯的小孩。

宋挽初不接话,也不看她,和她保持着三个人的距离。

俞慧雁主动往前两步,拉近二人之间的距离。

“你都听到了吧,长公主要为我提亲,姨母自然是高兴的,表哥也已经答应了。”


两人都不是好东西!

温从白有点绷不住了,“玉禾,梁二夫人还在呢!”

这丫头,也太口无遮拦了!

“就算梁屿舟在,我也照样敢说!”

宋挽初见二人因为自己闹成这样,心里挺过意不去的。

但沈玉禾是个认死理的姑娘,她都不知道要怎么劝才好。

只能尴尬地站着。

“说什么?”

清冷的声线,猝不及防地传到几人耳朵里。

声音的主人梁屿舟不知何时站在了几人身后,朝宋挽初的方向看过来,神情淡淡的,眼底却藏着一抹锋芒。

宋挽初藏在袖子里的手紧了紧,心中忐忑,他不是在保护俞慧雁吗?

什么时候不声不响地跟在她身后了?

她和沈玉禾的对话,他听了多少?

会不会起疑心?

但有一件事情,宋挽初相当确定,一定不能让他知道自己准备离开。

更不能让他知道那封放妾书的存在。

梁屿舟不爱她,但却并不妨碍他的占有欲。

他是一个冷静又清醒的人,爱给了俞慧雁,对她,不过是身体上的兴趣。

他显然对她的身体还没有腻烦,又怎么会轻易放她离开?

沈玉禾对上梁屿舟锋寒的眼神,也丝毫不怯:“说你眼盲心瞎,偏听偏信,糟蹋挽初的一片真心,你配不上她!”

梁屿舟眼神里的寒芒变得更加锋利,压迫感来袭,周围的空气陡然稀薄。

“我不接受空口无凭的污蔑。”

“谁污蔑你了?”沈玉禾勇敢地和他针锋相对,“你眼睛不瞎,怎么看不到挽初心口的伤疤?你知道要取多少心头血,才会留下那么深的伤疤吗?你的命是挽初——”

“玉禾!”温从白顾不得男女大防,将沈玉禾从宋挽初旁边拉过来,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她的视线。

他背对着梁屿舟,用口型警告沈玉禾:“别再说了!”

这丫头,实在是太不知道轻重了!

怎么敢在长公主府上,说这样的话!

这不是在打长公主的脸吗?

到底是谁为梁屿舟取了心头血,梁屿舟不是没怀疑过。

当年事情发生在长公主府,长公主亲口告诉他,为他取心头血,救了他一命的是俞慧雁。

就算梁屿舟心中有疑虑,也不能公然质问长公主,这是对皇家威严的挑战。

他只能一点点,抽丝剥茧地去调查,还要小心防备被长公主发现。

他也有苦衷的!

沈玉禾从温从白的眼中读出了焦急和担忧,她气归气,但知道好歹。

冲到嘴边的话,只能咽回去,宋挽初在席间,已经得罪了长公主,她不能再把宋挽初往悬崖边上推了。

梁屿舟话听到一半,剑眉紧紧拧在了一起,什么都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宋挽初一眼,就转身走了。

绕过曲折的连廊,他在一个拐角碰到了芳姑姑。

芳姑姑曾是太后的掌事宫女。

太后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长公主这个唯一的女儿,于是将最信任最得力的芳姑姑派到了长公主身边伺候。

芳姑姑如今是长公主府最有脸面的下人,就连长公主也要敬她几分。

梁屿舟知道她是个睿智又明事理的人,多次劝诫约束长公主,长公主才没有做出太离经叛道的事情来。

小时候,他入宫当皇子的伴读,太后喜欢他,经常叫他和一众皇子去跟前玩,他得过芳姑姑的不少照顾。

芳姑姑的哥哥被人诬陷下狱,是他查清了真相,还她哥哥一个清白。


本以为揪住了宋挽初的错处,能好好借题发挥一番,彻底毁掉她在老太太面前贤惠能干的形象。

现在却活生生打了自己的脸。

“太太,国公府各房的份例,是老爷亲自定下的,挽初不敢克扣,也不敢辜负老太太的信任,中饱私囊,更没有不敬长辈,您所说的这些罪名,挽初万万不敢承受。”

宋挽初将嘉和郡主给她定的罪名,一一驳回。

尽管身上伤痕累累,脸色虚白没有气色,可依旧是大气沉稳的当家主母风范。

面对刻薄的嘉和郡主,不卑不亢,又不失尊重。

老太太赞许地点点头。

她对宋挽初一向放心,已经许久不问家事,加上娘家家底殷实,嫁妆丰厚,她早就不花官中的钱了,因此对嘉和郡主的这种行为非常鄙夷。

看着嘉和郡主尴尬又恼火的样子,老太太讽刺一笑:“郡主乃皇家出身,花了儿媳妇三年的嫁妆,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别说你难做人,就连整个国公府,都跟着没面子。”

这是在提点嘉和郡主,这件事到此为止。

“老太太说的极是,我会好好劝一劝姨母。”

俞慧雁懂事地站出来,“今日姨母的确有些急躁,也请表嫂不要放在心上,国公府的颜面,比什么都重要。”

她三言两语将自己从这场风波中摘得干干净净,好像都是嘉和郡主的错。

还隐隐暗示嘉和郡主花儿媳妇嫁妆的事情传出去,那一定是宋挽初说的。

这话在宋挽初和老太太听来,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偏偏嘉和郡主什么都听不出来,还一个劲儿地心疼俞慧雁隐忍懂事。

老太太轻轻一笑,看俞慧雁的眼神里,藏着锋芒,“我们家的事,俞小姐一个外人,就不必操心了。”

俞慧雁最听不得别人说她是国公府的外人,她早就把自己代入梁屿舟正妻的角色了。

可在威严睿智的老太太面前,她什么都不敢表现出来,只有低着头,眼睛红红的,像是受了委屈。

嘉和郡主不服气地顶罪:“慧雁怎么成外人了?”

“她母亲早死,也是个可怜人,郡主既然这么心疼,干脆认作女儿,养在府里,到时候以国公府嫡出小姐的身份出嫁,岂不是两全其美?”

老太太话一出,嘉和郡主猛烈摇头,“那怎么行,慧雁不能当我的女儿!”

她想俞慧雁嫁给梁屿舟,但她知道老太太是什么态度,不敢说出来。

“既然你不把她当女儿,那我说她是外人,有错吗?”

嘉和郡主被怼得脸色青白交加,却连一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来。

老太太亲自给宋挽初掖了掖被子,脸色慈爱,可转头看着俞慧雁,又变得冷冰冰的,带着浓浓的警告。

俞慧雁仿佛整个灵魂都被看穿了,把头埋得更低。

“郡主,你留俞小姐在府里长住,我没意见,咱们家还没穷到养不起一个亲戚,但也请你以长辈的身份,好好教导教导她,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心思该有,什么心思不该有。再有这样的事情闹到我跟前来,我是不管的,老爷自有裁断。”

这话就差明摆着告诉嘉和郡主,别被俞慧雁几句话就挑拨得发脾气撒泼。

打蛇要打七寸,而老公爷,就是嘉和郡主的七寸。

嘉和郡主心狠狠一跳,担忧盘旋在心头。

她和老公爷的感情算不上好。

老公爷年轻的时候,乃是京城数一数二的翩翩公子,又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嘉和郡主早就芳心暗许。

老公爷的先妻去世后,她就闹到皇上面前求赐婚。

婚后,老公爷给了她尊重,却没有给她爱情。

老公爷心里只有先妻,大公子梁屿川和先妻有七分相似,虽处处不如梁屿舟,但依旧得老公爷偏爱,老公爷也一直更偏向将世子之位传给梁屿川。

这样的事被老公爷知道,只怕要牵连舟儿不受待见。

嘉和郡主清醒了几分,怕连累儿子的前程,也认识到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自己没理,带着俞慧雁灰溜溜地走了。

老太太轻拍宋挽初的手,眼底满满的心疼。

“你这孩子,也太老实了,嘉和郡主就是个无底洞,你竟然拿嫁妆补贴她三年,她还处处贬低你,受了这样大的委屈,也不知道跟人说。”

事情解决到这个程度,宋挽初已经很满意了,如果今天没有老太太在场坐镇敲打,她还真没把握能用这么短的时间让嘉和郡主偃旗息鼓。

“挽初有老太太心疼,一点也不委屈。”她回应老太太微笑。

老太太微露恼意,“我知道,你都是为了舟儿的面子。”

宋挽初沉默了,是啊,过往的三年,她默默忍受了嘉和郡主多少磋磨,就是不想因为她,导致母子二人关系更差。

可她终究是自作多情了,梁屿舟心里没她,更不可能为了她,去和嘉和郡主对抗。

“你用嫁妆补贴她三年,舟儿知道吗?”老太太又问。

宋挽初摇摇头,心里有些泛苦。

三年了,哪怕他稍稍用心打听一下,也该知道的。

以他高傲要强的性子,断断不会让嘉和郡主大摇大摆享受三年贴补。

和她有关的事,他一件都没上过心。

自己在离开之前,圆满地解决了这件事,也算保住了他的颜面。

老太太临走前,吩咐南栀:“这些年嘉和郡主花了挽初多少钱,找账房先生算清楚,交给我,我亲自送去给嘉和郡主,她就是把家底给我掏空,也要把挽初的钱还上!”

这是要为自家姑娘一雪前耻,南栀欣喜不已,麻利地谢了恩,去找账房先生了。

账房先生一听是老太太吩咐,紧赶慢赶,在天黑之前,就把账给算清楚了。

账本经由老太太大丫头巧莺的手,递到了嘉和郡主手上。

嘉和郡主气得又摔了一套名贵的茶杯。

“岂有此理!不就是花了她一点嫁妆吗,她还不依不饶了!”

账面上整整五万两银子,她就是把整个香雪阁给卖了,也凑不齐!

俞慧雁“扑通”一声跪在嘉和郡主面前,哭天抹泪。

“姨母,一定是宋挽初看到表哥疼爱我,心里有气,所以才借题发挥,祸事因我而起,我没脸继续住在国公府了,您就让我回去吧,我受继母的磋磨也没关系,我不想看到您被宋挽初刁难!”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姨母已经落魄到了这种程度,刚进府的时候,看她锦衣玉食,挥金如土,还以为她很阔绰。

父亲刚回京,需要不少银钱打点关系,家里也过得捉襟见肘,她还想着哄姨母拿出嫁妆来贴补一下俞家。

没成想钱没要到,姨母还要倒赔进去五万两!

嘉和郡主更加痛恨宋挽初,断定是她在老太太面前挑拨是非,老太太才会来追债!

连桌上唯一的茶壶,也没能幸免,被嘉和郡主摔得粉碎。

炸裂声响起,伴随着梁屿舟的声音:“母亲怎么又发脾气了?”


俞慧雁的心脏骤然一紧,周身冰凉。

果然,表哥对她,还是没有那方面的意思……

……

宋挽初一回家,舅舅,舅母就拉着她,眼含热泪。

“挽初,你终于想通了!”

舅舅祁元钧早就听说,梁屿舟用挽初拿命博来的头彩,给俞慧雁父亲求情,还在宋挽初生辰那日,给俞慧雁办接风宴。

他一脸愤然,“外人说话难听也就罢了,他梁屿舟竟然为了一个贪官的女儿,这样作践你!”

舅妈文氏爱怜地抚摸着她的脸,眼见着她这三年从明媚活泼变得寡言内敛,眼泪止不住。

“我家挽初虽不是高门贵女,可也是家里娇养大的女孩子,当年求亲的贵公子不计其数,若不是老公爷母亲求来圣旨,亲自上门提亲,我和你舅舅,怎么会舍得把你送进那个虎狼窝!”

宋挽初留下了愧疚的泪水。

舅舅是外祖父的独子,早早继承家业,可他却将江南的产业悉数交给了大表哥打理,自己和舅妈留在京中。

就是为了能让她在出嫁后有娘家可回,受了委屈有处诉苦,还未雨绸缪,为她求得放妾书。

她实在是亏欠舅舅舅母太多了。

好在,一切都还不算晚。

舅舅和舅母听说她想通了,要离开梁屿舟,高兴得一整夜都没睡着,一大早就起来吩咐下人,着手准备回江南的事宜。

宋挽初将昨晚整理好的田产铺子等地契,给了舅舅,让他看着出手。

“舅舅,您出手这些田产铺子,不必太急,也不要大张旗鼓,免得引人怀疑。”

梁屿舟是个很敏锐的人,她不想引起他的注意。

并不是她自作多情,觉得梁屿舟察觉后会挽留她。

就是想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麻烦。

因为她现在,连话都不想和他多说了。

文氏道:“挽初放心,这样的事你舅舅办得多了,向来稳妥,你那些铺子又是日进斗金的旺铺,不愁找不到下家。”

宋挽初犹豫片刻,还是决定问一句:“许久不见阿兄,他还好吗?”

她最对不起的,就是义兄时洛寒。

时洛寒是父亲从战场上捡回来的孤儿,收作义子。

他比宋挽初大五岁,二人是一起长大的。

三年前父亲出征,就像是有了不好的预感,将二人叫到跟前,嘱咐时洛寒照顾好她。

如果,自己回不来了,就要时洛寒娶她为妻,护她一辈子。

时洛寒答应了。

宋挽初一直知道,这个义兄对自己不只有兄妹之情。

父亲战死,在她最悲痛,最难熬的那段时间,一直都是时洛寒陪伴在她身边,劝慰开导。

如果,国公府老太太没有带着圣旨来提亲,她会嫁给时洛寒,过着平静美好的生活。

是她辜负了时洛寒,与他摊牌时,他的失落,怅惘,受伤,历历在目。

宋挽初永远忘不了时洛寒转身离开时,那孤寂寞落的背影。

舅舅舅妈交换了一个诧异的目光,“洛寒三年前就去江南了,你不知道吗?”

宋挽初错愕不已,“什么?”

她以为,时洛寒一直在京中!

只是,她回娘家的次数不算多,加之对他的愧疚,一直没好意思问起。

舅舅道:“你嫁给梁屿舟没多久,他就去了江南,成立了青苍镖局,这几年一直天南海北地走镖,年前回过京城一次,他说给你写了不少信,把他的近况都告诉你了,你没收到信吗?”

宋挽初更加吃惊了,“没有,一封都没有。”

她还对素月和南栀念叨过,为此还伤心许久,觉得时洛寒不给她写信,是还没有原谅她。

舅舅和舅妈对此也是十分困惑。

“难道洛寒说谎了?”

完全没这个必要啊,虽然做不成夫妻,可时洛寒说过,会一辈子把宋挽初当亲妹妹照顾疼爱。

三年一封信都不写,未免太绝情了。

舅妈见宋挽初黯然神伤,忙安慰道:“等咱们回了江南,见了洛寒,当面问一问不就好了?想是有什么误会在里头。你俩亲兄妹一样,这份情,哪能说断就断呢?”

舅舅也忙应和,“就是就是,等你离了梁屿舟那个混蛋,说不定你二人还能再续前缘。”

宋挽初没接话,只是笑了笑。

心底却清楚,她和阿兄,这辈子就只能是兄妹了。

她在舅舅家吃过午饭,又陪着舅妈和两个表妹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直到夕阳西下,舅舅一家才恋恋不舍地将她送出门。

马车驶离祁家没多远,突然停住,宋挽初听到外头车夫吃惊地喊了一声,“二爷?”

她以为自己幻听,或者车夫认错了人,掀开车帘探头。

夕阳斑驳的光影里,梁屿舟长身玉立,周围度着暖黄色的光,模糊了他锋利的轮廓。

梁屿舟怎么会出现在她回国公府必经的路口?

从俞家回国公府,是不经过这条路的。

不等她开口说什么,梁屿舟便长腿一跨,弯腰进了车厢。

本就不大的空间,被他高大的身躯填满,宋挽初无可避免地,被包裹在他的气息里。

她下意识的,想坐得远一点,身子才挪动,马车突然剧烈震动了一下。

突如其来的颠簸使得她身子狼狈前倾,梁屿舟长臂一伸,稳住她的身形,又顺势将她拽进怀中。

春衫不似冬衣那般厚重,他掌心的热度透过衣衫,熨烫着她的后背,胸口的热气渡到她的身上,热意顺着身子向脸上蔓延。

这样的亲密,让宋挽初想到二人在夜里无数次的缠绵。

榻上,他情动不已,欲求不满,宋挽初一次又一次被他拉着,陷入情欲的海洋。

她每每攀上云端,总会有种错觉,梁屿舟看她的眼神,深情满满。

可下了床榻,他就会变回那个冷漠疏离的高贵公子,仿佛云顶雪山,遥不可及。

她的心已经决定离开,不想让自己的身体还被他掌控。

双臂撑着梁屿舟的肩膀,将二人的距离拉开,梁屿舟却蛮横地将她锁在怀里,抓起她的手臂。

手腕一凉,一只玉镯套在了腕子上,翠绿通透,成色极好,衬得她肤白胜雪。

“补给你的生辰礼。”


醇厚的嗓音落在她的耳边,仿佛带着无限的温情。

宋挽初愣住了,这只玉镯,用的是极为稀有珍贵的南山玉。

梁屿舟手中确有一块南山玉,是五年前他随父剿匪,作战勇猛,立了大功后皇上赏赐的。

据说陵阳公主眼馋这块南山玉好久,几番讨要都不得。

他什么时候,将那块玉打成了镯子?

宋挽初一时说不上来是什么心情。

梁屿舟抬起她的手臂欣赏片刻,“还挺合适的。”

宋挽初回过神来,将镯子褪下来放到梁屿舟手上。

“你什么意思?”他的语气冷了几分。

“生辰已过,二爷也不必为妾身费心思了。”

过期的礼物,迟来的爱,是这世上最没用的东西。

梁屿舟面色沉冷,眼神更是冰冷得可怕。

“戴上。”他语气生硬,有些粗鲁地将玉镯又套进她的手腕,“明天一早去给老太太瞧瞧,也好让我交差,免得老太太骂我连你生辰都不记得!”

宋挽初看着手腕上因大力揉搓而留下的一片红痕,暗自发笑。

名贵的礼物,敷衍的心,还真是他一惯对待她的方式。

她以前总是麻痹自己,觉得梁屿舟外冷内热,送给她寥寥无几的礼物,她都当至宝一般收着。

是她错把敷衍当成了真心。

“明日给老太太看过之后,妾身会还给二爷。”

她铁了心不再接受他的礼物。

梁屿舟的手臂如铁钳一般,禁锢着她的腰肢,另一只手捏起她的下巴,强迫宋挽初与他对视。

“宋挽初,你在闹什么?”他怒声质问。

从狩猎场回来,她就好似变了一个人,像是一只时刻都张着刺的刺猬,他稍一触碰,就被扎得鲜血淋漓。

宋挽初在他墨色的瞳孔里看到了自己,面色平静,眼底深藏悲凉。

“没有闹,只是不再奢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她看着梁屿舟紧皱的眉头,扯出一丝苦笑,“还有人。”

梁屿舟的凤眸中闪过一丝晦暗不明的情绪。

“我和慧雁——”

“宋姨娘,你在里面吗?”

马车外,俞慧雁的声音突兀地想起,“我的车坏了,可以同你乘一辆车回国公府吗?”

宋挽初还坐在梁屿舟的大腿上,慌乱起身,可敌不过梁屿舟的力气,被按住腰肢。

那双大手,还不安分地在她腰间摩挲了几下。

隔着一张薄薄的车壁,俞慧雁就站在外面,见她不做声,就上前敲了敲车壁。

宋挽初更加不敢出声,手忙脚乱地推拒着梁屿舟。

梁屿舟在她耳边轻笑,手更加放肆地向上揉捏。

她有种,光天化日之下被戏耍的羞耻感。

明艳的脸上染了几分愠怒,她压低嗓音,嗔道:“放开,这是大街上!”

“我们是名正言顺的关系。”

梁屿舟恶劣地笑了笑,“你怕什么呢,夫人?”

一声“夫人”,被他低哑浑厚的嗓音,叫得百转千回。

一抹艳红色,悄悄地爬上了宋挽初的脖颈和脸蛋,连耳朵都染上了粉红色。

“你就不怕俞小姐看见了会伤心?”

梁屿舟的眼神骤然变冷,车厢里那一点旖旎的氛围,瞬间消失殆尽。

俞慧雁在外面锲而不舍地敲车壁,里面传来的细微动静,令她起了疑心。

她好像,听到了梁屿舟的声音。

难道,梁屿舟与父亲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匆匆离开,是去接宋挽初了?

在怀疑心的驱使下,她忍不住朝车帘伸出了手。

“唰”地一声,车帘从里面掀开,露出了梁屿舟俊朗却冷淡的面容。

“表哥……”俞慧雁的脸白了白,有些心虚,更多的是气恼。

表哥果然是去接宋挽初了!

“上来。”梁屿舟面无表情,但却朝俞慧雁伸出了手。

本就狭小的空间,随着俞慧雁的登车,变得更加逼仄。

俞慧雁看向宋挽初,她神色如常,端坐在梁屿舟身边。

可脸上却有一抹可疑的红色。

俞慧雁藏在袖子里的手紧了紧。

宋挽初见她迟迟不肯坐下,眼神一直在自己和梁屿舟身上逡巡,那表情像是要寻找他们偷情的证据一般。

她让出梁屿舟身边的位置,坐到了对面,俞慧雁这才挨着梁屿舟坐下。

她挽住梁屿舟的手臂,姿态自然,亲昵。

这一幕,倒好似他二人是夫妻,而自己是个无关紧要的外人。

宋挽初觉得扎眼,便将视线移到窗外。

“表哥,我不知道你也在车上,没有打扰你们吧?”

梁屿舟神色淡淡的,看不出喜怒,却将手臂从俞慧雁的臂弯里拿了出来。

“慧雁,这是外面。”

俞慧雁先是一愣,又调皮地吐了吐舌头,语气轻快,“多谢表哥提醒,真没想到我离开你三年,这个坏习惯却一直没有改,你以后还是不要对我太好了,要多骂我。”

她的笑容天真而纯真,看上去像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却在有意无意间,炫耀着二人的关系有多么亲密。

梁屿舟没再忍心苛责俞慧雁,浅浅勾唇。

那宠溺的眼神,是宋挽初三年间拼尽全力,也从未得到过的奢侈品。

她从心底发出自嘲的笑声。

一路上,俞慧雁仿佛把宋挽初当成了透明人,不停地回忆着她和梁屿舟两小无猜的美好时光。

梁屿舟本就话少,但会很配合地微笑,给予恰当的回应,完全是沉浸在回忆中的幸福模样。

忍受了半个时辰的折磨,宋挽初被聒噪得头疼,忍不住打断了俞慧雁欢快的声音。

“二爷准备什么时候到俞家提亲?”

俞慧雁的笑声戛然而止,梁屿舟凝视她片刻,俊脸浮现怒气。

“又不是去你家提亲,你急什么?”

宋挽初淡淡一笑,“二爷和俞小姐旧梦重圆,好事将近,我也想为二爷的婚事,尽一点绵薄之力。”

她拿着放妾书离开,二人之间就再也没有阻碍了。

梁屿舟一瞬不瞬地盯着她,企图在她脸上找到说气话的痕迹。

宋挽初却表现得格外平和,宽厚,更有正妻的风范。

“以你现在的身份,还管不了我的婚事。”

梁屿舟语气冰冷,无情地提醒她,认清自己的分量。

在他心里,她始终都是个妾。

妻是要尊重的,所以他会提醒俞慧雁不要在外面与他过分亲密,时时刻刻为她的名声着想。

妾是可以狎昵玩弄的,所以他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毫无顾忌地挑逗她。

宋挽初眼底涌起阵阵酸涩,头侧向窗外,让冷风吹落她眼角的泪。

突然,在她目光所及之处,一辆失控的马车朝她的马车狂奔而来,那车夫眼见马车脱离掌控,干脆跳下马车逃生。

来不及说出一句话,两辆车狠狠撞在一起,车壁裂开,巨大的冲击力将宋挽初的身子弹出车外。

她下意识的,对梁屿舟喊道:“二爷,救我……”



这种猪狗不如的男人,哪里配得上挽初?

就算有误会,也不是他纵容俞慧雁伤害挽初的理由!”

温从白顿时无语。

沈玉禾说的这件事,他也知道。

两个姑娘的友情,就是从那株三千两的人参结下的。

沈玉禾为宋挽初打抱不平,温从白理解。

可梁屿舟与宋挽初之间的曲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连他这个梁屿舟的至交,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沈玉禾性格单纯,脾气火爆,温从白不想她掺和进去,殃及自身。

一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后果不堪设想!

但沈玉禾却不怎么领情,更懒得理解温从白的良苦用心。

马车驶离了长公主府,温从白被甩在车后,两只脚追不上四条腿,他只能望着马车的背影,叹了口气。

一转头,就看到梁屿舟站在不远处。

阳光明亮又刺眼,却好像照不到他的身上。

他整个人,都好似被包围在深沉阴郁的气息中。

也不知道沈玉禾的话被他听去了多少,反正温从白有点替梁屿舟尴尬。

敢骂梁屿舟的人不多,骂得这么难听的,就更寥寥无几了。

“咳咳,那个。”温从白尬然假笑,“你夫人的马车,走的不是回国公府的路。”

不了解宋挽初的人,听得最多的便是她挟恩图报,横刀夺爱,贪慕荣华又长袖善舞,可温从白却知道,她最是温婉贤淑。

这一次,是真的被伤透了心,才任性回了娘家。

温从白见梁屿舟站着不动,就想劝他赶紧追上去,没准半路就给哄好了。

要是被人知道,国公府的梁二爷把夫人气得回了娘家,人们看的还是国公府的笑话。

不过没等他开口,周晟就一路小跑地牵着马来了。

梁屿舟接过缰绳,长腿一跨,利落地翻身上马。

温从白舒了一口气,心想,梁屿舟还挺上道的,不算笨。

离开长公主府,去往宋挽初舅舅家要经过一条长长的闹街,马走得不快。

周晟看出了梁屿舟内心的焦急,于是提议:“二爷,咱们抄小路吧。”

梁屿舟正要调转马头,忽见前方驶来一辆金碧辉煌的马车,金丝楠木的车身,车壁雕刻着五爪龙,连车帘用的都是千金难买的云锦。

马车停下,一个小太监恭敬地掀开车帘,太子正襟危坐,颇有未来天子的气势。

“梁二公子慢走,孤有话要说。”

“太子有话请讲。”

梁屿舟下马,拱手行礼,貌似尊敬,可太子分明看到了他眉眼间一闪而过的敌意。

太子的身子往前探了探,距离拉近了,可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

“孤亲眼看见,俞慧雁是自己掉下去的。”

他的语气不紧不慢,像是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梁屿舟的眼底,已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知道梁屿舟不傻,未必不能识破俞慧雁的伎俩。

但他的话是实锤,对梁屿舟的杀伤力,比当众给他两个耳光,都来得大。

太子很欣赏他这一刻的表情,懊悔藏得再深,可也没逃过他的眼睛。

“梁屿舟,孤虽然置身事外,但也感同身受地为挽初委屈,在她百口莫辩的时刻,最应该支持她的夫君,却一味地袒护污蔑她陷害她的女人,她的心,不知道要碎成几瓣了。

你扪心自问,挽初待你如何,你又何曾对她有半分信任?

孤说句实话,你很优秀,也堪当大任,更是个好表哥。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