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邺南韶仪的现代都市小说《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常太禹01”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明家也是荆国的三大家族之一,拥有家兵七万,再加上君上调配的三万,确实可以达到十万之众。张邺仔细聆听,他不清楚这明景阳老将军何许人也,但听到会有十万援军,也暗舒一口气。这时左亮玉问出了关键的问题:“马将军,不知如今城内粮草与军备如何?”南昭仪、张邺等人不由想到此问题的关键,援军未到之前,关门能否守住,关键不仅在于兵员数量,还在于粮草与军备。马岱苦涩地道:“实不相瞒,城中粮草原本刚刚够坚持个五六天,但今日俘虏莫军千人,怕是撑不到四天”。南昭仪提醒道:“那还不尽快派人向后方征集粮草?”“派过数次,早已经无粮可征。尤其我军兵败的消息传来,边境的百姓大多为了躲避战乱,往内迁移”马岱额头皱纹明显,他继续道:“如今关门城内百姓几乎走绝,城内只有我...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明家也是荆国的三大家族之一,拥有家兵七万,再加上君上调配的三万,确实可以达到十万之众。
张邺仔细聆听,他不清楚这明景阳老将军何许人也,但听到会有十万援军,也暗舒一口气。
这时左亮玉问出了关键的问题:“马将军,不知如今城内粮草与军备如何?”
南昭仪、张邺等人不由想到此问题的关键,援军未到之前,关门能否守住,关键不仅在于兵员数量,还在于粮草与军备。
马岱苦涩地道:“实不相瞒,城中粮草原本刚刚够坚持个五六天,但今日俘虏莫军千人,怕是撑不到四天”。
南昭仪提醒道:“那还不尽快派人向后方征集粮草?”
“派过数次,早已经无粮可征。尤其我军兵败的消息传来,边境的百姓大多为了躲避战乱,往内迁移”
马岱额头皱纹明显,他继续道:“如今关门城内百姓几乎走绝,城内只有我等边军苦守。”
他并没有细说,有许多百姓是被他主动驱离的。
左亮玉弱声嘀咕道:“何不杀降?”
声音虽小,但众人都听得清楚,也是每个人心中唯一可以想到的方法。
但都不会主动提出,就连左亮玉也只敢小声嘀咕。毕竟,杀降是不仁之举,有悖天理。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面对粮草短缺,军心不稳,这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马岱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沉声道:“杀降之事,非吾所愿,但为了关门城内数万将士的性命,也为了我大荆的江山社稷,末将也只能背上这一骂名。”
南昭仪叹了口气,她知道马岱此举实属无奈,但也明白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左亮玉见众人都没有异议,心中也松了口气,他知道,这个决定虽然残酷,但却是必要的。
张邺却是不忍道:“此事不妥,仅仅为了口吃的而杀了他们,无端背上屠夫的骂名不值得”。
他想起上世的历史人物杀神白起,就有屠夫之名,被人诟病一辈子,连历史上也污名不减。
“张邺可有良策?”
南韶仪明媚一亮,期盼地看向张邺。左亮玉也是神情肃然,对于张邺总能想出奇思妙计,已经深感信服。
马岱也一脸希翼,而其他将领也不知何想,静等回音。
张邺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他缓缓道:“与其坐以待毙,何不主动出击。我有一计,或许能解眼前之困。”
众人闻言,皆露出好奇之色,静待张邺继续。
“将这群俘虏押回内地,由沿途地方官府负责他们的吃食。这样就可以不用占用咱们关门城内的粮食了”。
马岱闻听,心中却有点不以为然。
难道这就是他口中所谓的一计?
看来还是年轻人,思虑不周啊。之前的草人计谋或许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真是好奇南家大小姐怎么如此相信他?
马岱沉吟道:“方法是可行,但即使有粮,我等怕也撑不到援军的到来”。
众人一致点头,确实有这样的担忧。凭他们区区一万战力,不足以抵住莫军二十万。
张邺娓娓道来:“郑平可以带领莫军假扮我荆军前来骗城,我们何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我们也可派一队精兵,伪装成莫军,混入其后,趁机烧其粮草,扰乱其军心。
莫军粮草被焚,必然军心大乱,到时自然拖延对方数日。”
张邺能想到此计,也是受这群俘虏莫军的启发。
众人心中不停默念‘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语言惊若天人,新奇而富有哲理。
尤其听明白张邺的解释,不由齐呼“大善哉!”。
南昭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头道:“此计甚妙,马岱将军以为何?”
马岱心中自然不再轻视张邺,但他沉吟片刻,目光在张邺和左亮玉之间来回游移。
他心中明白,此计虽妙,却凶险异常。一旦被莫军识破,执行此计的将士们恐有性命之虞。
他身为荆国关门守将,自然不愿让自己的手下大将冒此风险。
“张将军的计策确实精妙,但......”
马岱语气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直视左亮玉和张邺,“执行此计,风险极大。我荆国士兵的性命,非同儿戏。二位将军若想实施此计,便需亲自前往,以示决心。”
左亮玉和张邺闻言,面色微变。他们自然明白马岱的意思,这是在逼迫他们亲自承担风险。
身为老兵油子,左亮玉眉头紧锁,沉声道:“马岱将军,我等只是微末小卒,难以服众”。
却决口不谈此计凶险,岂能轻易涉险之类的话。
作为新的兵油子,张邺更是连连摆手,附和老兵油子左亮玉的话。
他现在真后悔,恨不得抽自己两把子。多嘴卖弄的下场,就是坑自己。
张邺看着马岱,试图寻找转机:“马岱将军,我这计策考虑不周,咱们还是再考虑其他计策吧?”
但毫无悬念,此时马岱与南韶仪等都认为此计为最佳选择。
马岱却坚定地摇了摇头,说道:“此计甚佳,但请二位将军亲自前往,方能万无一失。”他的语气坚定,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南昭仪看着眼前的局面,心中暗自叹息。她知道马岱的顾虑,也明白左亮玉和张邺的犹豫。
但此刻的荆国,正面临着莫国的强大压力,他们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定军心,来振奋民心。
“左将军,张将军,此战关乎荆国存亡,非同小可。若二位将军能亲自执行此计,成功烧毁莫军粮草,必能大大削弱莫军战斗力。到时,我荆国便有更大的胜算。”
南昭仪的声音柔和而坚定,还故意反复强调二人‘将军’的称号,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二人的捧杀之意。
“若此次偷袭成功,我代表南家亲自担保,关门之战,你二人为首功。我现在就提你二人为军团长,马岱将军以为何?”
军团长,可比什么虚职副将实在。可管一万兵马,是实实在在的将军级别。
虽然旁边的兵油子老兄反复提醒他沉住气,但他还是没有忍住,拿起卷刃的长刀当棍子使用,一刀敲晕了陆姓银甲兵,并踹翻了那个胖子。
那兵油子见状也只得爬起来,上去给那个胖子补上了一刀,并同时结果了陆姓银甲兵的生命。
“南小姐,你没事吧?”
张邺抓紧拿衣服给南韶仪遮蔽,并帮她解绑。
南韶仪无法言语,只能用感激的眼神看着张邺。
她的心情复杂无比,既感到无尽的庆幸,又对刚才发生的事情感到深深的厌恶和痛苦。
张邺解开南韶仪身上的绳索,轻轻地扶着她起来。
南韶仪身体仍然在颤抖,但她的眼神中已经多了一丝坚定。
她夺过张邺手中卷刃的长刀,恶狠狠地在那已经死了的胖子和陆姓银甲兵身上砍了数十刀。
羞愤之气方才解下!
张邺见此状,一阵不适,干呕不断。
兵油子拍了拍张邺后背,似乎见怪不怪。
“南将军,我们现在必须离开这里。”
兵油子提醒说道,他的眼神戒备地看向四周,似乎总感觉莫国的士兵会马上过来。
南韶仪轻轻地点了点头,她知道现在不是解愤的时候。她和张邺他们一起,慢慢地走向了战场的边缘。
然而,他们并没有走得太远,因为远处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显然是敌军士兵发现了这里的情况。
他们慌不择路地一头扎进干草堆里。
刚隐藏好,微弱的夜光下可以看到前方道路有队士兵不成章法地跑过来,可以说是丢盔弃甲的样子。
而后方传来阵阵的喊杀声、飞逝的利箭声,很快他们隐约看到飞扬的旗帜。
“是莫国的旗号”仔细凝视后,兵油子说道。
不用细说也知道,这是莫国的军队在追杀荆国的散兵游勇。
他观望片刻,连连咧嘴,对身边的张邺二人低声说道:“这队莫兵数量不多啊,五十人撵着一百多人追杀!”
张邺定睛一看,还真是如此,荆国的溃兵已经被杀破胆子了,只一个劲地逃命,却不知道追杀他们只有区区五十人。
“不要轻举妄动!”
兵油子老兄眉头深锁,叮嘱道:“我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这些人只会害死大家,溃军更危险”。
虽然周围有密实的草丛做掩护,但他仍觉得很不安全。
张邺没有意见,兵油子老兄的头脑确实不简单。
“混账!”
然而他二人都忽略了南家这位南韶仪大小姐。
“我乃南家南靖,诸位将士随我反杀回去”
被追杀的百余名士兵本来就绝望无比,而且又筋疲力尽,一路逃跑,丢盔卸甲,武器都嫌累赘给扔掉了。
忽然前方冒出个荆国的大将军,南靖将军!是援军?
还未等他们反应过来,终于被后面的宁国士兵赶上。
“啊——”
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一名荆国士兵的后心被一箭刺穿。
随后又有数名士兵被长枪刺穿胸膛,一连串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莫国的追兵就像一个个杀神,相貌凶恶,彪形大汉,身材魁梧,妥妥地杀人机器,是单方面的杀戮。
随着后方数人的惨死,逃在前方的荆国溃兵,此刻那还管你‘南靖将军’什么的,活着才是紧要的。
南韶仪报上哥哥的名字并没有什么用,反而被推了趔趄差点摔倒,幸好张邺及时扶住。
“都说了不要轻举妄动”
兵油子老兄非常窝火,但也不得不走了出来。
他似乎把火气憋到快要炸了,拿着砍刀朝着溃逃过来的荆兵砍杀起来,一下子杀了数人。
“南靖将军在此,违令者,杀无赦!南靖将军在此,溃逃者,杀无赦!”
瞬间,逃向这边最前的士兵果然停住了脚步,他们眼中闪烁着恐惧与迷茫。
南靖将军的名号,在荆国军中如雷贯耳,曾是他们心中的支柱。但此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命令,他们犹豫了。
“快,随我反击!”南韶仪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她挥舞着手中的长剑,率先冲向追来的莫兵。
她的行动,像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士兵们心中的勇气。
“完了,完了!难道开局,就又要战死了”张邺心中一万个呐喊。
他和兵油子老兄对视一眼,也只得紧随其后。他们知道,此刻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战。
荆国士兵们,原本已心灰意冷,但‘南靖将军’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他们纷纷捡起地上的武器,或是赤手空拳,跟着‘南靖将军’冲向敌军。
“当——”
“喀嚓!”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南靖将军’身先士卒,每一次挥剑,都带走一名敌兵的生命。她的勇猛,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他们开始反攻,将原本的追兵逼退。
张邺紧跟着兵油子,发现他们越往前冲,反而越来越靠后了。
兵油子,妥妥地兵油子!
战斗持续了许久,荆国士兵们在南韶仪将军的带领下,终于反杀了莫国的追兵。
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和伤员,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
南韶仪站在战场上,喘着粗气,但她眼中却闪烁着胜利的光芒。她转头寻找张邺和兵油子,当看到他们二人还活着,心安地一笑。
“多谢你们俩个”
南韶仪身穿黑色盔甲,南靖将军的黑盔确认无疑,若不说,别人绝不会认为这是假的。
张邺并没说什么,因为他也没帮上什么忙,有些不好意思张口。
更主要的是,他们两个越打越靠后,有些羞愧!
兵油子老兄却满不在乎,道:“南将军,眼下我们仍陷在危境,应当尽早离开”
南韶仪举目看向其他人,此时十多号荆国士兵正在打扫战场,有人在收拢武器,有人在翻找吃食,还有人补杀尸体、切割军功......
但更多的是受伤的士兵,缺胳膊断腿的荆兵,伤痕累累。他们怎么走?
那兵油子明白她的意思,便出谋道:“我们埋伏起来,抢夺莫国的军马”。
“好!对对”
南韶仪听到了办法,难掩心中的高兴。
“对了,我还不知道你俩的名字”
是了,到目前为止,他们都是命悬一线,都还没来得及互报姓名。
“在下左亮玉,从军第三军团小卒一个”
兵油子老兄率先报出自己的名字,接着他们都看向张邺。
十三岁的张邺,身高不算矮,磕磕绊绊地自我介绍道:“在下张邺,随军辎重的新卒”。
报了‘张邺’,而不是张野。
反正天高皇帝远,他那便宜老爹管不着他。
说完后,感觉自己有点冒险了,此次随军辎重的新卒团遭遇莫国埋伏,全军被屠。
万一自己被人当做奸细,那可怎么成?
“什么?新卒团?”
左亮玉惊讶地一声再次询问。
张邺此时心中一咯噔,完了,怕什么来什么!
此时,南韶仪也难掩情绪,露出一脸悲戚道:“此次我军大败,辎重新卒团去了,等于羊入虎口,陷入莫军包围之中,全军无一人幸免”。
说着,南韶仪眼泪婆娑,激动地看向张邺道:“幸好!新卒团还留了一个独苗”。
还好他们没有把他当做奸细。
原来,新卒团是随辎重往前线输送兵力的,但荆军大败已成溃军,新卒团即使没遭遇埋伏赶到,也是直接送人头的。
左亮玉却表现出与他青年身份不一样的稳重,问道:“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全军深陷敌军的包围,自己是怎么活下来?
张邺抹了一把汗道:“我醒来时是在死人堆里,是推了好几个尸体才爬出来!”
“原来如此!”
真是同道中人啊!
、、、、、、、、
魏无忌心中一凉,他不清楚眼前这个几人都是什么人,但他知道今天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但求生的本能让他试图做最后的挣扎:“不要杀我!我有钱!我可以给你们很多钱!”
“闭嘴!”左亮玉上前,一脚踢在魏无忌的腿上,将他踹倒在地。然后迅速拿出绳索,将魏无忌活绑起来。
魏无忌挣扎着,哭喊着:“不!不要啊!饶了我吧!”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营地内的喧嚣声淹没。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张邺等人迅速撤离现场,只留下那花容失色的女子小荷一人在营帐内独自挣扎,哭泣不止。
此时,粮草已着火,莫军营地内顿时陷入混乱。
“走水了!”
“快来救火!”
“打水,快打水!”
士兵们四处奔逃,试图扑灭大火。
张邺等人趁机混入人群,佯装救火,逐步撤离,待逃到寨门时方被发现。
一行人一边强行攻出,一边亮出被俘的二皇子殿下魏无忌,使对方投鼠忌器。
守营寨门的将领一时不敢组织人射箭,以免误伤殿下,只得一边派人上报元帅,一边紧跟不放。
这也给张邺等创造了机会,他们一路狂奔。
而派去的士兵一时还找不到主帅,因为此时的莫军主帅季行现下在组织人抢救粮草,已经无暇他顾。
如此,竟被张邺等人逃了出去。
损失二三百人,张邺一行与南韶仪的接应部队会合,迅速向关门城方向撤退。
天亮时分,莫军终于控制住了火势,但粮草几乎尽损,抢救来的粮草勉强够全军吃上三顿。
气得莫军元帅季行火冒三丈,想起那引祸之人正是荆军降将郑平,恨不得立刻杀了他。
奈何为了大局着想,总得忍下了。
然而,二殿下营帐里的女侍小荷又给他增添了心中担忧。
果不其然,二殿下被人掳走。
真是祸事啊!
莫军顿时方阵大乱,季行更是不知所措。对于荆军更是投鼠忌器,不得不暂时撤退。
关门城的危机,就此缓解。
至于二殿下对于莫国有多重要,有不可而知了。
张邺等人的英勇行为,在关门城内传为佳话。
张邺也没想到,他们如此拙劣的伪装,莫军从上往下竟然没有一个人怀疑。
更没有想到,对方对于粮草的存放如此简单粗暴,放在后方压根没什么防守。
简直就像摆在餐桌上的菜,就等阁下拿筷子吃吧。
真是得来不费工夫!
“放开我,我乃莫国二殿下,你们如此对待我,他日我莫国铁蹄必踏碎尔等头颅”
莫国二殿下魏无忌衣衫不整,被张邺等人绑得如同粽子,被随便丢在马圈。
马粪的味道扑鼻而来,虱子跳蚤也是清晰可见。
魏无忌何时受过如此待遇,尤其身上紧实的绷带勒得肉疼。
自入了荆国关门城内,便被无情地丢在这马粪堆一夜。终于见到有人来提他,忍不住破口大骂,全然没有性命的担忧。
提他的士卒哪里会对他客气,上去打他数个耳光,这才让他老实下来。
在几个士卒的连劈带打下,魏无忌被人拉着地面拖进了关门守将官邸。
一路上,地板上的砂石磨得他皮肤生疼,心中的怒火却越烧越旺。
他堂堂莫国二殿下,何时受过此等羞辱?他的目光如同两把利刃,狠狠地盯着那些士卒,仿佛要在他们身上剜出两个窟窿来。
官邸内,荆国守将马岱高坐于上,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盯着被拖进来的魏无忌。
南韶仪、左亮玉和张邺等人均在场,只是暂未插嘴。
马岱挥了挥手,示意士卒退下,然后缓缓开口:“魏无忌,你莫国的铁蹄再强大,如今你不也败在了我们荆国手上?”
魏无忌闻言,心中的怒火更甚,他咬紧牙关,声音从齿缝中挤出:“马岱,你敢侮辱我莫国,他日我必让你付出代价!”
马岱冷笑一声,不以为意:“魏无忌,在这荆国,你不过是一个阶下囚,你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
魏无忌环顾四周,自然认出左亮玉和张邺。正是此二鼠辈带人闯入自己的营帐,杀了他的爱婢,将他俘虏在此。
魏无忌的目光在左亮玉和张邺身上停留,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寒光。心中泛起仇恨,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他心中翻腾。
“你,还有你,你们两个鼠辈,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对付我,难道就不怕天下人耻笑?”魏无忌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尽管身为阶下囚,他的气势却丝毫不减。
“什么你啊你?记住了,本大爷乃左亮玉,你那个大爷叫张邺”
左亮玉冷笑一声,回应道:“魏无忌,成王败寇,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你不过是一个俘虏,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叫嚣?”
张邺则是一脸嘲讽地看着魏无忌,说道:“二殿下,你怕是还没有弄清楚状况,只会让你在这里受更多的苦。我劝你还是识时务一些,免得自讨苦吃。”
魏无忌闻言,心中的怒火更甚,但他也知道,此刻的自己无力反抗。
他冷冷地盯着马岱,说道:“马岱,你今日的所作所为,我魏无忌记住了。他日若有机会,我定会让你后悔今日的选择。”
马岱看着魏无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挥了挥手,示意士卒将魏无忌带下去。
他知道,魏无忌并非普通的俘虏,他的身份和背景,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在这里处决他。
只得报请君上,或者将要抵达的第二路元帅明老将军,由他们定夺。
五日之后,天际刚刚露出一抹鱼肚白,荆国的边关便迎来了一支浩荡大军。
明景阳老将军率领的十万大军,如同一片钢铁森林,缓缓推进,旗帜鲜明,甲胄鲜明,士气高昂。
他们的到来,无疑为关门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南昭仪、马岱、左亮玉、张邺等一众将领,早已在城外等候。
他们看着这支威武之师,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以少胜多的战争不在少数,有项羽的破釜沉舟,有曹操的官渡之战火烧粮仓,也有刘备的火烧赤壁,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
然而,仔细想来,这些战例似乎都无法直接套用在当前的局面上。但以少胜多的关键在于出奇制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如何出奇制胜?张邺的脑海中不断思索着。
一种是善用时机,天时地利人和,火烧赤壁正是借用了湖面曹军连船的地利,又有东风的时机,这才借了一把大火实现以少胜多。
一种是给自己人打底气、下决心,项羽的破釜沉舟就是断了自己一方的退路,唯有战胜可活,江东子弟方能殊死而战,攻必克,战必胜。
第三种是让敌方失去底气,或者产生恐惧,官渡之战火烧粮仓,曹操奇袭袁邵军的粮仓,继而让袁军没了底气,从而击溃了袁军主力。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空城计正是让对方产生恐惧,从而司马懿退兵。
恐惧?对,正是恐惧。
张邺思绪万千变化下,终于灵光一闪,他兴奋地说道:“或许我有一计,不知可行?”
南昭仪、左亮玉听后,眼中都闪过一丝惊喜,都大为赞同。
随后,后面两队也来此集合。粗略算下,少了第一队的人数,现在整个队伍也才二百八十多人。
受三位将军的命令,众人开始砍伐草木制作火把,或者编制草人。
众人忙碌之中,偶有人偷偷瞥向张邺,眼中闪烁着怀疑与不解。
“这能行吗?咱这几百人,去挑衅好几千人的队伍?”
小兵陈六子一边编制着草人,一边忍不住小声嘀咕道,他的声音虽轻,却如同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泛起了涟漪。
众人本来就是溃败下来的散兵游勇,好不容易九死一生,如今又要与莫军作战,而且还是以他们区区几百人去碰人家莫军四五千。
是个人都明白,跟送死没什么分别。
但既然决定要去送死了,却又因为副大队长一句话。好家伙,大伙儿还得去编制草人。
说是一个时辰内必须完成,难道副大队长会大变活人,将草人变成真人?
人群中少不了发牢骚的,陈六子就是其中一位。
队长张安也停下了手中的斧头,直起身来,目光深邃地看向张邺:“张将军,你这计划听起来很大胆,但实际操作起来风险极大。我们真的能利用这些火把和草人吓退莫军吗?”
作为小队长,张安是知道整个计划的,虽然嘴上质疑,但内心里却无比希望一切顺利。
毕竟,此战避无可避,若此计划可行,能保住不少兄弟们的性命。
张邺其实也有些不确定,但既然话已至此,也要咬牙肯定地道:“我知道这个计划很冒险,但有时候,战争就是这么回事。
不是看谁人多,而是看谁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诸葛亮空城计,曹操官渡奇袭,哪个不是出奇制胜的法子?我们也是这样,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张安一脸茫然地重复着张邺的话,眉头紧锁,仿佛这些词汇对他而言极为陌生。
就连左亮玉也一脸好奇地围了过来,似乎对这些新奇的词汇充满好奇。
张邺见状,心中暗自一笑,意识到自己提及的历史典故在这个时空并未发生。
于是他迅速调整策略,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嗯,这么说吧,张安,你有没有听过‘虚张声势’这句话?”
张安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好,意思就是说,有时候自己没有这样的实力,却可以吓唬对方。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反正一战,何不先吓唬一下对方,或许有转机。”
张安恍然大悟,眼中开始闪烁着光芒:“哦,我懂了,将军是说,我们也有可能唬住对方,也许能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对吧?”
“不错,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张邺应道,顺便又拽出了一句耳熟能详的兵法。
二人的对话自然被周围的人听到,他们原本对张邺的计划还半信半疑,但当副大队长张邺拽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时,仿佛有一种奇妙的心理作用,大家反而信心倍增。
这个世界的人,对于兵法之道,奉若神明,普通人一辈子也接触不到。
人人都认为会兵法的人,都是天降谪仙,或者是受过仙人点化。
“不战而屈人之兵”明显是一句兵法之语,众人反而更加信服。
左亮玉的眼中闪烁着敬仰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仙人降临世间,他不禁向前迈了一步,想要近距离感受这份非凡的气质。
“张邺兄弟,我先前竟不知你还有如此渊博的学识,原来是兵法之道,莫非是哪位隐世高人传授于你?”左亮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和好奇。
张邺微微一笑,有些不好意,摆手谦逊道:“哪里,不过是略读几本古书,不足挂齿。当前大敌当前,兵法虽好,关键还是要靠大家同心协力,方能奏效。”
这番话,更是让在场的士兵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对张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们相信,这样一位深谙兵法、谦逊有礼的副大队长,他给出的计划绝不会错,因为这是兵法。他们在执行兵法,他们也是这兵法中的执行者,也能跟着创造奇迹。
此时,南韶仪也在不远处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她的目光深邃而明亮,心中对张邺的兴趣更加浓厚。
“嘿,听张将军这么一说,我感觉这心里面踏实多了!”小兵陈六子一边编制着草人,一边咧开嘴笑道,“说不定咱们真能像他说的那样,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莫军给吓跑呢!
“是啊,既然是兵法之道,那咱们就跟着干!大不了就是个死字,死了也落个英勇!”另一名士兵也附和道,手中的斧头砍伐草木的动作更加有力了。
“张邺非同一般,他这计划或许真能出奇制胜,或许真能扭转乾坤。”南韶仪决定,待战斗结束,定要与张邺深入交谈,探寻其背后更多的故事与智慧。
马岱看着南昭仪,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明白他们若能成功,对荆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但他同样清楚,此计的危险性。
然而,南昭仪的承诺和决断,让他不做犹豫,配合道:“正是!末将附议”
当即南韶仪令人取来文案,亲自书写委命,并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她哥哥南靖的帅印,那印信一盖上,仿佛给整个行动镀上了一层不可违逆的光辉。
马岱看到南靖将军的帅印,不由暗惊,那帅印的分量,他如何不知?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南大小姐所言极是,此战关乎荆国存亡。左将军、张将军,你们若能烧毁莫军粮草,无异于断其命脉,为我荆国赢得一线生机。
我马岱,虽心中忧虑,但也深知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你们若去,我必尽全力支援,确保此计成功。”
张邺闻言,心中五味杂陈。
他哭笑不得,现在就是给他个侯爷当,老子也不要!
他知道,这一刻,自己已被卷入了一场没有回头路的漩涡
他本想再次拒绝,却被左亮玉以目示意,阻止了他的话语。
只见左亮玉道:“南将军、马岱将军,既然如此,我们愿意亲自执行此计,为荆国争取时间,我二人纵使身死,义无反顾!”
张邺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老兵油子看似豪迈,实则暗中藏有后手。
老兵油子,肯定想好了活路。
待审讯过莫军俘虏,知道了莫军主力约二十万,驻扎在九十里外的草地。
张邺、左亮玉和关门两名将领吴典、谷力四人领命,带兵一千多人,佯装逃散的莫军,向着莫军营地摸去。
南韶仪和马岱领兵五千与他们相距二十里,以备后期事成后的接迎。
众人从上午出发,一路前行,他们遇到了不少战败的荆军,但在他们的默契配合下,这些荆军都被巧妙地放过,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
那些逃过一劫的荆兵也是八竿子摸不着头脑,这些莫军竟然没有围杀他们,而是放了他们。
由上午出发,竟到黄昏邻夜,方才看到莫军大营。
只见莫军营寨架设得很长,营帐数不过来,人数重重,队列交错巡逻。
张邺、左亮玉、吴典和谷力四人这才慌了神,如此庞大的营寨,又如何找到粮草所在。
即使他们成功混进莫国军营,怕是一时也难以做到,时间一长,他们必然暴漏身份。
张邺此时也有些后怕,看有些事情却是想得太简单了。
他无数次地暗示左亮玉,让他快点说出活命的主意。老兵油子活命点子多,定然不会让人失望。
但迟迟没有得到有效回应,吴典和谷力二人又在身边,有些话不好明说。
但事已至此,众人也只得硬着头皮走下去。
众人刚一出现在莫军寨门前,便有莫军的号角吹响,很快莫军做出备战的反应。
“莫军兄弟,自己人!我们是郑平将军麾下溃败的部队,一路逃回来的。”左亮玉迅速派出一名口齿伶俐的士兵前去交涉,希望能借此机会混入莫军大营。
甚至让部分具有表演天赋的士兵佯装劫后余生的样子,高兴地痛哭。
莫军士兵显然对此有些疑惑,但他们也看到这支队伍衣衫褴褛,确实像是败军之状。
尤其看到一群喜极而泣的莫军样子,竟然加深了信任。
且说,这郑平自上次一役,可谓是损兵折将。
对于他这类投诚过来的荆国人,本来就不受莫人待见。又加上他骗取关门的任务失败,折损了数千将士的性命。
特别是后来传来的消息,当初围攻他们的一股荆军只有区区百人,他们是被数千的草人给吓唬住了,他们落荒而逃。
如此窝囊之举,让他在莫军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这是何等的羞辱,生生地把他定在了耻辱柱上,臭名远扬了。
背后都能听到有人称呼他为“撒腿的逃跑将军怕草人的害虫”等等更多难听的称呼。
自然在莫军这边,郑平成为了备受诟病的降将,早就被晾到一边。
当听到又有一批逃回来的莫军,而且这次居然有一千人成功逃回。
郑平一改之前的颓废,立刻跑来寨门迎接。
看到确实是当初自己率领的那批人,那还没脱完的荆军衣服,不伦不类的样子,更是确信无疑。
从上次骗关门未成,他损兵折将,把莫军的四五千人损失了七七八八,随他逃回来的不足千人。
后来,零零散散地又逃回来几百人。
他这个荆国降将颇为不受莫军待见,这次如果能带回一千人,或许能在莫军中重新树立威信。
郑平热情地迎了上去,对张邺等人道:“诸位兄弟,你们终于回来了!我可是天天盼着你们啊!”
张邺等人也假装激动,与郑平拥抱,互相安慰。他们内心紧张万分,但好在这个郑平其实也不认识这些莫军士卒。
郑平看着这些“逃回来的”士兵,心中暗自盘算,如何利用他们来提升自己在莫军中的地位。
郑平带着张邺等人进入了莫军营地,并向莫军元帅汇报了情况。
莫军元帅季行,莫国上将军,此次正是在他的指挥下大败荆军,并乘胜追击,方才驻扎在此。
之前令荆国降将郑平带兵骗取关门的计策便是出自此人,力排众议启用郑平,但终归天不遂人愿,还是败兵而回。
如今闻听郑平又接回一千士卒,如此算下来当初派去骗取关门的兵将损失也就不到一半了。
如此也好给二殿下一个交代,少一些责备。所谓心盲正是如此,他们竟然没有对张邺一行人起疑。
或许谁也不会想到,区区一千人去骗二十万的大军,那可是羊入虎口,有死无生。
季元帅对郑平能带回这么多士兵表示赞赏,并让他负责安置这些士兵。
郑平心中大喜,立刻安排张邺等人入住营地,并为他们准备了食物和衣物。
他以为这次终于可以在莫军中翻身,却不知道,这一切都在张邺等人的计划之中。
张邺也感意外,竟然这般容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