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萧文愈萧云灼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书籍看我善名远扬,气得旁人靠边站》,由网络作家“灿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朋友很喜欢《看我善名远扬,气得旁人靠边站》这部古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灿蓝”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看我善名远扬,气得旁人靠边站》内容概括:那边呢?是不是也得学些什么才好?表姐帮着李大人断了案,可见心细,学起东西来,没准比我快多了呢。”“她?”姜氏嗤笑了一声,“她这莽撞的样子,能学得了什么?!改日让她在家认几个字就算了。”婚事不能耽搁。等到老爷回家见了人之后,便要琢磨起来,京城本地的就算了,还是嫁到外头去比较好些。姜氏想了想,又动了心思。“阿妧,一会儿你收......
《畅销书籍看我善名远扬,气得旁人靠边站》精彩片段
萧家人丁少,萧镇关后院也只有姜氏这么一个嫡妻,这么多年来,老太太压根不管事儿,所以府中上下全听姜氏的话。
即便是对两个弟弟无比严苛的萧文愈,见了姜氏也收敛规矩得很。
以至于姜氏少有挫败。
但今日,却丢了这么大的颜面。
一想到别人那嘲笑的眼神,姜氏便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夫人,还有一事。小人回来时正遇上高升布坊的人过来送礼,瞧着物件竟是极多,都是些上好的布料、成衣,小人不知如何处置,便让他们在外头候着了。”管家又道。
胡家虽然只是卖布料的商户,但也是体面的商人。
高升布坊时常推出些特别花样的布料,数量不多,京中许多女子争奇斗艳,都要想法子提前定下一些,若穿着他家的衣裳,出门交际时也能让人羡慕几分。
“这家人倒是会做生意,莫不是知道大郎即将春闱,所以先来送喜?”姜氏眉头微皱,“也好,让人进来吧。”
姜氏吐了口气,恢复端庄,让管家出去领人了。
“只可惜老太太命数不长了,最近也只能穿些素净的,没准还会耽误阿妧你去琴楼拜师……”姜氏可惜道。
“姑母,不打紧的,我每日在家中多练练也是一样的。”姜妧做出不在意的样子。
“等丧事过了,我想法子将萦琴师请到家中来,妧儿你才德兼备,萦琴师瞧了必然喜欢,到时候不论花多少银钱,绝对要让她收你为徒。”姜氏大方地说道。
闻名天下的琴师不多,肯出来收女徒的,就更少了。
“谢谢姑母。”姜妧连忙说道,语气顿了一下,又试探问道:“那……表姐那边呢?是不是也得学些什么才好?表姐帮着李大人断了案,可见心细,学起东西来,没准比我快多了呢。”
“她?”姜氏嗤笑了一声,“她这莽撞的样子,能学得了什么?!改日让她在家认几个字就算了。”
婚事不能耽搁。
等到老爷回家见了人之后,便要琢磨起来,京城本地的就算了,还是嫁到外头去比较好些。
姜氏想了想,又动了心思。
“阿妧,一会儿你收拾一下,陪我去皇城寺一趟,为老太太祈福。我虽然是被那假和尚所骗才买了琉璃莲花灯,但也怕有些碎嘴之人胡言乱语,给我泼出恶名来!”姜氏又道。
不仅要去皇城寺,还要大张旗鼓地去。
让所有人都知道,她虽然买错了东西,可孝心却不容怀疑。
“我听姑母的,您在哪儿我在哪儿。”姜妧连忙道。
二人说着话,胡家的管事也被领了进来。
姜氏颇有几分威严,扫着底下的人,道:“你们高升布坊的好心我收了,只是听闻这物件有点多,这样吧,去账房领些银子,我们全买下来。”
“夫人误会了,这是我家主人专门送给萧大姑娘做谢礼的。”胡家管事连忙说着,“我家少爷客死异乡,多亏了大小姐帮忙传信来,这等恩情没齿难忘,我家主子说,家中没什么稀奇的东西,只有些堆积的布料,不成敬意,望萧大姑娘千万莫要嫌弃为好。”
“……”姜氏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胡家管事这会儿也十分小心,又补了一句:“还请萧夫人见谅,我家主人让小人将东西亲自送到萧大小姐手上,顺道让小人给大小姐传句话。”
萧姑娘的身份,可将他家老爷夫人以及小姐惊得不得了。
本以为只是萧家远房亲戚,却没想到竟然是嫡出的大小姐!
还找了萧家的下人打听到:这个大小姐丢了十二年,才回来,很是可怜。
原本,这东西只要送到萧家,给谁都是一样的,但他家小姐觉得不太对!
萧姑娘若在家中受宠,那日就不会穿得那般寒酸出门,大冷的天,脸都冻得通红,又买通人细查了一下,得知这位姑娘一回家就被当家主母训话了,不仅如此,回家的时候,侧门那边那扔出来不少旧衣裳,据说是家中表小姐赠给嫡小姐的。
既如此,那东西就得交到恩人手上才行,否则到了萧夫人手里,萧小姐恐怕摸都摸不到。
此时,姜氏眼带冷意。
这些混账是觉得她堂堂当家夫人,会吞了亲生女儿的东西?!
可笑!
“我家孩子毕竟是个闺阁姑娘,也不好随意收外人的东西,还是带回去吧!”姜氏语气都变得冷漠许多。
“既然夫人不便……那我们就在外头等着,等大小姐出门的时候,再亲自送给她吧。”胡家语气谦逊地说着。
姜氏只觉得这些人听不出好赖话。
这是帮着那死丫头和她作对!
不过,这东西送来了,已经惹了不少人注意,若再搬回去,等见了萧云灼再重新送,这周边的人家岂不多疑?
既是大恩,不收都不妥!
“罢了,那你们将东西抬过去吧。”姜氏实在不想多管了。
这孩子才来家第三日啊,她便觉得有三五十年这般长,每日都气她,事事她都要掺和,桀骜不驯、野性难改!
这让她如何受的了!
真是一天都坚持不住了!
姜氏让人收拾东西,而姜妧也回自己的院子,准备去皇城寺,只是瞧着布坊管事那忙碌的样子,姜妧又停下了脚步,转头去必经之路瞧了瞧。
这一瞧,心中五味杂陈。
之前管家说布坊送来的东西多,但也不觉得能多到哪里去……几匹布而已,又不是买不起。
然而当亲眼瞧着,才发现压根不是那回事。
这高升布坊的东家简直是疯了,莫不是将家中的库房都搬来了!
黄金布只供御用,倒是没送来,但却有如黄金布一般稀少的银月绫,竟足足送了六匹,这料子望之如冰,纹理若仙衣,价格虽然比不得流云锦,但很是难买,去年她让人日日守着布坊一个月,也才好不容易得了一匹,且还是寻常纹样的!
现在却给萧云灼送了六匹来?!
还有那流云锦、紫玉纱,更堆了不少,除此之外,竟然还有几箱子成衣……
甚至,她刚刚还看见一个打开的箱子里头,竟装着毛色极好的狐裘,这狐裘她认得,乃是高升布坊这个月的镇店之宝,通体雪白,质地柔软,说要留给贵客的……
贵客、萧云灼吗?!
她不就是帮着传个信?怎么配这么好的东西?!
“这是本门秘文。”说着,她小心翼翼地揣进了怀里。
她腰杆纤瘦,怀里塞了许多东西,却也瞧不出臃肿来。
萧镇关难得没再冷脸,僵硬地笑了一声:“你还有门派?那你在门派之后处于何等位置,派中有多少人?”
他压根没将这话当真。
女儿十六七岁,多年来流落外头,应该连吃饱穿暖都是难事儿,她一直漂泊,或许也见过些江湖儿女,向往人家的厉害本事,所以才这些天真的胡话。
“我是门主。”萧云灼立即说道,但又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本门如今除了守山人之外,没有门徒了。”
“守山人是做什么的?”萧镇关继续哄闺女。
“守护本门不让外人进入,更要守护藏书,另外……照顾我,我小时候不会做饭、无法养活自己的时候,就全靠守山人了。”能说的事情,萧云灼没有隐瞒。
萧镇关神色复杂地点了点头。
女儿提到的守山人,实际上应该是养父养母吧?她四岁就丢了,若没有大人照顾,怎么活着?
“将来你可以将……守山人,请到京城来,为父一定好好招待。”萧镇关尽量耐心道。
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
小时候还总围着他转,不是爬在他肩膀薅头发,便是闹着要养一匹小马,他书房的书籍都被她画了个遍,明明看不懂几个字,却敢将书拿出去烧了,非说那本书太难了,所以要吃到肚子里,这样就能人书合一了!
“他们要世代守山,不可走动的。”萧云灼说了一句,然后又问他:“你还有什么话要和我说吗?如果没有的话,我想去祠堂了。”
“……”萧镇关有些哑然。
女儿现在竟变得这么沉默寡言吗?从前明明是个小话匣子。
他心中有些失落,可依旧端着长辈的严肃态度,认真道:“刚才大夫也说了,老太太病情好转,应该是你们几个在身旁侍疾的缘故,既如此,你们要多多过来尽孝,但那些做法的事情……还是不要再做了……另外,为父还听说,你还用我与你大哥的名义,去刑部找李大人了,甚至还收了商户送来的重礼?”
那家信里头,写得不明不白的,他一开始瞧着是极为震惊。
但如今见了女儿,发现她小小一个,乖巧地蹲在这里,十分无害,如何也不信她能做出信中所说的猖狂事儿来。
萧镇关希望一切事情都只是误会。
在他眼里,眼前的女儿与儿子们终究还是有些不同的,一是这孩子从小就很聪明有主见,二是她流落在外吃了不少苦,如今刚刚回家,他这做父亲的也不想满嘴都是教训之言。
萧云灼听着父亲所言,忍不住笑了起来。
怪不得亲爹这么急切地回来,原来是有人在背后说了闲话?
“我做法没错,此事大哥也点了头,至于另外两件事也是真的,路见不平自然要助,何况那假和尚还将杀人凶器卖给了祖母,我更不能不管,若我不借萧家身份,总要多费一番工夫才能如愿,为了节省些时间,便借了父兄名头一用,若父亲不喜,那下回,我只借大哥的就是了。”萧云灼坚持自己的想法,并未低头,甚至还理直气壮。
“还有收礼一事……”萧云灼想了想,也没发现自己有问题,便依旧认真道:“我不远万里帮其亲人收尸、传话,这等大恩,送些物件来,我想我还是收得起的,何况,我还卖了好多符呢,公平交易,何错之有?”
姜氏也知道,如今女儿已经大了,既认得家门,那想赶出去也就难了。
但也好在是大了,十六岁,正好可以说亲。
这些日子她仔细挑一挑,选个远一些的人家嫁过去,后半辈子,依旧是当做没这个闺女。
不是她心狠,是这孩子、本就养不熟。
而且她还听说了,这孩子这些年是四处流浪、居无定所,只怕是连字儿都认不得,更别说琴棋书画了,除了一张脸长得不错,着实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地方。
萧家如今好不容易将公公当年丢了的脸面捡回了一些,如今是万万不好因为这丫头再丢人现眼的。
她是恨不得将这丫头捂在家里头,不要让外人知。
云灼微微低着头,看上去还算乖顺。
只是眼中那随意又漫不经心的样子,让姜氏气不打一处来。
“我说的话你要放在心里!咱们萧家好歹也是封过爵的,若你将来做出有辱门户的事情,我是定不饶你的!”姜氏话音一转,立马又提道:“你大哥早先与我提过,说是待你回来了,便给你请几个名师在家中教导,可我想着,你粗鄙惯了,只怕适应不了,这事儿便罢了,等见了你大哥,你记得婉拒他,莫要说是我的意思,可明白了?”
名师入府,外人必然注目,若学不出个名堂,脸面都能丢尽了!
积微堂那老虔婆还有自己那胳膊肘往外拐的大儿子,很早之前便做好了打算,恨不得将这京城最好的“大家”都请过来教导这个不成器的丫头!
一想到旁人知道她姜温玉的女儿是个不折不扣的草包,她便觉得头昏脑涨!
“明白。”云灼简单回道,惜字如金。
母亲话中意思她当然是懂的,但听不听就不一定了。
“行了,你去歇着吧,晚膳时再派人叫你。”姜氏直接挥手让下人将云灼带出去了,这糟心的人,她多看一眼便多气一分。
云灼也没多看姜氏一眼。
很干脆地离开。
她明明什么都没反驳,可那桀骜不驯的身影却让姜氏觉得自己被亲生女儿打了脸一样郁闷。
“这孩子连最简单的礼仪都不懂!”姜氏气得将茶碗重重落下。
……
午时,阳光稍暖,云灼到了她那略有点偏远的院子。
院中有些荒凉。
屋子里头还有浓烈的熏香味儿。
想必是才收拾出来的地儿,担心霉味儿过于明显,这才用熏香遮盖住。
萧府很大,大到多数的屋子都是空置的。
母亲能在里头寻出这么一间清静的,真是没少“费心”。
云灼没太在意,只让人先将香炉搬出去,炭火味儿与香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实在浑浊。
对于姜氏的态度,她其实早有准备。
她自幼被姜氏所弃,两个月前,萧家才找到她。
这些年,她其实一直知道自己的身世,只是无暇顾及,但来寻她的人说,她的祖母年岁大了,身子骨越发不如意,且对她放心不下,她思虑再三之后,觉得这家还是要回一趟。
而且她也不是没有脾气的,当年被弃之时,生母是打定主意想让她死的。
萧家好歹也是为官的门户,就算瞧不上她这个女儿,随便找个人家养活也不是难事儿,可她生母却让人将她塞到了棺材里头,抬去了万骨坡。
那地儿,就在京郊不远处,是前朝战乱时的埋骨之地,里面数不清的尸骨、漫天的阴气,被世人称为不祥之地,寻常人即便经过也要绕路走。
但姜氏,却将她一个不到四岁的孩子扔在那儿……
如此旧事,若不了结,必成心患。
她回来的路上,也听身边人念叨了不少,对萧家的事情很是了解。
生下来便被祖母带在身边教养的大哥萧文愈,如今据说已经是个举人了,正待春闱。
二哥萧文越,那是姜氏的心尖肉和依靠,只比她大了两岁,听说也是个会读书的,但并没有下场考试,因为他身子骨不大好。
她是姜氏的第三个孩子。
姜氏将她送走后几年,又生了个儿子,叫萧文晏,如今还是个八九岁的孩子。
因祖父临死前留下了个好色荒唐的名声,所以她那父亲对女色上很是小心,这些年只守着姜氏一个,夫妻俩感情应当算是十分不错的。
“大小姐。”突然,管事的声音打断了云灼的思绪。
管事领了几个丫鬟过来,将其中一个带到她的面前。
“这人是夫人给您挑的,叫春萍,有事您吩咐她便好,外头那几个是粗使丫头,平日里帮您扫扫院子挑挑水用,若有不满意的,夫人再给您换。”管事看似恭敬道。
云灼看了春萍一眼。
小丫头模样不错,虽为丫鬟,却皮肤香细、面色润泽,手软如绵,竟养出了几分富户娘子的皮相,只可惜,她地阁削薄、鼻为土星而不隆,额位偏亏、神恶鼻仰,唇纹多皱,瞧着便是个心奸气高之人,贫贱难改,越是用尽心机贪不该贪的东西,越不能得偿所愿。
云灼扫了一眼便没不想多看了。
这倨傲的样子,必是个心气儿大的。
“大小姐,您还是先沐浴换了衣裳吧,夫人不喜欢苍青色,显得老气,这边箱子里头提前备了不少衣裳,这都是表小姐送您的,您与表小姐身量差不多,应该能穿。”春萍熟路地越过云灼身边,走到内室,挑出了一套月白色的衣裳,还搭配了个寻常毛色的斗篷。
“家里还有个表小姐?”云灼微微挑眉,有些好奇地问道。
“表小姐是夫人娘家那边的嫡亲侄女,在家中住了已有十来年了,与夫人亲近,胜过亲生母女……”春萍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萧云灼的表情。
见她没什么反应,那胆子似乎又大了几分,继续道:“二少爷和小少爷对表小姐也是极好的,表小姐为人宽和,性子温柔大方,在京中都有些贤名……”
云灼听完,忍不住笑了起来。
母亲真乃人中奇才也,厌恶亲生的女儿,养着别家的千金,可真是与众不同。
她这一笑,无比明媚。
春萍心中一慌,有些拿捏不准大小姐的想法,按理说……夫人这般疼爱表小姐,大小姐该嫉妒生气才是,怎么还笑得出来?
云灼抬起一只手,纤细的指尖划过斗篷。
“送了这么多的衣裳来,这位表小姐的库房可还有能用的?”云灼平静问道。
“自然是有的,表小姐那里不缺这些。”春萍顺口便道。
表小姐在夫人跟前养了十年,夫人对她无比疼爱,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那时兴的衣裳布料或是首饰,只要有货都会送到表小姐面前。
这般娇贵,自不是流落在外的大小姐可与之相比的。
姜氏肯点头,惠嬷嬷也松了口气。
那两位少爷一向听夫人的话,这几日必然会在积微堂老老实实的待着。
惠嬷嬷跟着姜氏的下人一同去两位少爷院子请人。
看着惠嬷嬷的背影,姜氏忍不住笑出了声。
正巧这时姜妧走了过来,姜氏更是高兴地张罗着让姜妧坐下。
“姑母可是有什么喜事儿?”姜妧一脸好奇,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地。
姜氏张了张嘴,倒也没说出老太太的坏话来,将外放的情绪收敛了几分,然后端庄说道:“哪有什么好事儿,不过是瞧着你们这些孩子长大了,很是欣慰,对了阿妧,这些日子老太太身子骨不好,你身上的颜色记得穿得淡雅些。”
姜妧很是聪明,一听这话便知道老太太不大好了。
“老太太这一病实在厉害些,这么多太医都看不好,刚才瞧着惠嬷嬷带着人往越表哥和晏弟弟那边去了,可是已经……”姜妧声音低了几分,意思明显。
去年她及笄之时,姑母有意在两位表哥中选一位做她的夫婿。
二表哥对她温和些,只是身子骨不好,且这么多年也没个功名在身,虽然得姑母疼爱,可身为次子,在这家里头还是要受些委屈的,不比大表哥为人稳重。
所以若真让她挑一个,自然是大表哥最好。
姑母一直觉得大表哥不够听话,也的确有意将她许配过去,如此也能让母子之间更加亲近些。
可偏偏老太太不同意。
大表哥如今都已经二十有三了,老太太偏就拦着,不让他成亲。
长子没定亲,次子就更不好谈婚论嫁了,对此姜妧也觉得老太太实在糊涂碍眼些。
“惠嬷嬷也不是让他们去侍疾的,而是云灼那丫头想法多,竟琢磨着要在老太太院子里做一桩法事!”姜氏说着,可笑之余又有些丢人,“刚才管家也来说,这孩子连丫鬟都没带便出了门,急匆匆的,不知干什么去!这闺阁小姐,哪个像她这样不懂礼数的?幸而现在才回来没人认得,要不然我这脸都不知该往哪里放!”
昨儿人回来的时候就嘱咐了,老实在家中待着,不许出门。
可这人愣是将她的话当成耳旁风!
姜妧面露吃惊,有些犹豫道:“姑母……表姐这些年都是以何谋生啊?之前春萍那丫鬟不是说,表姐带着的那个大包裹里头装的都是金银珠宝吗?这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如今她这么着急地出门,不会出什么事吧?”
姜氏脸色也变了变。
这丫头,太邪性了。
穿得那么寒酸,却带着不小财物,昨儿她便想问个清楚,谁知道大儿子突然也到了,气得她忘了此事。
十几岁的姑娘家,能靠什么谋生,还赚这么多银钱?
“真是个混账东西!好心接她回来,若是脏了门楣,干脆一条白绫勒死她算了!”姜氏气得拍桌,“小小年纪心思不少,今儿见了老太太一面,便想着卖弄自己了,还非要做法事,难道以为自己是神仙转世,吹口仙气儿就能将人弄活了!?这家里头的事情,关起门来也闹不出多大笑话,她做了家里的主还不够,还跑去外头发癫去!真是气死我了!”
姜氏头疼得很。
自己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玩意儿?
打小胳膊肘就往拐也就罢了,竟还这么能闹腾!
姜妧连忙站到了姜氏的身后,给她揉了揉太阳穴。
“姑母莫气,我听闻这民间百姓若是没钱看病,便会求村中的神婆瞧瞧,表姐这也是一番好心,觉得那玄乎的法子能行才这么张罗的。”姜妧柔声开口,“等过些日子,表姐便会知道自己的法子是没用的,拦不住这生死大限,待家里出了大事儿,姑父也要归来,知道表姐这般不懂事,应该也会想着多教养一些,到时候您让她闭门不出,大表哥定然也不会再多言。”
老太太一死,全家守丧,萧云灼自然也出不去了。
她闹腾的越厉害,姑父便会对她越失望,姑母怎么教还不随意?
“你说的有理。”姜氏听着,这气确实也歇了不少,“你我真是没有母女缘分,倘若是你从我肚皮里生出来的,哪里还有这么多事儿?”
“听闻姑母生表姐时险些难产,妧儿每次想到姑母受罪的样子,便心疼得不得了,若我是姑母的女儿,岂不是要让您再遭罪一回?这样我可不愿,且我虽不是姑母生的,但也一样可以孝顺姑母,妧儿已经很知足了。”姜妧连忙说道。
姜氏也忍不住想起当年生产时的艰险。
那些日子,她公公还在,丈夫却想要等她生产之后离京,去边关参军成就一番事业。
丈夫说自己已经生了两个儿子,肚子里又揣了一个,算是对得住祖先了,即便将来没了性命,也不用担心萧家后继无人,所以他想出去拼杀一番,圆了多年心愿。
她自然是不愿的。
边关那么远,他去了那地儿后只怕三两年都回不来一次,谁知道会不会养着别的女人?
为此,他们夫妻俩总会吵架。
他们成婚数载,只有那段时光过得如同仇人一般,即便丈夫偶尔向她低头,也是顾念她腹中孩子,显然这孩子是比她重要了!
尤其是后来她辛辛苦苦生了那丫头,险些没了性命,可丈夫竟没第一个瞧她,反而抱着孩子不撒手,那欢天喜地的样子,如同得了什么稀世珍宝一样!
这孩子逆生,本就是不吉的!
生完之后,她身子更是虚弱难治,夫妻之间自然也无法像从前那样亲近,她是日日担心,生怕某天醒来,家里便多个姐妹!
紧接着公公被赐死,丈夫也只能出去应酬,虽没去边关,但也入了京中大营,再也没有蜜里调油的感情,许久才能见上一面……
她本就觉得这些不顺利的事儿都是那丫头带来的,后来找高人一算,果然如是!
果真是个甩不掉的扫把星,都扔出去这么多年,竟还能找回来!
姜氏心中又将云灼骂了好几遍。
此刻,京中清水园中。
云灼混在了一堆人里头。
不远处的凉亭下,那个冠以大师之名的游僧正在讲佛,下面坐着一些富贵人家的长辈,正一脸虔诚地听着,一个个眼神尊敬、奉若神明。
孟咏思心头一惊:“你如何知道?”
“自然是算出来的。我还能看出你不仅见了火,甚至还刚经历了血光之灾,此灾来自于至亲。”萧云灼继续忽悠道。
孟咏思惊了。
没错!
一早天还没亮的时候,弟弟噩梦惊醒,突然闹了起来,一不小心打翻了烛火,险些烧了整间屋子,幸而下人们救得快。
她当时也连忙赶了过去,当时母亲抱着弟弟一直哭,却没想到弟弟手里藏了剪刀,竟要戳死母亲——
她连忙冲上去挡了一下,右手前臂受了伤。
如今弟弟吃了药睡下了,母亲那哀伤的样子让她很是无力,她便想出门散散心,顺便买些弟弟最爱吃的点心……
她手上的伤早就包扎好了,又有衣服遮着……
此事又才过没多久,这个萧姑娘,怎么知道的!?
孟咏思震惊地看着萧云灼,不停思考着,自己究竟有没有见过她……
为何萧姑娘会对她的事情这么了如指掌?
“已经有不少太医看过你弟弟的病症了吧?”萧云灼又道。
“没错。”孟咏思轻轻颔首,“只是……姑娘为何要打探我家的事情?你……特地将所有的糕点都买了,莫非是在故意等我?”
最近家中事情多,她很少出门,今日更是临时起意才来了此处!萧姑娘应该无法打探到她的行踪……
萧云灼瞧她这怀疑的样子,心里也挺委屈的。
在来京城之前,她已经在关西那一带闯出一些名堂了,尤其是常去几个村镇,里头的百姓对她更是客客气气,都知道她神隐门门主的大名!
可来了这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这些人呐,看着她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个胆大包天的骗子。
为了让自己更像样子,萧云灼微微抬头,从容不迫,又神秘兮兮的开口道:“孟姑娘,我今日在此见你,乃是天机指引,你只需要知道,我能治好你家弟弟便是了。”
“……”孟咏思感觉自己可能遇到了个……疯子?
这小姑娘和她差不多大,黑白分明的眼睛透着清澈的稚嫩,大言不惭的样子却是好笑极了!
“你……你是哪家的姑娘?我派人送你回去吧……”孟咏思同情地看了她一眼,心里琢磨着,这萧姑娘或许是脑筋有问题,所以不常出门,她肯定是好不容易跑出来,瞧见好吃的点心便挪不动步子,买了这么一大堆,不要命地往肚子里的塞……
也怪可怜的。
孟咏思说着,也有些不太敢靠近了。
这种脑筋不清楚的人,情绪没准也会不稳定,就像她弟弟那样……万一,不小心动手伤她就不好了。
萧云灼磨了磨牙,只恨苍天没将她生成一副慈祥仙人模样。
“你等等!”萧云灼连忙伸手,“给我几个铜钱。”
“你……还要乞讨吗?”孟咏思惊了,“姑娘,你身上的衣裳,你身边的点心……都价值不菲,怎么还有这样的癖好……”
这世上稀奇古怪的病,可真多啊!
“你不给的话我就只能自己动手抢了!”萧云灼被她的话气得小脸憋红,差点没稳住多年装腔作势的派头。
孟咏思皱着眉头。
不过些银钱而已,就当是做善事了!
她侧头让丫鬟掏了荷包,拿出了一小角碎银递了过去,萧云灼痛快收下之后,见对方要走,便立即开始说道:“孟姑娘,我既然收了你的银钱,便要为你算一算。”
孟咏思神情略显尴尬,她出门一趟,可不是为了算命的。
小说《看我善名远扬,气得旁人靠边站》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云灼遛没影了,几个想找她算账的信众火都不知道往哪里发。
“大师,您跑得这么快,这也太有失风范了!您可是帮了他们啊,怎么能就这么跑了呢?就该在那儿等着,待官府的人查明真相,他们就该对您感恩戴德了!”游魂也跟着飘了出来,为她鸣不平道。
这也太怂了点。
那些人越是凶,之后便越会愧疚补偿,大师这么抠门又爱钱的人,怎能放过如此机会?
就该留下,证明了自己后,将那个假和尚的信众们一一收揽了才对!
那么多的冤大头、那么多的银子,以后还愁荷包空瘪吗?
“他们不会是我的钱袋子。”云灼随意道,“假的终究是假的,那个假和尚所论的佛法,也并不深奥,倘若那些人是真心求佛,怎会被那么浅显的话术所骗?何况这京中道观寺庙遍地,想要求佛,多的是去处,为什么要追着个外头来的游僧吹捧?”
“为什么啊?”游魂愣了一下。
“因为他们有私心啊。”云灼笑了一声。
“虽不能一概而论,可那里头大多数的信众都是如此,假和尚昨日论佛法,今儿抽有缘人,明日又要卖佛前旧物,花样多、动静大,肯费心思也肯为信众宣扬善名,在他跟前花钱的人,转头就能得个好名声,他们的向佛向善之心掺杂了利己私欲,我刚刚戳破了假和尚的阴谋,也让他们成为笑话,以后又怎会真心信我。”云灼又道。
“听着有理。”游魂仔细一想,觉得……很对!
向佛的地儿多了去了,这京城还有个皇城寺和天下第一观呢!
寻常百姓也都能进,里头的大师们也都是真的慈悲,人家每个月也有对外开放的讲经日,不去那里静心,偏找个外地和尚凑热闹,是挺不正常!
“当然,也不乏有些从众无辜之人,是真的受骗上当了。”云灼又道。
她手里还揣着刚才摆摊用的包裹布,不顾形象地挎在了身上,出了清水园后,更是左右张望着,认清了道路后,便冲着一个方向走。
“大师小小年纪懂的可真多!佩服佩服!”游魂一看云灼的方向是自己的家,连忙吹捧起来。
“你都死过一次的人了,不该如此天真。”云灼嫌弃地看了一眼。
这鬼,死得可惨了。
十六七岁的时候,便闹着要去关外走商,折腾了十年,凭着运气和辛苦,赚到了不少银钱,但却在准备回来的路上出了意外,被群狼吃得干干净净,就剩一点啃不下的骨头。
他离家多年,思念父母,故而灵魂不散,在那四周盘桓,运道不错遇上了她。
此人留下了一大堆的银钱,她本可以都据为己有,但她做了神隐门门主,不好做那贪得无厌之事,故而与这小鬼交易,将他的多半家财送还父母、证明他这些年的努力和成功,并传达死讯。
说白了,就是让她回来扎他亲生父母的心。
谁让他爹娘从前整日嫌他花钱、说他一无是处……
只是在云灼看来,这鬼是够天真的,人都死了,竟还不知自己命犯小人。
出门之前,云灼将那些银票都揣在了身上,小鬼游走在边境经商,贩卖些奇珍异宝,赚了数万两家底,而她行囊里的那些珠宝,也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出手的货物。
珠宝是她的酬劳,如今要送出去的通用银票总额有六万多两。
“我已经离家十年了,离家之前,我家是卖布的,我爹整天围绕铺子转,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不着家,每次瞧见我,便逼着我读书,拘着我看账!后来有一回,我听说我娘连日咳嗽,便花了一千两银子买了个药,没想到却是假的,虽然我是被骗了,可终归是好心,我爹得知之后,狠狠打了我一顿……”
“他们整日嘴不离钱,我便想着,将来我定要赚更多的银子,比我爹能干,看他还怎么骂我!一怒之下,便收拾行囊出了门……”小鬼叹了口气。
悔吗?悔啊!
银子哪里是那么好赚的。
而且出门在外,无人依靠,处处都得靠自己,小心谨慎,好多次都险些丢了性命,但每次都侥幸躲过去,他就以为自己能一直这么幸运下去,却没想到,终究还是客死异乡。
云灼听到他说花了一千两银子买了个假药,都想替他爹揍人了。
一千两,够买多少符纸朱砂的?
败家子。
小鬼唠唠叨叨的,说了不少旧事,过了一会儿,云灼到了。
只是这宅子……很气派啊?
“我家变了啊?我走的时候,门前这块路还没这么宽敞呢!现在都能停得下这么多辆马车了!”小鬼飘了过去,脑门顶上是那“胡宅”牌匾。
而这门口,人不少。
今儿,这胡家竟然还有喜事儿?
云灼也没拦人问,而是让小鬼进去飘了一圈。
小鬼进去一圈回来之后,灵魂便散发着一股惆怅而复杂的气息:“原来,今日是我妹妹定亲的日子,一眨眼她都十七了,我走的时候,她还是个小孩子呢……”
云灼没进去,但周边路人不少,她也听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胡家,应该与小鬼离家出走的时候有些不同了,如今乃是京城排得上号的富商之一。
胡家仍旧是卖布的,商号开遍各地,竟就是鼎鼎有名的“高升布坊”东家。
云灼去过的地方多,对这个“高升布坊”还是略知一二的。
这家商号,造布一绝。
据说前几年这布坊琢磨出一种薄如蝉翼的黄金布,被宫中选上为皇帝制衣,布料柔滑透气,皇帝颇为喜欢,还赏赐一番,这黄金布乃宫中专用,除了这东西之外,另还有流云锦、紫玉纱等好几种名贵布料,供不应求。
云灼看着半空中飘着的灵魂……
这是个傻子啊。
家有金山银山,他却自个儿去边境卖命走商?
赚那几万两银钱的确是不少,可与高升布坊的金字招牌相比……算得了什么?
今日布坊东家有喜,不少客人携帖而来。
云灼也走上前去,被门房小厮拦住,她镇定开口:“我没有帖子,不过却是贵府公子的朋友,劳烦告知府上主子,我受胡升之托,前来送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