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贝壳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西汉小亭侯全文章节

西汉小亭侯全文章节

喝口小酒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经典力作《西汉小亭侯》,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赵启明周亚夫,由作者“喝口小酒”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赵启明打着哈欠,清醒了一些。于是,细柳揉了揉眼睛,放下扇子跑出去询问。等着丫头回来禀告,赵启明才知道,是陶瓷作坊“开窑”了。这让他瞬间清醒,立即爬起来跑出院子,可找到禀告的下人询问,下人却根本不知道什么情况,只说开窑之后,他就回来禀告,而作坊里的几个工人,都在一个劲的吱哇乱叫。这个描述太抽象派了,让赵启明十分困惑。因......

主角:赵启明周亚夫   更新:2024-02-18 18: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启明周亚夫的现代都市小说《西汉小亭侯全文章节》,由网络作家“喝口小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经典力作《西汉小亭侯》,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赵启明周亚夫,由作者“喝口小酒”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赵启明打着哈欠,清醒了一些。于是,细柳揉了揉眼睛,放下扇子跑出去询问。等着丫头回来禀告,赵启明才知道,是陶瓷作坊“开窑”了。这让他瞬间清醒,立即爬起来跑出院子,可找到禀告的下人询问,下人却根本不知道什么情况,只说开窑之后,他就回来禀告,而作坊里的几个工人,都在一个劲的吱哇乱叫。这个描述太抽象派了,让赵启明十分困惑。因......

《西汉小亭侯全文章节》精彩片段


做扇子上瘾了。

赵启明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对扇子这东西有这样的兴趣爱好。

起初,钱管家对他明做扇子的事情意见很大,多次提醒他不要玩物丧志,但被赵启明赠送了一柄羽扇之后,老头就喜欢上这小玩意儿,没事就眺望远处,羽扇轻摇,看赤壁火海,而且还很喜欢在对下人训话的时候用羽扇指人,很有“妖孽看招”的架势,看起来有点帅呆,搞的厨房老妈子们一个个春心荡漾,老管家也再没有拿扇子的事情来教训过赵启明。

细柳同样也很喜欢团扇。

圆润的扇形,透明的绫罗,小巧精致,让小丫头爱不释手

尤其是在她自作主张,在扇柄上加了“红穗”做装饰,得到了赵启明的夸奖之后,小丫头有点一发不可收拾的意思,一连做了好几种颜色的“扇坠”,几乎每天都要换上新的颜色挂着,而且一有机会就替赵启明扇风,大眼睛眨来眨去的看着赵启明,想让赵启明夸她女红好,而赵启明倒也识趣,每次都会赞赏几句,之后小丫头就会心满意足的又站在一边,拿着团扇爱不释手的把玩,让内院其他几个丫鬟十分羡慕。

倒是赵启明,在玩了羽扇几天之后,慢慢就失去了兴趣。

因为钱管家比他更有诸葛亮的气质,好几次他羽扇轻摇的走出内院,还没走几步,就看到同样羽扇轻摇、在老妈子们的尖叫声走过的老管家,顿时高下立判,让他感觉十分自卑,于是就干脆放弃了羽扇。

他开始研究其他种类的扇子,比如檀香扇。

这是一种类似折扇的设计,区别在于折扇要用纸,檀香扇不用,却同样能拥有重叠、展开的功能,而赵启明就喜欢这种打开扇子时“啪”的那一声响动,和那一瞬间的帅气。

他觉得如果能做出来的话,一定能压过钱管家,重新成为侯府最帅的男人。

可檀香扇毕竟不像羽扇和团扇那样简单,想要做出来还需要好好设计一下。

于是这天午后,赵启明一边趴在地上享受着细柳扇来的凉风,一边努力回忆檀香扇的性质以及制作办法,拿着毛笔往竹简上画图。

天气已经十分闷热,门外的知了也叫的慵懒。

细柳打扇子的频率慢了下来,有点昏昏欲睡。赵启明也因为趴着的姿势倦意袭来。

这时,院外忽然传来下人的喊声。

“去问问什么事。”赵启明打着哈欠,清醒了一些。

于是,细柳揉了揉眼睛,放下扇子跑出去询问。

等着丫头回来禀告,赵启明才知道,是陶瓷作坊“开窑”了。

这让他瞬间清醒,立即爬起来跑出院子,可找到禀告的下人询问,下人却根本不知道什么情况,只说开窑之后,他就回来禀告,而作坊里的几个工人,都在一个劲的吱哇乱叫。

这个描述太抽象派了,让赵启明十分困惑。

因为如果是失败了的话,工匠们肯定会唉声叹气,吹胡子瞪眼,再骂一句“小侯爷傻/逼”,但如果成功了的话,也应该是兴高采烈,击掌欢呼,然后手拉着手一起去大保健庆祝才对啊。

吱哇乱叫又是个什么反应?

被广东人蘸着酱油生吃的老鼠幼崽吗?

赵启明不明所以,踹翻了话都说不清楚的下人,匆匆离开侯府,往东乡亭而去。

等到了地方,他才终于知道,原来自己误会了禀告的下人。

因为工匠们的确是在吱哇乱叫。

烈日下的院子外,许多佃户在指点围观,但这些人满脸茫然,互相讨论,显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之所以被吸引过来,实在是因为院子里的工人太过扰民,蓬头散发不说,还吱哇乱叫。

没错,就是吱哇乱叫。

当赵启明扒开众人,进入到院子时候,几个工匠又蹦又跳,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再加上他们一个个灰头土脸,被太阳晒得满头大汗,这样子简直就像是刚从精神病院越狱成功的神经病。

“小侯爷!了不得了!”一个工人发现了赵启明,一个健步冲了过来,竟然都忘了行礼,激动得嘴巴也在哆嗦手也在哆嗦的指着火窑说:“瓷器,烧出了瓷器!我们烧出了瓷器啊!”

“成了?”赵启明一愣。

他可没想过居然一次就能成功,于是有点不敢相信的来到了火窑前。

仔细一看,在火窑的另外一边的阴凉处,也就是被吱哇乱叫的工匠们包围的地方,正摆放着他之前所要求烧制的一应器具。包括几个巨大的花瓶,和成套的碗碟,甚至还有一些小的饰物。

而这些东西都是明晃晃的白色!

看来的确是成功了。

赵启明露出欣慰的笑容。

不过成了就成了,激动一下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吱哇乱叫?

赵启明表情怪异的看向几个工人。

结果他发现,几个吱哇乱叫的工人,不停蹦跳的同时,都捂着自己的手。而他们的手上,无一例外都带着水泡。再一看那些刚出窑的瓷器,洁白的瓷器表面,赫然有几个黑手印存在。

“你们该不会拿手去摸刚出窑的瓷器吧?”赵启明指着一个工人的手问。

工人呲牙咧嘴,不好意思的讪笑。

赵启明有点无语:“拜托你们专业点好不好,那么高的温度,不知道会烫伤?”

“这可是瓷器啊。”一个满手水泡的工人指着那一堆白瓷,满脸的激动:“而且还是从没出现过的新瓷器,别说我们几个,就算是长安城最好的工人,看到这么好看的瓷器,也肯定要往上扑。”

“对啊小侯爷,这可是了不得的东西,我们都没想过这辈子能烧出这样的东西。”又一个工人诉说此刻激动的心情,但这个工人和其他工人不一样,别人都是满手的泡,他是满嘴的泡。

看这意思他是抱着刚出窑的瓷器就啃?

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不过赵启明很满意这种反应,斜着眼睛看着几个工人说:“之前不是死活不愿意烧吗?”

几个工人一愣,停止了吱哇乱叫,然后对望一眼,纷纷露出干笑。

成功装完逼的赵启明很得意。

他绕开几个工人,蹲在那些瓷器面前,认真的打量了起来。

说实话,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首先颜色就不够正。因为真正的白瓷,是乳白色的,而这些白瓷的颜色偏暗,更像是米白。这大概是含铁量的问题,问题应该出在原料的筛选上。

另外这些瓷器表面的光泽度也不够,而这当然是上釉的问题。

不过,尽管有些不如人意,但跟这个年代的所谓“瓷器”比起来,那简直是嫦娥妹妹和芙蓉姐姐的差距了。

而这一点,从干了几十年陶艺的工人们,居然失态到往刚出窑的瓷器上摸也能看得出来。

所以总的来说,赵启明还是很满意的。

他站起来,笑着点了点头。

而这个时候,钱管家和李老板,似乎也得到了消息,急急忙忙的来到了院子里。


东亭侯府。

细柳正坐在内院的门槛上。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赵启明这么个抠脚汉子当老板,未成年少女细柳也不知不觉中学了一身坏毛病。好比这坐门槛的习惯,就是因为每天早上和赵启明一起吃豆腐脑养成的。

不过今天,坐在门槛上的只有细柳一个人。

忽然不用伺候赵启明,她百无聊赖,已经在这门槛上坐了很久。无聊时,她会拿出团扇在手里,杵着下巴摆弄几下,有时也会靠着门框发呆,但大多数时候,她都在伸着头朝庭院里探望,想知道赵启明是不是已经回来。

眼下已经到了傍晚,等了许久的细柳心中有些忧虑。

她担心小侯爷此去长安,看到了那里的花花世界,又会像从前一样花天酒地,彻夜不归。

但如果是以前,她倒不会有这样的担心。

相反,因为小侯爷总是很凶,一连几天看不到人,她心里反倒会偷偷高兴。但自从小侯爷大病一场,整个人都不一样起来,她打心底里不希望小侯爷再变回从前那样。

此时见小侯爷仍然没有回来,细柳有些失落,觉得小侯爷大概是不会回来了。

因为听钱管家说,小侯爷今天去了魏其侯府,那里肯定有很多的贵公子和贵小姐,小侯爷要是和他们玩得高兴,寿宴结束之后肯定会四处逛逛,说不定还要和那些贵公子一起整晚喝花酒。

想到这里,细柳起身走到门廊下,扶着柱子朝庭院中张望。

仍然没有看到小侯爷回来,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团扇,有些黯然的转过身去。

“本侯爷回来了~”

这时,庭院中忽然传来赵启明的声音。

细柳猛地转过身来,眼睛变得明亮,然后开心的跑出去迎接。

远远的,赵启明骂骂咧咧的经过庭院中的柳树,怀里还抱着两个盒子。

细柳急忙迎了上去,欢天喜地的行了个礼,然后开心的看着赵启明。

“傻笑什么呢?”赵启明不满的撇了撇嘴,扭头朝庭院里骂了句:“不知道哪个不长眼的乱扔东西,害得本侯爷脚底打滑,差点摔坏了东西,一会儿就跟钱管家告状,开展卫生专项整治工作。”

细柳连连点头,并伸手去接赵启明手里的东西。

赵启明倒也没拒绝,毕竟不是太重的东西,继续骂骂咧咧的回了内院。

这头细柳放下两个盒子,就赶紧拿起自己的团扇,跪坐在赵启明旁边卖力的扇。

赵启明也实在是累了,索性躺在了细柳的腿边,扯着衣服问:“今天家里没什么事吧?”

“没事。”细柳用空着的手帮赵启明把衣服拉开了一些,更加卖力的扇着,同时大眼睛看着赵启明,小心翼翼的问了句:“小侯爷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没有和那些公子去饮酒作乐吗?”

“没什么意思,参加完寿宴之后,去东市逛了逛就回来了。”赵启明说着,忽然想起什么,抬手指了指放在一边的两个盒子说:“对了,给你买了礼物,小的那个盒子,自己打开看看吧。”

细柳摇扇子的动作一停。

“发什么楞,还不去拿?”

细柳赶紧放下扇子,按照赵启明所说,把小的那个盒子拿了过来,然后又不动了。

“打开啊,你咋这么笨的。”赵启明一脸嫌弃。

细柳这才手忙脚乱的把盒子打开,然后看着盒子里的东西,愣住了。

“去了趟粉市,琢磨着给你买点东西胭脂水粉之类,又觉得不太适合你,毕竟你还未成年,花枝招展是要挨揍的。”赵启明伸了个懒腰,有些疲惫的说:“所以想来想去,就给你买了簪子。”

细柳看了看盒子里的簪子,又看了看赵启明,咬着嘴唇不说话了。

“不至于吧?”赵启明扭头看到这丫头眼圈发红,更加嫌弃起来:“只不过一根簪子而已,往后咱们侯府有的是钱花,别因为这点东西就哭,赶紧擦擦,怪难看的。”

细柳揉了揉眼睛,然后低头看着盒子里的簪子,忽然破涕为笑,显然喜欢的不行。

“美够了没?”赵启明撇了撇嘴:“美够了就去把钱管家叫到书房,我有事找他。”

细柳脸红红的点头,起身,抱着自己的礼物雀跃的跑了。

晚上,书房中。

赵启明跪坐在案几后面,如此规规矩矩,不用想也知道,老管家正在他面前。

“作坊那边第二批白瓷已经烧制完成,除去损毁,总共三百件零五件,明日就能运回府中。”天黑才回来的钱管家向赵启明做完汇报,然后行了个礼:“老臣今日一直在作坊里,因此回来的有些晚了,让小侯爷久等。”

赵启明赶紧回了个礼,然后说:“钱叔您尽职尽责,我哪敢怪罪,而且我之所以叫您过来,要说的也正是这白瓷。”

钱管家看着赵启明,认真的听着。

“今日我去东市逛了逛,看了看市面上的青瓷,觉得实在无法和我们的白瓷比拟,而且价格还十分昂贵。”赵启露出心痛的表情:“一想到我朝百姓要用如此价格去消费那样的劣质品,我十分难过啊。”

听到这话,钱管家眯起眼睛,面无表情。

赵启明斜着眼睛看了看钱管家的反应,觉得有点尴尬,于是讪笑了一下说:“其实我是想问问您,既然咱们有领先的白瓷技术,可不可以做成侯府的产业,比如重新盖个作坊什么的。”

钱管家这才把眼睛睁开一些,慢条斯理的说:“本朝虽有禁令,但经商一事,只要不挂靠在侯府名下,便不会有人干涉,而且能有这样的产业,贴补侯府家用,也是件好事。”

“我还担心您不同意呢。”赵启明松了口气,知道古代重农抑商,担心老管家顽固不化,不准侯府做生意,现在看来这样的担心是多余了:“不过,要是不挂靠在侯府名下,岂不是只能交给李老板了?”

钱管家点了点头:“自从第一批白瓷出窑之后,李老板几乎每天都要去作坊一趟,与老臣闲聊时,曾多次暗示过经营白瓷的事情,只不过没有小侯爷的吩咐,老臣一直没有应下而已。”

“那说明李老板不笨,知道这白瓷肯定赚钱,果然是生意人啊。”赵启明笑了笑,然后若有所思的说:“既然这样的话,不妨让李老板出钱来扩建作坊,我们用技术入股,然后分红,钱叔觉得怎么样?”

钱管家行了个礼:“这方面老臣会替小侯爷出面,去和找李老板详谈。”

“行,交给您我也放心。”赵启明点了点头,却忽然又想起什么,朝钱管家问:“不过,这作坊在李老板名下,工匠又都是他的人,这会不会有点不安全?”

“李老板的生意,多年来也一直在侯府的庇护之下。”老管家眯起眼睛:“若没有侯府,他纵使腰缠万贯,在京城中一样举步维艰,他若不笨,断不敢有任何逾越的想法。”

“那工匠呢?”

钱管家看了眼赵启明,然后面无表情的说:“几位工匠中都来自东乡亭,且均有家室,考虑到工匠对侯府有功,老臣已经破例将他们的家眷招录,一部分去了厨房,一部分在外院伺候。”

听到这话,赵启明目瞪口呆。

这哪是破格招录,分明是把人家家眷扣在侯府了啊。

没想到这老管家平时一本正经,干起这些事来也一点不心软啊。而且这老头还挺有先见之明,在自己过问之前,就已经采取行动。

不过想想也是,白瓷技术毕竟是侯府出的,那些工匠现在学了去,表面上不敢有什么举动,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暗中被人利诱,然后偷偷泄露出去。

所以让他们有所忌惮,也是避免他们做错事。

而工匠们一旦有所忌惮,不敢有其他想法,那么李老板就算有胆子乱来,也没条件乱来了。

想到这里,赵启明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善待那些家眷,一应用度和其他下人不能有所区分。”

钱管家领命,下去了。

看着这老头离开的背影,赵启明有些欣慰。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对钱管家越来越放心。因为这老头不仅见多识广,居然知道瓷器要上釉的工序,而且勤勤恳恳,更重要的是老头心思细腻,很多事都能想到他前面,并果断采取行动。

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赵启明觉得自己可以放心当甩手掌柜了。


赵启明赶紧回答说:“长公主要是喜欢,我送你几套就行了。”

“我要三百件,你也愿意送?”

“三百件?”赵启明咋舌:“要这么多干吗?”

“下次见面再告诉你吧。”静安公主朝赵启明露出笑容,然后翻身上马,离开了。

静安公主的到访,成为下人们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为之津津乐道的话题。

老妈子因为亲手给静安公主做了刨冰,并且还得到了称赞,威望一时无两,隐隐可以比拟和静安公主说过话的钱管家,堪称侯府雌雄双煞。

至于普通下人,因为伺候过真正的皇亲,无疑又一次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于是,某某侯爷某某将军的八卦他们再也不屑去说,张口就是静安公主如何如何,仿佛隐约间自己也充满了宫廷气息。

但其实,细柳才是和静安公主发生了故事的人。而这一点让家里的下人十分羡慕。

因为她既没有给静安公主做刨冰吃,也没有给静安公主伺候过一杯茶,就因为摔了一跤,就得到了静安公主的赏赐。这堪称侯府历史上最牛逼的一跤,尤其让后院的丫鬟们心中嫉妒。

于是她们纷纷指责,说细柳肯定是为了引起公主的注意,所以故意摔倒在地上。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策略性的“假摔”。就像为了争取点球,被人碰了一下就满地打滚的足球明星一样。

可惜,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认同。

因为他们之中的某个人,在随后的时间里尝试过在小侯爷的面前假摔,甚至假摔到小侯爷的怀里,结果却并没有得到赏赐。似乎小侯爷觉得他们在讹人,东张西望见没有被人看到,就撒腿跑走了,让不得不重新站起来的某个下人感觉有点尴尬。

好在,静安公主光临东亭侯府的话题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几天之后,大家就因为另外一件事而展开激烈的讨论。

扇子。

这毫不起眼的小物件,因为某种不确定的原因,在短短几天时间内风靡整个长安。

据说,现在的长安就好像某种邪教在兴起,每个衣着光鲜的贵公子,人手一柄扇子,就好像拿着邪教的黑暗法器一样,变得十分不可理喻。

都说如今的长安城中,经常有摇着扇子的公子哥,三五成群的走着,本来正讲着黄色小笑话,结果忽然之间看到了美女,一群公子边猛然停下脚步,眺望远方,羽扇轻摇,看赤壁火海,引发后方马车连续追尾,让内史府官员大为头疼。

似乎一夜之间,扇子这种东西成为了帅哥的标配。

连青楼女子在接客之前,都要看一眼公子手里是否轻摇着羽扇。如果有,姑娘们会觉得自己伺候的是一位时尚小达人,服务起来会非常热情,但如果没有,姑娘们就会觉得自己将要委身于一介山炮,躺下时的表情非常之悲壮。

于是,对于长安城中男子来说,扇子就好像小JJ一样,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做案”工具。

无疑,这是一种令人困惑的风潮。

但东亭侯府的下人们猜测,扇子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他们的老板。

原来,几天之前各路伸手党来侯府讨要白瓷的时候,钱管家手里就时常握着一柄黑白相间的羽扇。据说当时,很多人都因为老管家眯起眼睛,羽扇轻摇的样子,而记住了这种独特的物件。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