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贝壳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全本小说阅读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全本小说阅读

朝云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朝云紫”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程弯弯赵大山,小说中具体讲述了:二狗子轻飘飘说只要两天半,这是诓人呢吧。底下一片嘲讽的声音,闹哄哄的。赵二狗从来没面对过这样的情况,有些手足无措的站着。他才十六岁,放在现代就一高中生,要是能妥善处理好这样的场面,程弯弯都要夸他有魄力了。她迈步,走上台,站在了赵二狗的身侧。她一上去,底下就慢慢安静下来了。众人不是怕她,更多的是惊......

主角:程弯弯赵大山   更新:2024-05-08 13: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弯弯赵大山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全本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朝云紫”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程弯弯赵大山,小说中具体讲述了:二狗子轻飘飘说只要两天半,这是诓人呢吧。底下一片嘲讽的声音,闹哄哄的。赵二狗从来没面对过这样的情况,有些手足无措的站着。他才十六岁,放在现代就一高中生,要是能妥善处理好这样的场面,程弯弯都要夸他有魄力了。她迈步,走上台,站在了赵二狗的身侧。她一上去,底下就慢慢安静下来了。众人不是怕她,更多的是惊......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全本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下午的太阳更加猛烈。

妇人抱着孩子站在大槐树的阴凉处,其他人都在空地上,将里正围起来。

里正突破人群,走到一块大石头上,他一抬手,现场就安静下来,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又没有水喝,大家都希望快点说完去挑水。

“今天上午,大山娘带我上山,发现山上有一处水源。”

里正并不打算卖关子,开门见山,直接将所有人的希望说了出来。

村里人全都激动起来,却又压抑着激动,等着里正继续说。

“前不久,大山娘发现山上有玉笋,昨夜又发现山上有水,第一时间就告诉我了。”里正严肃的道,“我知道村里人对大山娘颇有微词,但从现在开始,大山娘是我们全村人的大恩人。”

站在人群中的程弯弯愣住了。

她没想到,里正在说正事之前,竟然会当着全村人的面为她正名。

原身在村里名声很差,和婆家关系闹僵,邻里之间也不和睦,人人都恨不得吐一口唾沫。

她来了之后,这些关系都有所改善,但是跟她来往不多的人,看到她出现,还是会背地里说几句不好听的话。

她一个现代人,其实并不怎么在意别人背后议论,说就说呗,又不少块肉。

“大山娘本可以不告诉我这些,但她还是说了,她是真的把大河村的诸位看成是一家人。”里正看着底下的众人,“若你们依然觉得大山娘不值得一声谢,那现在可以退出大河村的会议。”

里正的态度很强势,在场的谁敢说什么,只能纷纷道谢。

“赵大嫂子,这次多谢你了。”

“大山娘,从前是我误会你了。”

“赵婶,我这人嘴巴上没个把门的,你可千万别跟我计较。”

不管众人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表面功夫做到位了。

程弯弯笑着道:“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大家不必这么客气。”

她其实没那么无私奉献。

玉笋的事,他们一家六口挖不完,与其烂在地里,倒不如向里正卖个好。

水源的事,靠她一个人更加不可能,山上的水要引下来,必须得靠全村人的努力。

“山上有水源的位置,一挖开就有很多很多水冒出来,是山泉水,可以直接喝,很甜。”里正脸上露出笑意,“我们村有水喝了,不需要用粮食去程家村桂花村换水,大河村有上天庇佑,老天爷不会看着我们遭难的!”

“真的有水了!”

“太好了,我们有水喝了!”

“……”

村里人兴奋的手舞足蹈。

“人有水喝还不够,我们要让稻子也有水喝。”

里正猛然拔高声音,刚刚还兴奋的人群,全都愣住了。

让稻子有水喝?

这话咋这么难理解呢?

“赵二狗,你上来告诉大家!”

里正将位置让出来。

赵二狗下山后,特意回家换了一身衣服,虽然也有很多补丁,但至少干净了一些。

他走上台,有些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

“山上的水量很大,给稻子灌溉不成问题,只要我们能把水引入稻田,今年就能大丰收!”赵二狗一开口,就慢慢淡定下来,有条不紊的说道,“我算过了,山上到山下大概三千丈,全村四五百个劳动力一起挖沟,两天半的时间,就能挖一条从山上下来的沟渠……”

“二狗子,你胡扯些啥呢!”

“从山上挖沟下来,这也太荒唐了。”

“全村的人都去挖沟,地里的活谁干,这是闹着玩儿吧。”

村里人全都不信。

他们以前开荒挖过地,全家人挖一亩地都得好多天才能挖完,从山上挖沟下来怕是更难。

二狗子轻飘飘说只要两天半,这是诓人呢吧。

底下一片嘲讽的声音,闹哄哄的。

赵二狗从来没面对过这样的情况,有些手足无措的站着。

他才十六岁,放在现代就一高中生,要是能妥善处理好这样的场面,程弯弯都要夸他有魄力了。

她迈步,走上台,站在了赵二狗的身侧。

她一上去,底下就慢慢安静下来了。

众人不是怕她,更多的是惊讶,在他们的印象中,赵大嫂子就是个村妇粗婆子,这会儿看起来,好像年轻了许多,主要是人干净了,穿的也没那么邋遢,瞧着皮肤似乎也变白了……

程弯弯从前是当老板的人,经常发表各种演说讲话,底下所有人直勾勾看着她,她也丝毫不怯场。

她淡声开口道:“铁柱爹,能烦劳你一件事吗?”

赵安江立即点头:“赵大嫂子,尽管吩咐。”

“拿一把铁锹过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就在这里,挖一条沟。”程弯弯声音平静,“大伙儿可以算算铁柱爹挖一条沟需要多长时间。”

赵安江三十出头,正是男人盛年之时,浑身都是力气,他一铲锹下去,地上立马一个大坑。

他埋头继续挖,不到一刻钟,就吭哧吭哧挖了一条有一丈长的沟。

众人瞠目结舌,挖沟这么容易的吗?

“山上的土质比较硬,还夹杂着砂石,一刻钟肯定不行,那我们就算两个时辰。”程弯弯后退一步,“二狗,这个主意是你想出来的,你来跟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她走下台,将主场让了出来。

赵二狗早就在夜里算了无数遍,他一点都不结巴的跟大家算了一笔账,有赵安江示范在前,又有赵二狗有理有据的话在后,村里大部分人都已经被说服了。

这时候,里正走上去说道:“这是我们大河村所有人的大事,所以,全村所有十六岁以上的壮年劳动力,必须参加挖沟渠,大家回去准备一下,带上农具,半个时辰后,一起出发上山。”

还有小部分人将信将疑。

“里正,要是山上没这么多水咋办?”

“里正,要是这水流一半就不流了,我家的田离得远,水流不过来咋办?”

“反正我不出力!”张无赖冷哼一声,“赵大嫂子一个妇人瞎比比的话,竟然也有人信,她这是折腾大家伙玩儿呢,凭啥她说啥就是啥!”

人群中,有极少部分人赞同这个观点。

比如说富贵婶,她男人惦记赵程氏这个寡妇,她可是看程弯弯不爽很久了。

还有孙氏,她在赵家三个媳妇里,一向排第二,当然如果她能生儿子,肯定排第一,现在大嫂竟然得到了里正的支持,也就是说,她在三个媳妇里要垫底了,这叫她怎么能高兴的起来……

“你给我住口!”里正冷冷看着张无赖,“你不出力可以,到时候山上的水引下来,你家的稻子别想喝一口!其他人谁还有意见,现在就可以退出!外姓人要退出我不管,如果是赵家本家,谁退出,那我会开宗祠除名!”

里正很少发火,此时一番疾言厉色,谁都不敢再说什么,除了张无赖,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回去拿农具。


寅时三刻,太阳西斜。

程弯弯带着家里一众人忙活起来。

赵四蛋的活儿很简单,去山上挖野菜,回来切碎喂鸡。

赵三牛和赵二狗负责松土,屋前屋后干硬的菜地里浇上水,然后挖开翻整一遍,明天就可以播种了。

赵大山则在程弯弯的指挥下做冰粉。

小半碗石花籽用布袋装起来,放在有水的盆子里拼了命的揉搓,一直揉,一直捶打,将石花籽表面上的一层东西全都洗出来,直到清澈的水渐渐变得浓稠。

半斤石花籽,成了一大盆浓稠不成形的冰粉。

山上的泉水足够冰凉,将不成形的冰粉放置在泉水中冰镇,等候凝结。

等待的时间里,程弯弯让几个儿子上山找山楂果,这个季节正是山楂成熟的时候,切碎的山楂果肉放在冰粉里,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

程弯弯则和吴慧娘在锅子里熬糖水。

这糖是在商城买的红糖,这个时代也有红色的糖,不过是粗糖,口感不太好。

她打算先做两个味道,山楂冰粉,和加糖的甜冰粉,不知道哪个更受欢迎。

吴慧娘看着婆婆将一大盒红糖倒进锅子里,心疼的无以复加,这年头,肉贵,糖更贵,这么多糖起码要五六十文钱,山上没人要的灯笼草真的能把这些铜板赚回来吗?

吴慧娘不相信灯笼草能做出什么好吃的,但她有一个优点,从不质疑婆婆,婆婆说什么就做什么。

糖水出锅时,赵四蛋抱着一捧山楂果冲进屋子。

“四蛋真厉害!”程弯弯毫不吝惜夸奖,“等冰粉出来后,第一碗就奖励给我们的四蛋。”

赵四蛋舔了舔嘴唇,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冰镇在泉水里的冰粉。

程弯弯擦干净手,拿一双筷子走到水盆边上,用筷子戳了一下,冰粉还是不成形的状态。

这都快一个时辰了,照理说,应该渐渐开始凝固了才对,难道,是她遗忘了什么步骤?

她坐在边上,苦思冥想,一点一点去回忆那一次在信阳亲手制作冰粉的细节……记起来了,她确实忘掉了一个步骤,在她搓洗石花籽的时候,工作人员在容器里不知道放了什么粉,这个粉应该是凝固的关键。

赵四蛋蹲在水盆边,眨巴着大眼睛:“娘,能吃了吗?”

赵二狗偷偷的伸手指头舔了一下,眼睛一亮:“冰冰的,凉凉的,好吃!”

“真的吗?”赵四蛋忍不住了,连忙拿勺子弄了一点放嘴巴里,他砸巴着舌头,两眼放光,“娘,这叫什么,天气热的时候吃好凉快,我很喜欢,肯定能卖到钱!”

程弯弯看着一大盆失败品,有些无奈的道:“这些能吃,但还不能卖钱,再重新做一次。”

吴慧娘忐忑的道:“娘,是不是我哪里没做好?”

从头到尾,都是婆婆说怎么做,她来实际操作细节,她生怕哪一步搞错坏了婆婆的生意。

程弯弯摇摇头:“跟你没关系,是我忘了中间要加什么东西,你们先一人吃一碗,然后准备做晚餐,我一个人安静的想一想。”

她走到屋后,吹着风,再一次凝神去回忆。

可上辈子的她就是单纯去旅游,根本没注意到那包粉是什么东西,无论她怎么回忆,都想不起来。

程弯弯正沮丧之时,突然一巴掌拍在自己额头上:“真是个傻子。”

她有交易商城,商城里有书,就等于是百科全书,她花钱买一本关于冰粉制作的书不就可以了吗?

她点开商城搜索,果然有关于冰粉的食谱,八文钱就买到了一份食谱。

她将食谱翻开,原材料提示,制作冰粉需要添加石灰粉使其凝固,石灰粉这种东西,这个时代应该已经出现了,不过大河村大概是没有,她从商城里能买到,但以后这门手艺肯定是交给吴慧娘的,到时吴慧娘去哪里搞石灰粉?

她继续阅读食谱,这份食谱虽然便宜,但也太粗糙了,竟然连石灰粉的替代品都没提起。

程弯弯沮丧的撑住额头,她思索石灰粉的特性,突然就有了主意,如果把石灰粉换成淀粉,能不能行得通?

说做就做!

程弯弯在商城里买了一些大河村很常见的玉米粉、白面粉、红薯粉之类的,然后走到前院。

四个小子一人捧着一碗冰粉,小口小口喝着,喝一口就砸巴一下嘴唇,看着就有些滑稽。

“这一大盆都是失败品,你们要是喝饱了,等会成品出来就喝不进去了。”程弯弯失笑摇头,“趁天色还早,一起来帮忙。”

她将搓出来的石花籽分成几个小盆,分别添加玉米粉、白面粉、红薯粉,然后放置在井水里。

等候的这段时间,程弯弯和吴慧娘一起准备晚餐。

桌子上的菜还是野菜蘑菇,没什么新鲜的,家里最缺的还是肉,没有光明正大吃肉的理由。

大米饭配上野菜蘑菇,算是大河村第一的伙食了。

晚餐结束后,天色渐渐暗了。

程弯弯去检查三份试验品,加了红薯淀粉的冰粉是凝固的最快的,已经有了果冻状的胶质感,再等一盏茶的功夫估计就好了。

她起身去准备配料,拿出家里所有的碗,一半放了切碎的山楂果肉,一半放了黑色粘稠的红糖水,最后将凝固的冰粉切成小小一个一个的方块,一个碗放六块,然后平稳放进竹篮中。

家里只有八个碗,篮子也只放得下八碗冰粉,她拎着篮子走出家门。

门口的稻田里这会儿还有人。

干旱了快两个月的稻子突然有水了,一些庄稼老把式都不舍得离开田埂,一遍又一遍在自家稻田里走来走去,生怕这只是一个梦。

程弯弯走过去的时候,不少人主动跟她打招呼,这是以前根本就不会发生的事。

她拎着篮子走到老赵家,一大家子人都在院子里纳凉。

“大山娘,你可来了。”赵老太太看向她手里的篮子,“真做了吃食?”

程弯弯点头:“前几日不是让孩子们帮忙摘了灯笼吗,就是用那东西做的,第一次做,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你们若是觉得不错,明儿我就拿去镇上看看有没有人买。”

她把篮子里的碗拿出来,一共八个碗摆放在桌子上,而老赵家有十二个人,她刚准备开口让几个孩子去她家那边吃,加了面粉和玉米粉的不会拿到镇上去售卖,但味道都一样,孩子们过去管够。

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孙氏就快言快语道:“春花,冬花,你们还杵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过去端碗,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孙氏扯了扯嘴角,大嫂也太小气了,这边十二个人,只拿八碗过来,那就有四个人吃不上,万一老太太不让女孩儿吃,那他们三房两个丫头一口都吃不上,怎么算都是三房亏。


工地上一共三十六人,就有三十人买了冰粉。

剩余的六个人大概是家里真的穷,硬是忍着没凑过来。

程弯弯看了一眼桶里,起码还有七八十碗冰粉,在这里肯定是卖不出去了,还得换地方。

她思考着下一个地方去哪里。

赵大山和赵三牛激动的坐在边上数钱。

赵大山目瞪口呆:“一共是六十四文钱,娘啊,一天咋能赚这么多!”

赵三牛也是一脸不敢相信:“扛大包一天才二十文钱,卖冰粉可以赚六十四文,我们家要变财主了!”

程弯弯:“……”

这俩小子,能不能收起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她没好气的说道:“冰粉里加的红糖花了四十文钱,这些瓷碗勺子花了三十文钱,连成本都没赚回来,你们高兴个什么劲?”

赵大山和赵三牛的黑脸立马垮下来。

两人掰着手指头算到底还差多少才能叫赚钱,算来算去也算不明白。

程弯弯将东西收拾好:“先吃点东西,然后去下一个地方。”

赵大山和赵三牛挑起两担东西,跟着她一起走到街上。

早市虽然散了,但街上依然有许多买吃食的摊子,程弯弯在一家面馆摊子上坐下来。

赵三牛立马拽住了她:“娘,我吃包子就可以了……”

一个素包子两文钱,这里一碗面却要十文钱,他们卖出去五碗冰粉才能赚回来。

赵大山剧烈摇头:“娘,我们回去吃就是了,慧娘肯定已经做了很多好吃的……”

“让你们吃就吃!”程弯弯看着两个傻儿子有些发愁,“不吃饱怎么有力气干活,等会还要继续卖冰粉,卖完了再回去。”

赵大山和赵三牛只好坐下来。

老板很快就端了三碗面上来,那香味一飘过来,赵三牛的口水瞬间就流出来,滴在桌子上,他趁没人看到,赶紧用袖子擦干净。

程弯弯拿起筷子:“赶紧吃吧。”

赵大山和赵三牛埋头开始吃面,两人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连面汤都喝的干干净净。

这场面,程弯弯不忍直视,她扭过头和面摊老板搭话:“嫂子,你知道咱们平安镇上有学堂吗?”

“咱们平安镇最大的学堂是德康学堂,一个老秀才开办的,不过老秀才年纪大了,有些不记事儿。”老板压低声音,“现在好多人都把自家的孩子送到隔壁河口镇去念书,河口镇是一个举人老爷牵头创办的,在那边念书才有出息呢。”

程弯弯隐隐约约记起来,程家最出息的孩子程昭似乎就在河口镇的学堂念书,叫什么南府书院。

她心中有了成算,又问道:“从这边去河口镇路程要多久?”

“不远,走路半个时辰就到了。”

程弯弯谢过老板,付了三十文面钱,然后带着两个儿子前往河口镇。

这会儿大中午的,镇子门口没有牛车,母子三人只能徒步走路去,走到午时末,才终于看到了河口镇的城墙。

只看一眼,程弯弯就感觉到,河口镇比平安镇经济发达一些,来来往往到处都是人,不远处一条大河在城边上,下沉的河道上有零星的船只,码头那边估计会更热闹。

平安镇早市过后就没什么人了,但河口镇却还是人流如织。

赵大山和赵三牛左看右看,两只眼睛都有些不够用了,第一次来河口镇,什么东西对他们来说都很稀奇。

程弯弯带着儿子穿过街头,她习惯性的看了一眼粮店,河口镇的粮食也不便宜,粟米的价格竟然涨到了十文钱,而大白米和白面根本就没摆出来卖,估计是知道平头老百姓买不起。

她一扭头,就见粮店门口,一个妇人跪在地上,边上是一个面黄肌瘦的丫头,约莫四五岁的样子。

妇人的眼泪不断往下掉:“家里断粮了,再这样下去孩子一个个都会饿死,只能把这丫头送人,三百个铜钱就可以把她带走,求大家行行好……”

那四五岁的丫头哭的十分可怜,大大的眼睛看着围观的众人,眼中全是惊惶。

程弯弯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如果是她到了这个境地,她宁愿自己被饿死,都不可能卖掉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

三百文买一个丫头回去,一点都不贵,可这世上,不是只有这一个丫头被迫卖身换粮……

灾情继续加重,卖孩子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且被卖掉的应该大多是女孩。

程弯弯收回目光,步履沉重的带着两个儿子继续朝前走。

这条街走到底,就到了河口镇赫赫有名的南府书院。

这个书院是官府和一个举人老爷联合创立的,请来的先生至少都是秀才出身,附近镇上优秀的孩子读到一定程度后,都会汇集在这里念书。

也就是说,在这里念书的人,要么有读书的天赋,要么家中不缺钱。

学堂门口也有一些小摊子,不过大多是卖笔墨纸砚的,还有卖书卖画的,充满了书香气息。

程弯弯的摊子一支起来,就有老板好心提醒道:“南府书院有食堂,这里的学生基本不会外出买这些吃食,大婶还是换个地方吧。”

“谢谢提醒。”程弯弯笑着道,“来都来了,试试吧。”

赵三牛已经借来了一张桌子,母子三人将试吃的冰粉呈一字摆开,刚忙活完,书院里就传来铃声。

铃声响起,门口的小摊贩立马站直了身体,一副神采奕奕准备迎客的模样。

不多时,学生们三五成群从书院里走出来。

他们穿着统一白蓝色的书院服装,看过去,一水的俊俏少年,甚是养眼。

程弯弯带着两个儿子吆喝起来。

“卖冰粉,清清凉凉的冰粉嘞!”

“免费试吃,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边上摆摊的几个老板顿时目瞪口呆。

这里是书院,读书写字的神圣之地,这妇人怎么不分场合嚷嚷起来?

他们这些卖笔墨纸砚的,讲究一个风雅,谁要是这么粗俗的叫卖,那些学生根本看都不会看一眼!

小贩们给程弯弯默默点了一根蜡,今天是他们第一次见这位大婶,应该也是最后一次。

然而!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竟然真的有三五个学生走过来了,径直停在了程弯弯的摊位面前。

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大河村壮年劳力大约四百余人,浩浩荡荡一群人扛着铁锹锄头等工具上山。

在距离水源三丈远的位置开始动工,路线早就规划好了,首先分出五十人负责砍树平地,有大树就砍掉,有大石头就想办法搬走,将规划的一条道清理的干干净净。

剩余的三百余人分成两组轮流挖沟渠,每两人合作负责一丈,慢慢往山脚下移动。

一个时辰轮换一次,让参与挖沟渠的人不至于累瘫。

而村里的妇人婆子们,则挑水桶上山打水,一次挑两桶回去,省着点用一天不成问题。

赵大山和赵二狗也在劳作的人群之中,那些妇人们经过赵二狗身边,不由驻足停下来说笑几句。

“二狗子我看着长大的,小时候邋里邋遢,鼻涕流这么长,长大了咋这么聪明,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赵二狗:“……”

小时候邋遢的往事就别再提了好么,他不要面子的吗?

“二狗子,你今年十五还是十六,说媳妇儿了吗,要不要婶子给你做个媒?”

赵二狗:“……不、不用了。”

“二狗子,我娘家有个侄女今年十五,长得那叫一个俊俏,明儿我带她过来你们相看相看。”

“你娘家那侄女不行,太懒了,我家闺女勤快,二狗子,我家闺女你也认识,叫翠花,我让她现在就来一趟……”

赵二狗被妇人的热情给惊到了,他不就是在全村人面前说了一番话么,咋就这么受欢迎了?

他干巴巴的道:“我家里穷,娶了媳妇儿只能打地铺睡,怕委屈了人家姑娘,暂时不考虑这方面的事儿,多谢各位婶子惦记我……”

他这么一说,几位被冲昏头脑了的大婶终于想起来了,二狗子再聪明、再有出息也不行,谁让他的亲娘是赵程氏!虽说赵程氏跟以前瞧着不太一样了,但苛待儿媳的名声全村谁不知道,还是不把家里的侄女闺女嫁过去受苦了……

几位婶子提着水桶上山去打水,刚走出几步,突然就见前方的林子里,有几个人鬼鬼祟祟。

“那边几个好像是桂花村的人!”

“桂花村的人咋又来了,他们想干啥,是不是想抢咱大河村的水!”

“谁跑得快,快回去通知里正!”

山下,里正和程弯弯在村中间的大槐树下说话。

地上的沙土上,画了弯弯曲曲一条道,正是沟渠示意图,图四处都做了标记。

程弯弯拿着树枝在最上方画了一道:“这里做个活口,稻田里的水足够之后,用石头填上堵住沟渠,需要的时候,再把这块大石头搬开……”

里正频频点头:“就是不知道这条沟渠挖好之后,能用几年。”

程弯弯努力回忆着上辈子的见闻,缓声开口道:“泥土浸水之后会变得松软,日久天长,沟渠里都是泥土,这条沟渠自然就用不成了。是不是可以在沟渠里垫石头,边上的泥土就不会被冲刷掩埋沟渠……”

里正双眼一亮:“大山娘,你这个主意好,我这就上山走一趟。”

“先不急。”程弯弯忙道,“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把水引下来,沟渠里垫石头的事可以等冬季农闲的时候再安排人去做……”

“说的是说的是。”里正又坐下来,好奇问道,“大山娘,你咋懂这么多?”

程弯弯干巴巴的咳了咳:“我小时候是住在外婆家,我外公是种田的老把式,有一回下暴雨,我外公会挖沟把水引出去,我也是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

原身的亲娘程老太太是从另外一个镇子嫁到程家村,而她从程家村嫁到大河村,她嘴里的外公外婆也不知道都去世多少年了,中间转了这么多道,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可以推在外公外婆身上,丝毫不用担心会被人戳穿。

两人正说着,赵傻根飞快跑过来,喘着粗气道:“里正叔,不好了,桂花村的人又来了!”

里正眉头紧皱,随即冷笑一声:“这山头是大河村的,山上的水自然也是属于我们的,再一个,这座山离大河村更近,我们集合了四五百人才能动工,桂花村的里正这些年干了不少人嫌狗憎的事,村里人可不会心甘情愿上山挖沟干活。”

说是这么说,里正还是决定上山走一趟。

程弯弯回到家,吴慧娘做了许多野菜荞麦饼子放在桌上,野菜饼中间暗暗夹了半个鸡蛋。

她带上两张饼上山,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就看到两个儿子拿着农具吭哧吭哧在挖坑,累的满头大汗却连擦汗的时间都没有,看到她过来也没注意到。

程弯弯也不打扰他们,坐在边上等了一会儿,然后是换班,赵大山和赵二狗被换下来休息。

“娘,你咋来了!”赵大山擦了一把汗,“这会儿都没太阳了,咋还这么热?”

赵二狗看了一眼天色:“不知道今天晚上是继续干活,还是回去休息……”

他这声还没说完,边上几个四十岁的男人就大声道:

“当然是继续挖!”

“里正说两天半,那我们就连夜干活,最迟明天晚上就会挖到山脚下!”

“地里的稻子等不得了,能快点就快点,都别偷懒!”

里正背着手走过来:“连着干一天一夜可不行,别把人给累坏了,不过晚上没有太阳,干活舒服凉快一点,那今晚通宵干,明天上午大家好好休息,下午再过来继续……”

人群干活热情高涨,不一会儿就向下移动了好几丈远。

程弯弯拉着两个儿子在边上的大石头上坐下来,从篮子里拿出两块饼子递过去:“先吃饱肚子了再干活。”

野菜荞麦饼子味道其实不怎么样,但中间夹了鸡蛋,就等于是人间美味,赵大山和赵二狗吃的眼睛都眯起来了,一副十分享受的样子。

边上劳作的人看了,一个个羡慕的要命。

他们在这里干了大半天活儿,家里的老娘婆娘竟然都没送一口水过来!

都说赵大嫂子经常虐待儿子,瞧瞧,这像是虐待的样子吗,搞得他们都想去做赵大嫂子的儿子了!

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