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贝壳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短篇小说

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短篇小说

糖炒桂圆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是以朱元璋朱拓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糖炒桂圆”,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朱拓坐在马背上,跟一旁的吕青说着话,畅想着未来岭南的发展,说的那是唾沫横飞,眉飞色舞。这个时候,吕青突然眯眼说道:“大王,我感觉有人在跟着咱们!”“哦?”朱拓不动声色的道:“确定吗?”“不是很确定。”“大家赶了好一会儿路了,坐下来歇会。”朱拓突然叫道,然后身边的侍卫拿出水袋递给朱拓,朱拓下马坐下来喝水。那位农者瞧见......

主角:朱元璋朱拓   更新:2024-02-18 23: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拓的现代都市小说《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短篇小说》,由网络作家“糖炒桂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是以朱元璋朱拓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糖炒桂圆”,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朱拓坐在马背上,跟一旁的吕青说着话,畅想着未来岭南的发展,说的那是唾沫横飞,眉飞色舞。这个时候,吕青突然眯眼说道:“大王,我感觉有人在跟着咱们!”“哦?”朱拓不动声色的道:“确定吗?”“不是很确定。”“大家赶了好一会儿路了,坐下来歇会。”朱拓突然叫道,然后身边的侍卫拿出水袋递给朱拓,朱拓下马坐下来喝水。那位农者瞧见......

《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短篇小说》精彩片段


亩产十石……

一石也就是后世的一百二十斤,而十石就是一千二百斤。

虽然听着并不是很多,但在这个时期,粟米、小麦每亩地也就产一百多斤。

现在有一种作物能够亩产一千多斤,整整翻了十倍啊。

吕青当即不淡定了。

“不仅如此啊,这玩意还适合贫瘠的土地,也不用精心打理。它的叶子,也能做成蔬菜。它的果实,晒干后能储存三年。”

吕青又仔细看了看,青黄色根茎,蔫了吧唧的,怎么看都是平平无奇的样子。

就这,亩产十石?

储存三年?

吕青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很明显,他对此持怀疑态度。

“大王,你是不是被人骗了?”

“放屁,本王英明神武、无所不知,向来只有本王骗别人的份,骗本王的人还没生出来呢!”朱拓当即就急了。

吕青又问道:“那大王又怎么知道这东西如此神奇的?”

“呃,本王从小就博览群书,这玩意从书上看到的。”

“那书呢?”

“被本王烧了。”

吕青嘴角一抽,又拿着那根茎琢磨了好一会儿,问道:“大王,这玩意……番薯种多久一熟?”

“慢则四月,快则两月。”

“什么?两个月?”吕青差点惊掉下巴,这玩意熟的这么快,早熟啊!

“这玩意得看品种,有的早熟,有的晚熟,还有的结出来黄果实,还有的结出来白果实,不能一概而论,还有,这也和地质有关。”

想到这里,朱拓突然觉得,得找点熟悉农业的人才,再划出一块试验田,专门搞农作物实验,最好能多搞出来几种品种。

岭南人才还是太少了啊!

“吕青,去城外找块地,把这些番薯苗种上。”朱拓立刻吩咐道。

“大王,如今已经是深秋了,这玩意种上后能过冬吗?”吕青不自信的问道。

“不能。”

“那大王为何把这番薯种上?”

朱拓摸了摸下巴,苦口婆心的问道:“吕青啊,你觉得本王好不容易造出来镜子,是干什么用的?”

“照镜子,爱美?”

“放屁,在你眼中,本王就是这种庸俗之人?”

“那就是为了坑外来的客商?”吕青又道。

朱拓斜撇了他一眼,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吕青啊,本王一直诚诚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哪像你心里这么阴暗,只想着用镜子坑外面的客商。”

“我告诉你啊,这镜子还有个大用处,就是在冬天也能培育蔬菜瓜果!”

“真的假的?”吕青疑惑,他记得大王在研究镜子的时候,就是为了照镜子好看啊,后来顺便坑外地没见识的客商。

当时他还劝过大王,不能搞这么华而不实的东西,结果被大王给训斥了。

“当然是真的,本王一向深谋远虑,岂是你这种凡夫俗子能懂的?我告诉你啊,用这镜子搭成一个棚子,通过阳光折射,棚子里的温度能迅速上升,就算在寒冷的冬季,里面也是像夏天一样暖和。”

然后爱吹牛逼的朱拓开始胡扯,什么光合作用啊,什么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啊……

对此,吕青早就见怪不怪,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句话也没听进去,瞎附和道:“对对对,大王说得对。”

“大王之聪慧,堪比尧舜禹!”

一旁的侍卫实在看不下去这一对贤王与贤臣,提醒道:“大王,城南有一处温泉,温泉附近有十亩地,土质疏松肥沃,最适合种植庄稼。”

“好,吕青,拿着这些番薯,咱们去城南一趟。”朱拓当即吩咐道。

在城门处,有一行农民,约十七八个人,正远远的看着朱拓等人。

“你们在看什么?”那城门处的士卒注意到这行人,猛地举起长矛,直直的对着这些人。

那农人中有个领头的,急忙用蹩脚的汉语说道:“我等是南面过来的百姓,想在岭南定居,见这位大人身份高贵,多看了几眼。”

那士卒严肃的提醒道:“你要是想定居,就去官府领符牌!那位大人是肃王殿下,不是你能招惹的,速速离开!”

“是,是。”那一行人谦卑的弯下腰道谢。

经过岭南几次人口迁徙,现在在岭南这地方,基本什么口音都能听到。

再加上朱拓来到岭南后,废除了很多严苛的律法,也不限制百姓的自由,对于那些想来岭南居住的百姓提供便利,所以岭南的人口在急剧增加。

但是增加人口的同时,人口也变得混乱,什么民族都能碰到。

等朱拓率队离开后,那一行农人低着头,背着木柴,远远的跟在朱拓身后。

领头者冷声道:“这肃王杀了咱们家的主君,而且据他所说,甚至还把主君给煮了,连个全尸都没落下……此等大仇,如果不报,我等还是个人吗?”

“大哥,他们有侍卫啊。”

“有侍卫又能如何?”领头者并不在意,眯着眼说道:“咱们只要埋伏的好,以有心算无心,就能击杀那肃王!”

有人迟疑的说道:“可是,咱们要是将肃王杀了,恐怕咱们也逃不掉吧?”

“只要杀了他!咱们就算是死了,那也值了!”

领头者双眼紧紧盯着那骑在马上的朱拓,看着朱拓速度太快,他只好一挥手,吩咐道:“你们几个人都散开,分散在各个路口,如果看到他,立刻通知。

“是!”

众人答应下来。

那领头者又想了想,劝道:“那竖子极为奸诈,看着憨憨傻傻的,其实一肚子坏水,当年主君就是着了他的道。这一次,大家一定要注意隐藏行踪,以免被他们发现!”

“还有,今日之后,无论杀没杀掉这肃王,咱们都要迅速回到南海,今后要好好活下去。”

“是!”

众人一哄而散,领头者则继续跟在朱拓等人身后。

领头者的速度也不慢,但是比不上骑马的速度,已经看不清朱拓的位置了。

朱拓坐在马背上,跟一旁的吕青说着话,畅想着未来岭南的发展,说的那是唾沫横飞,眉飞色舞。

这个时候,吕青突然眯眼说道:“大王,我感觉有人在跟着咱们!”

“哦?”朱拓不动声色的道:“确定吗?”

“不是很确定。”

“大家赶了好一会儿路了,坐下来歇会。”朱拓突然叫道,然后身边的侍卫拿出水袋递给朱拓,朱拓下马坐下来喝水。

那位农者瞧见朱拓停了下来,他也远远地跟着停下。

朱拓悠闲的喝着水,目光时不时瞥向远处,如此过了一会儿,问道:“吕青,现在确定了吗?”

“确定了!”吕青点点头道:“那农者从出城时就一直跟着咱们,而且还时不时看向咱们。”

“哦。”朱拓站起身来,骑上马道:“时间不早了,咱们尽快赶路。”

说着,朱拓便率先骑马狂奔起来,其余侍卫迅速跟上。

远处的农者见到这一幕顿时急了,急忙快步跟上,当他拐了个弯之后,却不见了朱拓的身影。

这竖子跑的这么快?

农者心里想着,看了看周围,有些迟疑,岭南毕竟人生地不熟的。这里毕竟人生地不熟的,贸然追赶,恐怕有危险。

可主君被杀,这么好的机会,要是抓不住,下一次就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了。

农者咬咬牙,将弓弩挂在腰间,又奔了上去。

刚奔出几步远,从树林中突然冒出一群侍卫,然后将他团团围住。

农者呆呆的看着这些身材高大的侍卫,不由的沉默起来,暗道,这竖子实在是太奸诈了啊,不光是主君,就连自己也着了他的道。

“抓住他!”吕青立刻命令道。

很快,侍卫飞一般扑了上来,仅仅一瞬间,农者连弓弩都没掏出来,就被这些如狼似虎的侍卫压在地上,全身捆成粽子,被丢在朱拓的面前。

“你为什么跟踪本王?”朱拓居高临下的问道。

农者急忙大喊道:“我只是一个寻常百姓啊,前来砍柴,并没有跟踪大人啊!冤枉啊!”

“哦。”一旁的吕青紧紧盯着那人,冷冷的道:“那你为什么随身带着弓弩?”

农者大声道:“大人,山上有野兽,作为一名砍柴的百姓,带个弓弩防身,也是很合理的吧?”

“那你身上为什么还有绳子?”

农者大声道:“大人,我用弓弩射杀野兽,然后用绳子绑回家,这也是很合理的吧?”

“听你的口音,来自南方的土司吧,你为什么跟踪我们呢?”

农者再度道:“大人,正如我刚才所说,虽然我来自南方的土司,但是一直向往岭南,所以见到几位大人,就情不自禁的跟了一段路……”

“行了行了。”朱拓摆摆手,咧嘴道:“和他费什么话呢?一刀杀了算了!”

那正在狡辩的农者惊呆了。

这岭南的大王这么残暴吗?

连自己的底细都不问清楚,抓住自己就要砍头!

农者大声道:“你怎么能随意杀人?”

朱拓冷哼一声,大声道:“我乃是岭南的王,想杀谁就杀谁!别说你不是百姓,就算你是百姓,我想怎么杀你就怎么杀你,你管得着吗?”

闻言,那农者突然沉默了下来。

咬着牙大声道:“不能为主君报仇,我情愿一死!肃王,你倒行逆施、横行霸道,早晚会遭天谴的!”

一听这话,朱拓乐了:“咒我?咒我的人多了去了,你算老几啊!还有,你为主君报仇,你主君是谁啊?”

朱拓一脚把他踢翻,居高临下的问道。


见汤和一直拒绝,朱元璋一拍桌子,提高了嗓门:“我说汤和啊,这件事你同意得嫁,不同意也得嫁!当年要不是朕救你,你早就被箭射死了,此刻是你报答朕的时候了。”

听到朱元璋态度坚决,汤和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自己家的宝贝女儿啊,这可怎么办啊?

他失魂落魄的回到信国公府,夫人见他这副样子,不由的问道:“今天陛下训斥你了吗?为什么看起来闷闷不乐的?”

“要是训斥我就好了。”汤和叹口气,躺在椅子上,无力的说道:“陛下找我说媒呢。”

“说媒,这是好事啊!”

“好什么啊,说的是咱们家的欣儿,要把欣儿嫁给肃王!”

“肃王,肃王是谁?”夫人想了一圈,也没想起来。

“就是十八皇子朱拓。”

“朱拓又是谁?”

“他三年前就封到岭南了,我哪知道他是谁?”

“岭南?”夫人脸色一紧,连忙拉住汤和的胳膊,焦急道:“我说汤和啊,咱就这一个宝贝女儿,你可不能把她往火坑里推啊!”

“吕青,士子梁,召集部队,我们出发!”朱拓豪饮一碗酒,抹了嘴,大声道。

那首领急忙起身,还想劝说朱拓,但是朱拓对着他郑重的说道:“本王待你们,犹如兄弟一般。现在有人欺负自己的兄弟,本王身为大丈夫,岂能不去报仇?”

“待我抓到欺辱你们的君王,拧下他的头颅当夜壶!”

说罢,朱拓领兵离开。

跟在朱拓身边的士子梁满是不解,说道:“大王,这些不过是蛮夷,为何要帮助他们?拉拢他们也不值当啊。”

“你懂个屁!”朱拓道:“岭南全域的汉人不过只有四成,要是没了他们,本王这个王当的还有什么意思?再说,你不真心实意的对待他们,那他们又怎么会真心实意的对待你?”

“大王说的是。”

吕青此时忧心忡忡的提醒道:“大王,如今的安南是陈氏朝廷,和咱们大明建立了宗藩关系,陛下也将安南国列入不征之国,您这样做,会不会破坏双方的友好关系?”

“安南也配!”朱拓啐了一口唾沫,大声道:“本王又不是去砍陈氏王朝的头,只不过边境有个土司肆意妄为,本王替天行道!要是陈氏王朝识相点,就乖乖的献上土司,要不然本王亲征河内!”

吕青摇头道:“大王,咱们只有三千兵卒,恐怕连土司都打不过。”

朱拓大叫道:“我麾下将士各个以一当百,三千将士那就称得上是三十万大军,三十万大军征讨安南的土司,岂不是手到擒来?”

“你们别忘了,本王自幼学习兵法,十四岁就上了战场,亲手砍了安邦彦的头颅,现在又有三十万将士,难道搞不定小小的土司?”

“可大王账不是这样算的……”

“没什么好可是的,再者说,我们又不是西南方面的蛮夷,咱们是讲究战术的,只要战术运用得当,便是十倍、百倍于我们的蛮夷,也能轻松击溃!”

听到朱拓这样说,众人心中安心不少。

吕青倒也不担心能不能打过土司,毕竟就算打不过,这里山高林密,逃也能逃走的。

他主要担心朱拓的安危,告诫道:“大王,打仗的时候还请坐镇后军,千万不要横冲直撞。”

“本王又不是三岁小孩,岂能做这种傻事?”朱拓斜瞥了一眼吕青。

安南与交趾的边界处,有一李氏土司,这土司依靠安南的陈朝,肆意在此地为非作歹,时不时抢掠大明汉人的财物,欺压周围的土司,搞得周边的百姓怨声载道。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