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和平沈清如的现代都市小说《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全章节》,由网络作家“爱吃干烘茶的荒神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潜力佳作《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赵和平沈清如,也是实力作者“爱吃干烘茶的荒神兽”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以前朱春梅的丈夫张青山还在,所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后来朱春梅守寡,她就上门去给儿子说亲,说了不下四五次,没有一次同意的。“不行就用点儿手段!”王腊生发狠。“什么手段?”王婶儿惊疑不定的问了一句。王腊生就凑到他妈耳朵边,小声说了起来。王婶儿越听越心惊。“这——这能行吗?要是被别人发现,那就是耍流氓......
《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全章节》精彩片段
“哦,对了,我还跟他说,让他娶我姨家的巧云,可他说不想当陈世美。”
“我看啊,他就是假正经。”
王婶儿一听,立刻说:“别胡说,我都跟你说了,和平有对象。”
“你一个大男人,是要做大事儿的,可别想这些保媒拉纤的事儿。”
王腊生一听点点头,在屋里看了一眼,问:“我大哥呢?怎么不在家?出去了啊?”
这话一出,让王婶儿叹了口气:“什么出去了,在床上躺着呢。”
“昨天晚上,我不是去找朱寡妇了吗?”
“又说起让她嫁给你哥的事儿,她还是不同意。”
“这不,你哥听了,就一直躺着。”
“这孩子也是死心眼儿,这么长时间,还惦记着。”
王腊生一听就跳起来了:“给她脸了?!她有什么可不同意的?!”
“一个寡妇,还带着一个孩子,能有人要就不错了。”
“再说,咱们家条件这么好,我哥就是有点儿残疾,可也不妨碍过日子。”
“她竟然还不同意?!”
这分明是不给他们家面子。
“人家不同意有什么办法?”王婶儿又叹了口气,她这辈子,最操心的就是大儿子。
小儿麻痹后遗症,从小脾气还古怪。
为了给他成家,家里放出风声去,只要有姑娘肯嫁,不但三转一响全部买齐,而且还有一百块钱彩礼。
这么好的条件,也确实有姑娘要嫁,可儿子都看不上。
就是死盯着嫁进四合院的朱春梅。
以前朱春梅的丈夫张青山还在,所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后来朱春梅守寡,她就上门去给儿子说亲,说了不下四五次,没有一次同意的。
“不行就用点儿手段!”王腊生发狠。
“什么手段?”王婶儿惊疑不定的问了一句。
王腊生就凑到他妈耳朵边,小声说了起来。
王婶儿越听越心惊。
“这——这能行吗?要是被别人发现,那就是耍流氓,朱寡妇要是闹起来,你哥可是要摊上官司坐牢的。”
她有些害怕。
王腊生冷哼一声,说:“妈,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我哥既然非她不可,那就生米煮成熟饭!”
“至于朱寡妇,她一个女人,还带着一个孩子,不敢闹大的,放心吧。”
“她要是闹大了,名声坏了不说,她儿子长大了也抬不起来头。”
“为了她儿子,她也绝对不敢声张。”
他就不信,一个女人,背后又没有可依靠的人,能豁得出去。
再说,四合院里,就他家的势力最大。
他爸,在轧钢厂仓库当保管员,他二哥,是轧钢厂后勤办公室主任,他,是有编制的电影放映员。
一门三职工,有权又有钱,朱寡妇疯了才会闹大。
王婶儿还是犹豫不决。
“算了,这事儿缓两天再说,我这心里挺害怕的。”
王腊生不以为然:“妈,您啊,心太软,注定干不成大事儿。”
“您就等吧,别又念叨我哥三十多没孩子的事儿了,我听多了头疼。”
“你这孩子。”王婶儿推了儿子一下。
问他:“你刚才说,和平去你们厂里,被你们厂长看上了?”
“那你以后好好跟他搞好关系,也算是相互有个照应。”
王腊生冷哼道:“妈,我还用跟赵和平相互照应?他能照应我什么?”
“不过多个人跟我一伙儿,我能多一些话语权。”
“等以后,找个机会让他跟我一起,把老冯挤下去,我坐放映室领导的位置,这才是正事儿。”
他已经都规划好了,无论是工作,还是媳妇儿,他都要达成目标。
王婶儿听儿子这么说,觉得都是大事儿,她也掺和不了,就不说话了。
“你看看想个办法,自己过去怎么样?”
赵和平想了一下同意了。
他重生回来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对王腊生这个人,了解的比前世可要多的多。
这绝对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
这样的人,能不招惹,就尽量不要招惹。
不过,有了昨天晚上抓贼的事情,难保对方不会记恨自己。
所以,现在先要稳住对方,然后找到对方的把柄。
在对方想要对付自己的时候,也能迅速的进行反应。
王腊生听到赵和平同意了,立刻脸上浮现了笑容:“好兄弟,等我的事儿成了,保证请你吃喜糖。”
说完喜沾沾的转身回了放映室。
他对车书琴势在必得。
今天一起去放电影,就是关键性的一步。
下午区里派人拉设备过去,放映员只需要骑自行车去就可以了。
也不需要着急。
所以大半个下午,整个放映室,就是王腊生和车书琴的说笑声。
这让冯宝亮很不高兴。
不过一个是后勤办公室主任的弟弟,一个是区里领导的闺女,他哪个也得罪不起。
所以喝着茶水看报纸的间隙,会瞥一眼说笑的两人,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
但是又怕这两个人记恨,所以只敢偷偷的。
让赵和平看了,都忍不住摇头。
到了下午三点,区里拉设备的人来了。
王腊生也带着车书琴走了。
赵和平先去车间,找了四合院的人给他妈带着信儿。
然后自己从厂里出来,他并没有直接去区里,而是找供销社,买了一包烟,然后去了第一轧钢厂,想着宋书记也应该回来了。
结果,保卫科人员还是说宋书记没回来,并且拒绝了他递过去的烟,态度倒是很客气。
赵和平无奈,只好跟对方说,给宋书记带个口信,他明天中午再来。
办完这件事儿,他才去了区里放映电影的场地。
这个年代没有娱乐活动,电影是人们唯一的一种方式,所以看电影的那地方,都会聚集很多人,放眼望去,黑压压地一大片,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好在赵和平不需要跟别人挤,他直觉去了放映设备的地方。
结果就看到,王腊生垂头丧气的坐在那儿,蔫头耷脑的样子。
“腊生,怎么就你一个人?跟你一起来的车书琴呢?”赵和平问了一句。
王腊生吓了一跳,抬头一看是他,就站起来,凑近了小声说:“别提了,路上非说要回家跟爸妈说一声,结果一回家就出不来了。”
“早知道这样,就不让她回家了。”
“这领导家的姑娘,管的真是严。”
赵和平心里冷笑,管的严就对了,到底是领导的家人,还能谨慎一些。
如果真由着单纯的姑娘,被骗了能后悔一辈子。
“没事儿,慢慢来。”赵和平安慰了一句。
王腊生却摇摇头说:“不提这个了,你好好看着设备,别让哪个调皮的孩子给偷偷摸摸弄坏了。”
设备早就安装调试好了,就等放映了。
赵和平步行过来,也没看到这些,所以只能等放映结束再说了。
电影放映的是一部叫《冰山上的来客》的片子。
赵和平两世为人,居然也看的津津有味。
不过王腊生估计是放映过多次,对此毫无兴趣。
倒是跟坐在他旁边不远的一个姑娘聊的火热。
那姑娘很年轻,也就是十七八岁,跟王腊生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好感和崇拜。
小说《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赵和平并没有察觉朱春梅的异常,笑着说:“不多,连嫂子你,加起来一共五个人,都是我不在的时候,过来照顾过我妈的人。”
说着继续忙活。
根本没注意到,朱春梅的脸上,突然流露出来的那丝失望。
不过朱春梅什么都没说,抱着孩子去了里屋。
里屋除了许秀英,沈大妈,卢大妈和王婶儿已经来了,几个人正在说话。
这时候看到朱春梅也来了,都纷纷打招呼。
王婶儿更是眼前一亮,说:“春梅,你平时都穿的破破烂烂,今天竟然还捯饬了?别说,还真跟平时不一样了。”
沈大妈也说:“是啊,今天看见春梅,就想起来她刚嫁进来时候的样子,那可是附近有名的漂亮小媳妇儿。”
卢大妈也说:“谁说不是呢,当时多少小伙都看直了眼睛,嚷嚷着以后娶媳妇儿,就娶春梅这样的。”
朱春梅抱着儿子,有些羞赧的说:“婶儿,大妈,您几位就别取笑我了。”
“今天和平上门去请,说要请吃饭,我总不能破破烂烂的上门吧?所以就换了衣服,梳了梳头,算不上捯饬。”
她说着,看了一眼许秀英,转移话题问了一句:“婶子,你身体感觉怎么样了?”
许秀英连忙说:“没事儿了,春梅,让你费心了,快坐。”
说着伸手,拉着朱春梅坐到了她身边。
不过,王婶儿的眼神,却始终在朱春梅身上,这时候看朱春梅坐下了,就又开口问:“春梅,你家建明走了也三年了,给你肚子里留下一个孩子就撒手走了。”
“你一个人把孩子生出来,又一个人拉扯这三年,日子过的不容易。”
“但是俗话说,日子还要朝前看。”
“那赔偿金,总有花完的时候,到时候,你跟孩子怎么办?”
“照我说,你不如再往前走一步,趁着年轻,找个对你好的嫁了,也算有个依靠。你觉得呢?”
这话她眼前就跟朱春梅说过,今天这是旧事重提。
朱春梅抱着孩子,坚定的摇头:“不了王婶儿。”
“为了栓柱,我决定暂时不找,免得栓柱跟着后爸受委屈。”
“嫁人的事儿,等以后再说吧。”
她说的坚决,带着没有任何犹豫的决心。
王婶儿一听对方回答的斩钉截铁,就叹了口气,还要继续再劝。
正在这时候,就听到赵和平在堂屋,喊了一句:“几位婶子大妈,五爷来了,可以出来吃饭了。”
这话让王婶儿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只能拉着朱春梅的手,说:“春梅,等会儿吃完饭我去你家,有事儿跟你说。”
朱春梅猜到她要说什么了,不过也不好拒绝,只能答应了。
堂屋里,赵和平已经把饭菜都摆上了桌。
每一道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这个年代,什么都是定量的。
食用油也是。
人们日子过的也捉襟见肘,所以炒菜的时候,都不舍得放油,那菜半点儿荤腥都不见。
赵和平做菜已经养成习惯,自然是怎么好吃怎么做,用料十足。
看的来的几个人,食指大动。
“和平这做菜的水平,都赶上黄师傅的水平了。”
“是啊,我看黄师傅做的都不一定又和平做的好吃,咱们今天有口福了。”
“和平不光长的好看,而且还是高中毕业,人又马上要进国营大厂上班,最重要的是,还这么会做菜。这样的条件,多少姑娘上赶着都要嫁呢。”
“没错儿,可惜就是和平有对象了,不然我非给他挑一个最好的不可。一般的姑娘,可配不上和平这样的条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