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贝壳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畅销小说

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畅销小说

竹里飘雪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竹里飘雪”大大的完结小说《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都市小说,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杨文静陈同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这段时间来,陈同的变化可谓是云泥之别。之前家里的事情大大小小都是自己做的,陈同何曾插手过。这几天,什么事情都不让自己做,哪怕是洗衣服,陈同都包揽了。说实在的,杨文静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如今,陈同让她帮忙了。心里暗自开心。十分钟后,门口传来了黑子呼唤陈同的声音。一共八个小孩子,简直......

主角:杨文静陈同   更新:2024-04-06 05: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文静陈同的现代都市小说《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畅销小说》,由网络作家“竹里飘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竹里飘雪”大大的完结小说《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都市小说,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杨文静陈同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这段时间来,陈同的变化可谓是云泥之别。之前家里的事情大大小小都是自己做的,陈同何曾插手过。这几天,什么事情都不让自己做,哪怕是洗衣服,陈同都包揽了。说实在的,杨文静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如今,陈同让她帮忙了。心里暗自开心。十分钟后,门口传来了黑子呼唤陈同的声音。一共八个小孩子,简直......

《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畅销小说》精彩片段


这一次,杨文静笑了。

虽然只是一瞬间,依旧是被陈同捕捉到了。

这段时间来,陈同的变化可谓是云泥之别。

之前家里的事情大大小小都是自己做的,陈同何曾插手过。

这几天,什么事情都不让自己做,哪怕是洗衣服,陈同都包揽了。

说实在的,杨文静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如今,陈同让她帮忙了。

心里暗自开心。

十分钟后,门口传来了黑子呼唤陈同的声音。

一共八个小孩子,简直就是八只小泥猴。

浑身上下湿漉漉,脏兮兮的,脸上,头发上,大大小小的泥点。

他们八人手里,都拿着尼龙袋。

看见陈同从家里走出来,同时咧嘴一笑。

其实他们心里也忐忑着,不相信这黄鳝泥鳅能卖钱。

生怕是陈同逗他们一个乐呵。

“同哥,给!”

黑子举起手里滴着水的尼龙袋,一看就是抓的不少。

沉甸甸的尼龙袋,黑子的眼睛里透露着希冀的眼神。

其余的七个孩子也一样,齐刷刷的站成一排,就在陈同家的小院子前。

“这不少呢啊。”陈同挺开心。

光是看黑子手里一人的分量,也得有七八斤了。

不过,他剩下的钱不多了,不知道够不够分。

“你们等一下。”

陈同转身进了院子。

院子里,杨文静还在整理菌子木耳。

“媳妇,给点钱,付给门口的小孩子,卖黄鳝泥鳅的钱。”

杨文静脸蛋一红,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她这钱,是陈同上次没花完,让她收着的。

杨文静将手洗干净,进屋。

拿出一叠毛票交给了陈同。

陈同顺手将家里的秤拿上,虽然他手掂的准,但是毕竟自己知道。

黑子第一秤,足足八斤重!

一块六毛钱。

剩下的七个孩子,分别是六斤,五斤、五斤、四斤、四斤、三斤、二斤。

合计起来一共是三十七斤的黄鳝和泥鳅!

要给七块四毛钱。

陈同长出一口气,他手里有八块钱,杨文静一分没花。

给钱之前,他打开了尼龙袋,看了一眼,黄鳝泥鳅龙精虎猛。

全都符合要求。

“给!”

陈同将钱结清,一分不带少的。

几个孩子眼里都是笑意,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钱。

过年的时候,家长也不过给个一毛两毛钱,已经很多了。

尤其是黑子,笑的那叫一个开心,黝黑的脸庞都能看出红色了。

开心!

激动!

拿到了钱,黑子并没有急着走,看向陈同。

“同哥,这黄鳝泥鳅明天还收吗?”

“收!你们将钱收好,下午可以继续抓,在家里养着,死了的不要。”

陈同嘱托几人,看着一个个满头大汗,脏兮兮的样子。

小孩子嘛,本来就爱玩,根本不在乎。

听到了陈同明天还继续收黄鳝,自然知道意味着什么。

只要抓黄鳝泥鳅,手里就会一直有钱用。

其实黄鳝和泥鳅的价格都比后山的野货来得贵,陈同还要跑一趟的原因很简单。

清河村就那么大,黄鳝和泥鳅都有抓完的时候。

山货不一样啊,年年生,年年长,四面环山,又多又可以持续发展。

稳定而长期。

最重要的一点,山上的野味是真的不少。

野兔,野鸡,野猪......

看日头差不多了,陈同将黄鳝和泥鳅都放进了尼龙袋子里,背在了身上,快步的离去。

他没有小推车,也没有板车,不方便。

现在天气不热,脚下快点,到了县城也死不了几条。

黄鳝泥鳅这东西不比鱼,离了水就会死。

只要一点点水,保持身体的湿润,就能够活很长时间。

来到村头小溪边,陈同将尼龙袋子放在水里浸了浸,也不顾衣服被淋湿,再次背着袋子离去了。

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后,陈同到达了黄鳝面馆。

这个时候都还没下班,店里没有什么生意,夫妻俩正在起面和炸小鱼。

看到陈同来了,老板顿时就起身,两眼放光。

“老板,看看咋样。”

老板从陈同手里接过了尼龙袋子,打开一看,顿时笑的合不拢嘴。

这黄鳝和泥鳅,也太漂亮了。

做出来的面绝对够鲜美。

“婆娘,拿秤!”老板冲屋子里喊了一声。

不一会儿,老板娘出来了,除了秤还有一个竹篮子。

竹篮子用来沥水用的,陈同也不在乎,做生意吗。

有时候斤斤计较是对的。

不能假大方。

当然,该大方的时候就得大方。

除去竹篮子的重量,一共三十六斤。

还有一斤是路上的损耗,毕竟几个娃拿来的时候尼龙袋子里或多或少有点水。

一斤重,本钱也就二毛,陈同不亏的。

“给,一共三十六块钱。”老板很爽快,拿出厚厚的一叠毛票给了陈同。

陈同谢过,揣进了口袋里。

又踏实了不少。

“我这边小杂鱼也缺货,明天搞点来啊。”老板笑着提醒陈同。

这小伙送的都是好货,比他在水产供销社买的还要漂亮。

做生意就是这样,第一次成了,也就信得过了。

何况,他是有比较的。

陈同笑呵呵的离开了,除去本钱七块四毛,净赚了二十八块六毛。

这生意,可做!

而且,这才只是开始,黄鳝杂鱼还有山货只会越来越多,他的进账也会越来越多。

万事开头难!

他现在有了卖黄鳝泥鳅的路子,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用不了多久,手里有了一定的钱,他就可以将目标转移了。

有些路子,可是更挣钱的。

卖完黄鳝泥鳅的陈同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又去了一趟供销社。

杨文静的衣服很破,很久没有买过新衣服了。

他在放着布匹的柜台上仔细挑选,毕竟是女子,爱美之心少不了。

吃饱了的下一件事情就是穿了。

人靠衣装,马靠鞍。

亘古不变的道理。

实际上呢,这个年头,县城里也有裁缝店。

都是做好的成衣摆在了店里,很古板,而且价格属实不便宜。

所以,县城里的不少姑娘都是自己扯布,到裁缝店里量身定做,就是要花上一段时间等着。

陈同挑挑选选,最后看中了一块料子。


李山指了指身后的陈同,道:“这是小陈,徐溜镇来的,村子里开村插秧苗,地里的黄鳝泥鳅太多,啃食秧苗,村民们自发抓泥鳅黄鳝,可是太多了,一天都有几百斤,没有地方出手,今天来到了这里,刚好赶巧,我就带过来了。”

李山看了一眼陈同,陈同立马上前。

掏出了一根大前门,递了过去。

男人接过烟,熟练的挂在了耳朵上。

李山笑着说道:“你们聊,徐溜镇不是也有指标的。”

孙力平点点头。

李山见男人点头,这才笑着说道:“我还有事,先走了。”

屋子里,只剩下陈同和几名市里来的负责人。

陈同拿出大前门,每个人都散了一根。

气氛很好。

陈同将对李山说的话语又对这些人说了一遍。

孙力平是市里来的,根本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只想着指标的事情。

陈同说完。

孙力平就皱起了眉头,一脸严肃的看着陈同。

“你这个小同志,思想觉悟高啊,那这个忙,我是帮定了。”

孙力平沉吟道:“上面指令下达,我们这段时间会在全省水产供销社收购黄鳝泥鳅,老鳖,杂鱼等,送到省里。尤其是黄鳝泥鳅还有老鳖,在省城最大的水产供销社是卖的最好的!”

“不知道小陈同志能够提供多少斤啊!”

陈同思考了一会,这样说来,恐怕是一个很大的量了。

他想到了李山暗示他,胆子要大。

瞬间明白了。

这一次下来,起码要上千斤的渔获了。

这是硬送钱?

那么,现在就看他陈同能不能吃的下了!

“泥鳅黄鳝每天可以提供五百斤以上!”

陈同说道。

“五百斤......”孙力平思考了一会。

“这黄鳝泥鳅好抓的时节也就几个月,你看每天一千斤行不行?”

孙力平也没有办法,上面给的指标就是要每半个月给省城里送多少斤的黄鳝,多少斤的泥鳅,多少斤的渔获。

陈同:“......”

“当然,我们不仅仅收的是黄鳝和泥鳅,只要水里的,基本都要,你有多少送多少。我一会跟孙经理打个招呼,你们那一片只让你一个人送。”

好家伙!

陈同直接惊呆了。

还有着运气?

就让你把口袋拉开,他们往里面送钱了。

陈同深吸一口气。

“我尽量完成任务!”

“哎,陈同志,不是尽量,要保证完成任务!”孙力平伸出手,拍拍陈同的肩膀。

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

陈同还能推迟?

这不就是典型的出门捡钱吗!

“这样啊,黄鳝泥鳅一块钱一斤,老鳖二块钱一斤,鲫鱼五毛钱一斤......”

陈同连忙借了一支笔和一张纸。

快速的记下来。

这些货,可都是发往省城出售的,价格要比小县城高出不少。

要是往常,县里的水产经销社收购泥鳅黄鳝也就七八毛一斤。

接下来的过程就很顺利。

黄鳝泥鳅杂鱼老鳖。

有多少人家要多少。

统统放到县城的水产经销社这里。

并且,孙力平和李山打了招呼,今后只要是徐溜镇那个片区送来的黄鳝泥鳅之类的水产品,只认陈同一人,有多少要多少。

省城,吃的下!

陈同跟在李山后面,走路也有几分飘。

看来今天早上,让村长陈步林买板车是正确的选择啊!

“小陈啊~”

李山抽着大前门,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为难之处啊?”

陈同连忙摇头,道:“没有,没有。”

有钱赚,还有为难的地方?

脑子被驴踢了不是。

“嗯~,那就好好干,后面要是还有什么好事,我都找你啊。”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