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不再让他心跳加速。
湿地公园的破茧时刻在谷雨来临。
林晓芸一家蹲在腐叶堆前,看野生凤尾蝶顶开茧房的瞬间,机械蝴蝶群自动编队,用磷粉在低空写下“EDUCATION”的英文,每个字母都长成菌丝的形状。
熵值进度条的终端突然报警,当所有人抬头时,发现那个代表家庭焦虑的红色数字,正在被“未知物种”的绿色覆盖。
“它们从来都知道怎么生长。”
小宇摸着生态箱里的机械蝴蝶,它正在用传感器触碰刚破茧的蝴蝶,金属与鳞粉的轻触,像两个时代的和解,“就像外婆说的,虫蛀的苹果核里,藏着整个春天的密码。”
最终的镜头定格在工人新村的墙面。
曾经爬满电子屏广告的斑驳砖墙,现在被手绘的昆虫迁徙路线图覆盖,那些用荧光苔藓汁液画的轨迹,在深夜里发出柔和的光。
机械蝴蝶群停在电线上,像串会发光的音符,而在它们下方,失业培训教室的窗口亮着灯,老人们正在教孩子用废纱线编蝴蝶,缝纫机的转动声,和菌丝网络的生长声,在春夜里形成最温暖的和弦。
熵值进度条最后一次更新。
当机械蝴蝶将电子学生证残骸转化为磷粉时,所有家庭终端同时跳出提示:“检测到未知教育模式,建议重新定义‘成才’——”林晓芸关掉屏幕,看着儿子追着野生蝴蝶跑向湿地,校服上的机械蝴蝶胸针在风中轻颤,突然明白: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将人困在数字茧房,而是教会他们在算法的缝隙里,看见属于自己的月光,就像荧光苔藓,在暗处也能织就整个春天的梦。
(全书完)